武则天一生共为李治诞下六名子女:李弘(生于652年)、安定思公主(生于653年)、李贤(生于654年)、李显(原名李哲,生于656年)、李旦(原名李旭轮、李轮,生于662年)、太平公主(约生于664或665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武则天把她的两个儿子杀了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武则天把她的两个儿子杀了吗(武则天亲手害死过她的子女吗)

武则天把她的两个儿子杀了吗

武则天一生共为李治诞下六名子女:李弘(生于652年)、安定思公主(生于653年)、李贤(生于654年)、李显(原名李哲,生于656年)、李旦(原名李旭轮、李轮,生于662年)、太平公主(约生于664或665年)。

其中三名死在她前头的子女,逝去的原因都在后人的穿凿附会下,笼罩了一层迷雾。有记载李弘可能被武则天鸩杀,安定思公主可能被母亲亲手扼死,李贤被母亲勒令自杀……那么,真实如何呢?

李弘之死,看他父亲的祭文《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可一瞥真相。“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顾惟耀掌之珍,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以禅鸿名。” “既承朕命,掩欷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大意是李弘幼时有疾(肺结核),又被李治委派,带病理政,导致病情加重。咸亨二年时,李弘大约19岁上下,已有“太子多疾病,庶政皆决于(戴)至德等”之记载。衰弱的身体延误了他的婚期,并导致他一生无子。673年他才娶裴居道之女为妻,此时年届20至21岁。一个皇子,尤其是太子,居然上了二十岁才娶妻,时间是相当相当晚了。不到20岁已衰弱的不能理政,如此体弱的人,很难相信他能活过25。真实是,李弘年仅23岁左右,就去世了。

退一万步说,李弘真是被武则天害死的,李治这个父亲会饶了武则天吗?李弘是李治极度钟爱的儿子,光凭李弘逝去后将其追封为帝这件事,足以证明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再亲亲不过骨肉,武则天真有胆子那么干,李治岂不要将她挫骨扬灰?李治狠起来有多狠?把亲舅舅先流放后逼其上吊。以为驸马韦正矩害死他的宝贝妹妹新城公主,将驸马处死,族人流放——后来才发现是一桩大冤案,“吾闻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导致之后很久一段时间没几个人敢娶公主。王皇后和萧淑妃与他相伴多年,前者不太受宠但是正室,后者在武则天来前相当受宠。然而李治一下决心,说废就废,说杀就杀,没他许可武则天敢动手吗?连带提一下,萧淑妃死后李治对她一子二女相当凉薄,所有感情倾注给了武则天所生子女。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被父亲逐出长安,676年被削户三分之二,次年又遭幽禁;两个女儿李下玉与高安公主长期待在掖庭,其中高安公主长到22岁才嫁人,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太平公主16岁左右嫁给了她一生铭记的薛绍。真真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

历史上死因引得众说纷纭的安定思公主,估计她父母至死也想不到后世起了那么大风波。

史书中对此事记载,有个逐渐添油加醋的过程。

《旧唐书》:麟德元年...三月...丁卯,长女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并如亲王之制,于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唐会要》: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新唐书》: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资治通鉴》: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没有说武则天害女儿,只说小公主夭折地突然。反而是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描述越来越详细,此时距唐高宗年间已有四百年矣!

然后,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之中也没提过武则天害死小公主: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内容包括武则天先后侍奉二帝、迫害先后(王皇后)、搞死侄子外甥、残害长孙无忌等大臣、幽禁亲子李显(唐中宗)等等,将她做过或有明显嫌疑之事罗列个遍,就没说她残害亲女。

从另一个角度看,真把亲生女儿杀死的,皇帝是个什么反应: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被小叔子高湛逼奸,竟而生女。李祖娥羞愤之下将女儿“生而不举”。高湛不知从哪儿得知事情,怒火冲天地押着李祖娥二儿子高绍德到她面前,吼着:“尔杀我女,我何不杀尔儿!”高湛人品相当恶劣,有诸多荒淫残暴的事迹,但此事站在他的逻辑、与人之常情思考,一个父亲听说女儿竟被母亲杀死,一定愤怒到极致(史料中,高湛对自己子女还可以)。“尔杀我女”,意思你杀了我女儿,“我何不杀尔儿”,我为什么不能杀你儿子(来报复)?然后高湛当着李祖娥的面杀死高绍德,又把李祖娥打成重伤,叫人把她装进绢袋,丢进沟渠。后来宫女们给李祖娥上好药,用牛车送她出宫。最终她在妙胜寺出家为尼,高湛也没再管她。人品恶劣的高湛尚且为女儿之死怒火中烧。那么,人品才能远胜其之的李治,若发现女儿被母亲害死,会坐视不管?

个人推测,小公主之死也许史书都没记对,就是正常的婴孩夭折。因为史书记载与实际考证有出入是通常之事。《旧唐书》载永泰公主(活着时是郡主)李仙蕙因与武延基、李重润忤逆张氏兄弟一同被害。1960年她的墓志与尸骨被发掘后,考古学家们却发现她骨盆窄小而难产而死,墓志中言“珠胎毁月”。推测因丈夫与兄长之死大受打击,而难产而死。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事她也迟早难产,丈夫和兄长之死带来的打击将此事提前了。章怀太子李贤之死,墓志与史书亦存在出入,这就要转入关于李贤死因的探讨了。

1972年,李贤与妻子房氏墓志铭出土,《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是这样记载的:

岂谓祸构江充,衅生伊戾,愍怀贻谤,竟不自明,申生遇谗,宁期取雪。以永淳二年,奉敕徙于巴州安置,土舩余俗,遥然巴宕之乡;竹节黉黎,逷矣蛮宾之戍。贾生赋鵩,虽坦裹于化物,孝章愁疾,竟延悲于促龄。以文明元年二月廿二日,终于巴州之公馆。春秋卅有一。

房氏的墓志铭是李贤二儿子李守礼的老师卢粲主编,编写年份在景云二年(711年)。李守礼生于672年,李贤被放逐至巴州时跟随着父亲一起离开长安。684年他父亲死去时已有11到12岁,到了很明白道理的年龄,父亲的死因他不会不知晓。墓志中并没有说李贤被谁所杀。“贾生赋鵩,虽坦坏于化物”,用贾谊被贬长沙而常常忧郁哀伤之事暗指李贤悲凉处境中的心情。“孝章愁疾,竞延悲于促龄”,怎么看也是被放逐后因过度忧愁起病,最后忧郁而死。“岂谓祸构江充,衅生伊戾,愍怀贻谤,竟不自明,申生遇谗,宁期取雪”明喻李贤像卫太子刘据、司马遹、申生一样被构陷,跟这三个太子一样冤屈。结合史书和墓志,可以推断李贤的抑郁有一个过程。《旧唐书》载他被废前发生的哀奏《宝庆乐》事件,证明他在为当下处境与自身未来而不安、忧伤。他被废后幽禁整整三年,又转移至巴州继续幽禁,去巴州前甚至“见其缘身衣服,微多故弊。男女下从,亦稍单薄”(唐中宗的《请给庶人衣服表》)。从太子变庶人,从繁华的都城到巴州这当年的荒凉之地,一年比一年窘迫,一年比一年差。李显一登基,李贤的人生彻底没了指望,人很难不忧郁。丘神勣的到来更令他成了惊弓之鸟。人在极度忧郁的状态下,稍有一点异动,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李显也被废幽禁,每次看见母亲派来监视的使者就十分惊惧,有时想自尽一了百了。李显尚且如此,抑郁多年的李贤只需承受一次类似的巨大压力就会彻底崩溃。甚至可以揣测多年的忧伤,将李贤逼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病情随着岁月累积和处境变差越来越重,最终自杀而死。

李贤与武则天素有母子矛盾,是历史界公认的事实。有人推测李贤出生的时机很不巧,是封后前的武则天在天寒地冻之中(李贤生在十二月,自是一年最冷之时),生在前往昭陵的路上。生子的窘迫影响到母子的感情。但李贤是否为武则天命令赐死?起码出土的《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和《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都没有此番说法。两份墓志前者作于706年,后者如前所述作于711年,武则天已然薨逝,作者们没有将真相讳去的必要。在李贤的子女眼中,李贤像刘据、司马遹、申生一样。细读史书,那三个太子被废之根源实乃他们生父(司马衷和晋献公),或其生父负有很大责任(刘彻)。引用之典故暗喻李治这个李贤的亲生父亲才是李贤被废的头号责任人。李贤被废后李治又对其势力进行清算,到放逐巴州那段时日几已毫无羽翼可言,看着就可以,没有杀的价值了。即使是李贤被废事件中最大的受益人李显,也没有发出弄死兄长命令的记载。众所周知,李显和李旦后来均被母亲幽禁,并未被杀。

李贤去世后的第二年,武则天恢复其本有的雍王爵位,这里是否包含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愧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这个举动侧面证明,武则天也知道儿子是冤枉的。虽然人已经没了,做点事他也不知道了,但做总比不做强。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李弘是经年累病自然去世;安定思公主是古代常见的婴孩夭折;李贤是抑郁而死(高概率是自杀),墓志没有他因谁命令而死的证据。

必须提一点,武则天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是人都有感情,都有对孩子的爱。不能因她称帝前后一系列大肆打击政敌的行径,就出于某种偏见,将一些有悖于基本人伦的罪恶推到她头上。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不公。我们几乎没听说古代后宫有哪些妃子将自己的孩子亲手害死,上面提及的李祖娥和高湛之事,也是男方逼迫在先,女方不得已而从之。

但另一方面,因武则天对权力的欲望,她的子女均深深承受其痛也是事实。李隆基的生母窦氏、嫡母刘氏和崔孺人、唐孺人(李旦另外两个妾)被诬告巫蛊,去了宫里再也没回来,连尸骨都找不到。薛绍是太平公主一生的挚爱,却遭株连入狱死去。对第二个丈夫武攸暨,太平公主的感情远不如第一个丈夫深,武攸暨的子女是过继在她这个嫡母名下,不是她亲生的。她和武攸暨很可能没有子女。把女儿心爱之人害死,武则天真的很过分。701年又发生了前文所提李仙蕙难产而死之事,归根也是武则天所致。

这位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孰是孰非,孰功孰过,就由大家去得出自己的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