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分享,抄袭必究!

今天于老师带给大家一道非常美味的糕点,那就是“千人糕”,孩子们听了这个名字是否有种想吃的冲动呢?不要着急哦!于老师会将烹饪步骤写在文章的最后,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做,孩子吃了一定会非常幸福和满足呢!

文中的“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咱们民间所说的米糕,早在汉朝时期就有类似米糕形式的糕点出现,只不过那时候人们对它的称呼不同而已,有“糍”、“饵”、“稻饼”等。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1)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古人在制作这些糕点的时候,起初并没有采用米粉作为原料,而是米粒,后来人们发现米粒的口感不佳,经过深思熟虑和改良,将米粒直接打磨成粉状再次加工,最终制成美味可口的“粘糕”也叫“年糕”或“米糕”,称谓不同,食物却是相同的。

米糕在我国拥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咱们中国传统小吃之一,由于它的制作过程简单并且容易储存,食用方法也比较多,所以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

米糕的历史介绍完毕后,咱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吧!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2)

深度解析: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附烹饪教程

《千人糕》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许多看似平常的东西,其实是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劳动的成果,以此引导孩子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段落分析:

1、第一段主要讲述了爸爸告诉孩子今天要吃千人糕。

2、第二段主要讲述了孩子向爸爸提问:什么是千人糕?

3、第三段主要讲述了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需要很多人才能够做成。

4、段落四主要讲了孩子猜想千人糕一定特特别大。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3)

5、主要讲述了孩子看到千人糕竟然和平常吃的米糕是一样的。

6、段落六主要讲了爸爸向孩子提出问题:“你知道米糕是怎么做成的么?”引出下文。

7、第七~九段主要讲述了米糕制作的三道工序,进一步说明了米糕的来之不易。

8、第十~十一段是要讲述了孩子明白了“千人糕”得名的具体原因。

第五段中结尾处有一处提问:“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么?”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看到千人糕的疑惑,同时这里有一个知识点需要孩子掌握,也是本文考点之一:请你用“难道”一词写一个句子。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4)

家长可鼓励孩子用“难道”一词说一句话,再在本子上写下来,参考答案:看你一脸不开心的样子,难道这次你没有考好?、难道我说得不对么?

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写道: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前千人糕’啊!‘’“的确”一词再次强调千人糕的来之不易,孩子们试着用“的确”一词也写一个句子吧!(本文考点二)

参考答案:这本书的确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妈妈今天做的馒头的确非常好吃。

词语考点:(本文考点三)

AABB词语,例:平平常常 参考答案:清清白白、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明明白白等。

ABA词语,例:瞧了瞧、看了看、想了想、尝了尝等。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5)

本文考点:(本文考点四)

多音字“应”读音分别是:yìng、yīng,当读yìng时可组词为:应答、回应等,当读yīng时可组词为:应该、应允、应当等。

“的”读音分别是:de、dí、dì、当读de时可组词为:好的、你的等,当读dí时可组词为:的确等,当读dì时:可组词为目的。

本文考点:(本文考点五)

近义词:味道—滋味、平时—平常、特别—非常、的确—确实、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好奇—奇怪。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二年级下第六课千人糕孩子学完都想吃)(6)

本文考点:(本文考点六)

反义词:平平常常—不同寻常、特别—一般

下面是米糕的烹饪教程,做法简单易学,家长朋友可以试着做一做:

准备材料:

1、米粉200克(家里没有米粉,可用破壁机将大米打碎即可)

2、牛奶200克

3、白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喜欢吃甜的就多加一些)

4、酵母3克

5、葡萄干、红枣、坚果等(有其一即可)

具体烹饪方法:将酵母放入温牛奶中,再放入白糖,再加入米粉顺时针搅拌至细腻糊状,锅中加温水,将搅拌好的米糊放入其中醒发至两倍大,表面有小气孔说明已经醒发好了,最后放入葡萄干、红枣、坚果(选其一加入),大火蒸40分钟再闷5分钟,一份香喷喷的米糕就完成了。

以上为本课的详细内容以及考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您有疑问可在评论下方提问~如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老师坚持每天整理各科学习资料,喜欢就多多关注吧!

word版资料获取步骤: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2、点击私信发“学习”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