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优秀家风小故事(最美家风故事29)(1)

传统优秀家风小故事(最美家风故事29)(2)

编者按:

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结合建党 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在市直机关积极打造“清风·家工程”,开展“清风传家”主题实践活动,并于2021年3月至6月举办了“我的家风故事”征文,从正心、养德、修身、明志、待人、处事等角度,推进好家风进机关,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讲纪律、守规矩、倡廉洁、重家风。

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各党组织高度重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围绕“家风、家训、家教”创作撰写了 165 篇家风故事,经组织评审,确定“最美家风故事”65篇。为进一步深化征文活动效果,加强家风故事宣传,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好,我们将“最美家风故事”集结成册,以供学习交流。

传统优秀家风小故事(最美家风故事29)(3)

言传身教如春雨

市农业农村局 刘燕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虽然没有代代传承的家训,但父母亲却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地让我们感受到“孝敬为首、节俭光荣、精勤从业”的家风。

我的老家位于户县一个偏僻的农村,当时家里有爷爷、父母亲,还有我们兄妹三个,是一个六口之家,父亲一人在外工作,但家境并不宽裕。父亲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爷爷一生经历比较坎坷,但爷爷自幼磨砺的胆识才智,处事接物的宽阔胸怀、开朗和善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榜样。1996年父亲调回户县水务局工作后,购置了商品房,将爷爷和子女接到县城一起生活,无论是从饮食起居、生病住院、还是卧床期间,父母以身作则,对爷爷悉心照料。一次爷爷不慎摔伤,住院期间,父亲带头留守在爷爷病床前三天三夜,接下来半个月住院时间里,我们兄妹自觉轮流值守,母亲天天变着花样做些好消化、爷爷喜欢的饭食,送到病床前,父亲稍做休息,就赶到医院陪爷爷说话聊天解闷;在爷爷卧床的两年多时间里,父母亲更是寸步不离,没黑没明的守护着爷爷,母亲每天早早帮爷爷洗漱好,换上干净的衣服,按照爷爷的饮食习惯,单独做好爷爷喜欢的饭食,从来不嫌麻烦;父亲带着我的堂兄和弟弟,孙女女婿经常给爷爷擦拭身子、洗头、洗脚、刮脸,一直让爷爷保持着干净的面貌;天气晴好时,背着爷爷在阳台、楼下晒晒太阳;父亲还经常给爷爷拉二胡,放秦腔曲目,给他解闷。从父母身上,我学习到了孝敬的真谛,百善孝为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个懂得孝敬感恩的人,才能更好的弘扬正能量,报效国家。

父亲还用自己的言行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那是34年前的一件小事,令我终生难忘,1987年夏天,我被西安市农业学校录取,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的父亲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周末晚上让母亲准备了几个菜进行庆贺,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喜气洋洋,爷爷和父母亲边吃边说,非常开心,无意间,父亲不小心将几粒花生米洒在了地上,他顺势弯腰捡起了花生米就往外走,我迅速跟了出去,父亲已经走到压水井旁边,我立刻明白了父亲的心意,赶快帮他压水,冲干净了花生米,他拿着花生米回到座位上,边吃边说:“一粒米不容易,不管你们几个孩子将来考上啥学校,将来干什么,都要保持节俭光荣的作风。”我从小耳濡目染,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虽然现在条件优越了,但我从不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也和祖辈、父辈一样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把淘米水、淘菜水、洗了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拖地、浇花。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将“节俭光荣”的种子种在了我的心田。

1991年6月20日,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父亲送我一本粉色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精勤从业”四个大字,从此,我就将它作为座右铭时刻遵守着。三十年间,我一直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先后取得了农业技术推广大专学历、法律、农学本科学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工作中心系农民、情系农业,在大风降温、持续降雪、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机,自己坚持最早赶到现场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2008年,我还在户县农业局工作时,元月持续降雪导致大棚西瓜嫁接苗成活率下降,全县西瓜苗缺口达30万株。当我下乡来到祖庵镇城角村查看灾情时,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委屈的说:“政府号召我们种大棚,现在雪下得这么大,同兴、王坊等村瓜苗都不够了,原先预定的瓜苗没有了,让群众给大棚栽啥呀”,我当时的心情十分复杂,我赶忙拉住了大婶的手,表态说:“我现在就联系乡镇农办主任统计各家各户瓜苗缺口数量,尽快联系相关人员去山东调苗,保证让咱城角大棚户有苗栽”,听到我拨通了祖庵镇农办主任老梁的电话时,这位大棚户才放心的说,“娃,这下婶就放心了”。离开城角村后,我和11个大棚西瓜种植乡镇农办主任通话下午对全县瓜苗缺口进行逐户统计,并与面积集中的大户、村干部一一通话联系,当天晚上10点多了,我赶到同兴瓜菜协会会长温来宏家里,商谈赴山东调运西瓜苗一事,当我们将瓜苗调运工作细节讨论结束时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钟了,从山东寿光调回优质瓜苗32万株,让每户大棚户都栽上了优质瓜苗。家风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传承家风、传递家风,我们要让良好的家风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对后起之辈的鞭策和期望,让我们的国家在良好家风的传承中更加和谐、富强、昌盛!

编辑:李 楠

制作:张静静

校对:李 娟、张钦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统优秀家风小故事(最美家风故事29)(4)

传统优秀家风小故事(最美家风故事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