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淄博(淄博有座黑铁山)(1)

铁山雄姿

在淄博市高新区东北部有一座黑铁山,古称商山,也称铁山,是上世纪抗日战争初期,山东省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发源地,是当今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黑铁山,山不大(295米,或254米),但历史悠久,名气不小。商代称商山,以盛产铁矿石闻名。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曾在此铸铜铁,故称铁山。

铁山绝顶有座炉姑祠,据说是为纪念一位为熔化铁牛、为民除害而献身炉火的姑娘而建的祠堂,民间俗称炉神姑庙。

小时候,听到的民间流传的炉神姑的故事,简洁明快,而悲壮、凄婉、动人心扉。古时候,铁山脚下,出现一头野牛,昼伏夜出,四处啃噬咬嚼庄稼,百姓苦不堪言,官府(亦说是齐桓公)下令群起出动,捉拿归案。结果捉到的是一头铁牛。官府就命令四方炉匠,限期七七四十九天熔化铁牛。抗命不遵或不能如期熔化者斩。结果,不知死了多少炉匠,铁牛依然挺立如故。

轮到铁山一带最有名的炉匠李焱(亦说铸剑大师“欧冶子”)出场了,全家人都提心吊胆。女儿李娥每天给父亲送饭,看着父亲愁眉苦脸,茶饭不思,就围炉连转几圈,泪水涟涟,泪滴落入炉火,结果牛眼睑化为汁水。

李娥悲喜交集,就摘下银簪投入炉中,两只牛角又化了。接着,她摘下耳环,脱下绣鞋,连续投了进去,眼看着牛尾、牛蹄、牛腿、牛头……相继熔化。她喜极而泣,朝父亲磕了三个头,回头看着烈火中慢慢熔化的铁牛,面含微笑,朝熊熊炉火,纵身一跃。

随着一位铮铮铁骨的烈女一起,火中全部铁牛,熔为一股冲天的火焰,向着铁山巅顶,腾空而起!

铁山四周的百姓,都看到了这股熊熊烈焰,听到烈女救父、拯救四方百姓的故事,都悲喜交集,感动不已。由此,烈女的父亲,也因此而得以免除死罪。于是,人们就在铁山绝顶修建了“炉神姑庙”,并为其父母在铁山脚下建了墓穴,以示永久的纪念。据说“炉神姑”的称号,也是齐桓公敇封的。

炉姑祠,不仅黑铁山巅峰有,而且在黑铁山东麓的冶里村(李娥故里)也有,甚至桓台县城也有“炉姑园”。园内有手托耳环,脚踏妖牛的“炉姑像”。并有楹联曰:“烘炉烈焰精金百炼铸千秋利剑,冰清玉洁舍身为父孝女儿万世美名。”上联,称颂李焱(一说欧冶子)生前是著名的铸剑大师;下联,赞美李娥是烈火淬炼、救民于水火的万世孝女。

我童年时期的淄邑故乡,每年重阳节都有一些虔心向佛的老太太,结伴前往铁山参拜炉神姑。大旱之年,都选择炉神姑的生日——农历六月十九,打醮祈雨。

古商山,还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秀丽景观,而扬名四方。据北宋地理通志《太平寰宇记》记载:“商山在淄川县北七十里,有铁矿,古今铸焉。山前有盘龙岭,后有铁牛峰,左有金山祠,右有莲花洞,绝顶有炉姑祠,旁有圣水泉。”

据说明代有位皇帝从地图上发现,山东青州府所属各县皆有山,唯独高苑县(原高苑、青城,两县合并为现在淄博市高青县)的没有山,突发奇想,就把百里之外的商山划归高苑,并专划了一条五里宽的通道,让高苑伸出了一条百里长足。

明嘉靖年间,一位叫葛臣(字子良,河南人)的高苑知县得意洋洋地写了一首《商山霁雪》云:“云霁群峦建,商山白更多。……东坡看马耳,诗兴更如何。”借大雪后商山巅峰皑皑白雪、云雾飘渺的美景,联想宋代苏轼之“前瞻马耳(山名,今诸城东南)九仙山……真个是超然”(《江城子》)的感慨,抒发豪迈诗兴。因此,“商山霁雪”被列为高苑县八大胜景之一。

至清雍正年间,又有一位叫成聿炌(kai)的新城(今桓台)贡生,写了一首七绝《铁山晚照》称:“铁山耸黛一峰孤,烟锁晴岚滑有无。无是夕阳宜近照,西窗翠上敛氍毹(qu shu,毛、麻混织的毯子)。”作者把夕阳下的铁山,写得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神奇动人,故“铁山晚照”又被列为旧新城八景之一。

铁山更奇绝的地理位置,还在于它长期作为划分州、府、县的界标,地处山东中部“长(山)、桓(台)、益(都)、临(淄)”四县交界。上述得知,铁山曾为高苑县的一只条百里“长足”。到了近代,又曾是距原长山(合并邹平县)县城六十华里的一块“飞地”。

基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到了上世纪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在廖荣标、姚仲明、赵明新等共产党人的组织领导下,联合原长山中学校长、进步人士马耀南(即扬名山东的“一马三司令”之长),发动周边县区的爱国青年,在铁山脚下的太平村,发起了山东省著名的“三山(黑铁山、天福山、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之一的“黑铁山起义”。所以,当今修建了矗立于铁山之巅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雄踞于铁山西麓的“纪念馆”、“纪念壁”、“烈士坊”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群,形成一组红色旅游景观。

从商山——铁山——黑铁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始终是齐国故地的一枚奇葩瑰宝。

2022年1月9日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淄博(淄博有座黑铁山)(2)

作者简介:马汀,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从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淄博市首批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散文、诗歌等200余篇,个人先后出版散文集《杂记与漫谈》《打磨子轶事》《农民杨玉宽》《晚霞集》《牵手集》《冬天里的收获》等。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