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1)

2017年11月9日,NCI(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给出一个定论:NCI在经过4年的大规模实验研究后,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布了研究论文,该论文宣告草甘膦与任何人类癌症都没关联。与此同时,在上个月路透社调查报告,福布斯科技频道纷纷发文指出,大量的证据指向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篡改了科学报道,在对草甘膦进行评估时,通过删除或修改证据等手段,支持其预设的、具有偏见的致癌评估结论。

草甘膦能否致癌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次是关于草甘膦话题的最近一次权威发声,说到草甘膦,似乎大家只听说过敌敌畏(dichlorvos),DDT,但是并未听说过草甘膦,其实草甘膦是现代农业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农药。

关于草甘膦(Glyphosate)的历史

草甘膦是为瑞士公司Cilag工作的瑞士化学家亨利·马丁(Henry Martin)于1950年首先合成的[1],不过这项发现从未公开发表。Stauffer化学公司于1964年将可以结合并移除矿物质(如钙,镁,锰铜和锌)的化学螯(ao第二声)合剂注册为专利。

草甘膦(glyphosate)

草甘膦(glyphosate),分子式C3H8NO5P,分子量169.07 g·mol-1,CAS号:1071-83-6,熔点184℃,在187℃分解,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是双性化合物。

草甘膦的代谢产物为氨甲基膦酸(Aminomethylphosphonicacid ,AMPA),CAS号为:1066-51-9,分子量 111.04 g·mol−1

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2)

孟山都(Monsanto)

孟山都(Monsanto)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发并申请了使用草甘膦杀死杂草的专利,并于1974年以Roundup品牌名称首次将其推向市场。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具有高效 、广谱 、低毒(草甘膦的急性经口毒性比食盐都低,但后来有报道草甘膦具有肾毒性,暂未查到相关的学术报道,这里不做讨论。)、低残留 、易于被微生物分解 ,不破坏土壤环境 ,对大多数植物具有灭生性等优点。

后来又得益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推广,这种除草剂一直稳坐世界第一大农药的宝座。

是草甘膦成就了转基因,还是转基因成就了草甘膦?

从现在来看,草甘膦作为一种除草剂已经占农药市场的一半,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核心支柱产品。

草甘膦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它的作用机理是竞争性地抑制莽草酸途径中 5 - 烯醇丙酮莽草酸 - 3 - 磷酸合成酶 ( EPSPS)的活性 ,EPSPS是莽草酸-3-磷酸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盐(phosphoenolpyruvate)合成5-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莽草酸(EPSP)的催化剂。EPSP是真菌 、细菌 、藻类和高等植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包括色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生物合成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酶。具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见下图:

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3)

所以用草甘膦处理植物以后,植物体内含有这类氨基酸的蛋白质合成受阻,进而影响一系列代谢过程,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在喷洒草甘膦后,只有针对草甘膦特性而研发的转基因作物能存活,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就必须使用配套的转基因种子,于是,转基因种子与配套草甘膦形成了‘一对一、唯一性’的配套,有了草甘膦,就控制了转基因种子。

可以说研发出抗草甘膦的转基因种子是将草甘膦提高销量倾销到全世界的主要原因。

NCI研究与IARC研究不同之处在哪?

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4)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说IARC纂改科学报告,其实这个IARC并没有做实验研究,他就是把过去已经发表的文章综合评审后,得出可能在老鼠中致一种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其综述的评论中没有一篇有关草甘膦在人体中实验致癌的参考文献。而且它刻意地删去了两篇在老鼠中不致癌的研究论文。

而NCI不是对过去发表的论文综评,而是对44932名接触草甘膦的农民、打药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做了长达4年的观察、检测和监视,得出结论:草甘膦与任何实体瘤和白血病毫无关联。这个历经4年、涉及44932名农民的实验是迄今肿瘤研究中对农民采样数量最大和时间最长的研究。

在国际声誉方面,NCI是誉满全球的癌症研究所,它创建了国际上通用的癌症细胞筛选系统。而IARC不做原创性实验研究,实际是咨询机构,过去在国际上并不知名,是两年前宣布草甘膦可能致癌后才被大多数人知道。

NCI这篇研究论文的发表,可能会让反转基因人士的“愿望”落空

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5)

没有了草甘膦,现在美国的抗草甘膦大豆、棉花和玉米品种的抗除草剂这一重要性状的优势等于就都被废了,美国就必须开发抗杂草的其他大豆、棉花或玉米新品种。这是打击孟山都和其他有关生物技术公司的手段之一,后果是美国的大豆和棉花产业遭到打击,实际上就是产业之间的利益争斗。

据了解,杜邦、陶氏以及孟山都等已经开发出其他抗杂草的转基因大豆。

总结

草甘膦的危害不大吗(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事件始末)(6)

草甘膦是否致癌,现在看来在短时间内已有定论。但我相信反对它的呼声还会持续。国家对于食品中草甘膦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标准,我相信在国家的严格监管之下,以及群众对相关知识的普及,我们所控制的农药残留的量不足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关于这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离我们远去。

参考文献:

[1]Dill GM, Sammons RD, Feng PC, Kohn F, Kretzmer K, Mehrsheikh A, Bleeke M, Honegger JL, Farmer D, Wright D, Haupfear EA (2010). "Glyphosate: Discover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and Properties" (PDF). In Nandula VK. Glyphosate Resistance in Crops and Weeds: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Hoboken, N.J.: Wiley. ISBN 978-0-470-41031-8.

[2]United States Patent 3,160,632 (1964) Stauffer Chemical

[3]Alibhai MF, Stallings WC (Mar 2001). "Closing down on glyphosate inhibition — with a new structure for drug discove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 (6): 2944–6. Bibcode:2001PNAS...98.2944A. doi:10.1073/pnas.061025898. JSTOR 3055165. PMC 33334 . PMID 11248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