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1)

潘冬冬与崔楠

作者:刘隐帆

当下全国正处于防控新冠肺炎的紧张时刻,多少白衣天使昼夜奋战在一线。危险、紧张、忙碌甚至孤独时刻相伴。

这时候,一个隔空的拥抱、一句暖心的话语、一声深情的问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激励和享受。

在四川成都和福建宁德两地,就有这么一对相隔千里的年轻夫妻,一个在海疆巡逻一线,一个在家乡战疫一线。千里深情一线牵。2月14日,丈夫写下了一封特别的“情书”,通过手机微信发给了妻子。

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2)

从大东南到大西南,两颗在“一线”的心紧紧地偎在了一起。

丈夫潘冬冬,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的一名军人;妻子崔楠,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护士。

征得这对小夫妻同意,我们先来读一读这封“家书”吧!

亲爱的崔小懒同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何曾想到今天的我将给奋斗在岗位上的你写下一份“特别家书”,此刻你已经在发热门诊披挂上阵,战“疫”冲锋了。

当听到你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病毒的时候,我脑袋一片空白,内心复杂而纠结。作为丈夫,我是拒绝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前路有多凶险;作为军人,我是纠结的,因为我已为国家坚守海疆;作为党员,我必须支持你的决定。

所以,即使我的内心是极力反对你的,我们之间也并没有因此争吵,但是我依然想采取迂回战术,试图说服你放弃报名,而你却不为所动。这半个月,我常反思自己,曾经极力推荐你写下入党申请书的是我,现在阻碍你火线冲锋的也是我。

自从27号进入发热门诊工作以后,每天同你的聊天时刻变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记得以前我出海在外和战备值班时,切断所有联系后,突然接到我电话时的你和你的那份喜悦,曾经的我是体会不到的,而现在,是的,现在的我变成了你,也感受到了你的不易,那一声“我还好,放心!”变得是多么珍贵而美好。

按时休息,注意保暖,调整心态,工作专注,是每天聊天结束时必定会对你的叮嘱,我反反复复的叮嘱,只是希望你在工作时能够保护好自己,好多时候我怕说的太多给你压力,但是我相信你,总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此刻,我又成为了那个只会碎碎念的老公;此刻,你在病房救死扶伤,我在海疆捍卫国防,没有陪伴,只能问候。这样的心情是无奈的,是难过的。可是我坚信未来的某天,我们可以骄傲的和我们的孩子说:2020年有如此不顺利的开局,2020年又有数不尽的感动!

我们生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奉献的时代,见过身边太多的英姿少年在岗位上奉献青春,也体会到了像你一样众多的医护人员在灾疫面前一往无前。

不知道何时开始,“奉献”和“奋斗”这两个词深深地铭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为了我们在成都扎根的梦想,我们在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为了战胜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你在发热门诊里面来来回回地奔波着;为了守护祖国的万里海疆,我在海防一线坚守着。

如果问我这十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从了军,娶了你。

爱你的冬哥

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3)

崔楠工作照

“冬哥“潘冬冬,一位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和多次战备巡逻、重大演习演练任务的铁血硬汉,此刻在信中展现出他柔情的一面,言语中透着对妻子的挂念。

这封信很朴实,没有豪言壮语,甚至刚开始时让人感觉儿女情长有点消极,但这就是真实,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而军人就是军人,即使内心有再多挣扎,利益的天平也一定会向人民这一边倾斜。

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4)

恩爱夫妻的生活照

笔者在同潘冬冬聊起写这封信的初衷时,他说:“我只是想给在抗疫一线的她增加一点鼓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她遇到什么困难,这封信都会是她心里的一个支撑。”​​​​

因为所在单位地处在东海一线,潘冬冬出海执行任务是家常便饭,海上没有信号,返港后他都会给崔楠打一通长长的电话表达思念,并反复叮嘱她照顾好自己。崔楠也会用一句“先有国家平安稳定,后有我们小家幸福安康”来回应支持他。

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5)

此生许付了大海

潘冬冬和崔楠,一人守卫海疆,一人守护健康,相互成为对方最坚强有力的后盾。爱情的可贵,莫过于两个人的惺惺相惜。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只要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多分担一份责任,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充满力量和希望。

他们在一线用坚守擦亮红色底色(一个在海疆巡逻)(6)

千里姻缘“一线”牵

(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