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略微好转后,我们初三学生返校学习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征稿 入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征稿 入口(征稿选登我被隔离)

征稿 入口

疫情略微好转后,我们初三学生返校学习了。

我坐在书桌前,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还记得上次坐在教室里还是好几个月前的事。那时,教室中桌椅密布,人声嘈杂,现在的班级被分割在两间教室,互不交流、互不干预。

教室中每套桌椅相隔一米,同学们都戴上了口罩,既不方便观察他们的表情,又不能听清他们的言语。不一会儿,班主任进行体温检测,“来,咱给测一下啊!”这时,测温枪对准我的额头……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三十七度五!” 顿时,整个教室变得如此寒冷,我莫名聚集了全班同学的目光,几个离我很近的同学立刻捏了捏口罩,挪了下椅子。班主任也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对我说到:“快,你快点出来!”

将我呼出教室后,班主任抄起电话:

“喂,刘主任,我这里有一个孩子体温异常,您快派人来一下吧!”

“来,孩子,你不会有事的,先在那里坐一下吧,不要害怕啊”班主任安慰我说。

就在班主任挂断电话的两三分钟后,四五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向我走来,我仿佛看到了电视中的场景:医院里,几个穿着防护服的医疗工作者将一个患者推入了病房,插上了呼吸机……

在这些工作人员之后是校长、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未曾想到,返校第一天,我就有幸见到了学校所有领导。

那些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扶起了我,我立刻感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我不想去医院,我不要躺在病床上,我不要用呼吸机……

他们带着我下楼向隔离室走去了!

下十二阶台阶,步步惊心,路过各个班级,众目所视。

我看到同学们惊讶地看着我,又敬佩地看向这些工作人员,而我既尴尬又紧张。

之后我被安置在隔离室,那里寂寥无人,房间空荡,寂静恐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原本没有空调的隔离室中,却像有数千个、数万个、数千万个降温设备在我心头狂吹,一身冷汗:我不会被感染了吧?我不会被丢弃在这里了吧?我为什么要待在这里?难道我是再等救护车吗?

吱呀……咔哒!

门开了,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校长等校领导和医务室老师走了进来。

“别紧张孩子,你今天早上进学校时测量体温是正常的。”校长对我说,“现在我们只需要复查一次而已。”

轻轻松松,工作人员拿起测温枪——“三十七度五!”

我看见了校长眉头紧皱,工作人员耸了耸肩。

我不禁问道:“体温还不正常啊,我会不会真有什么事?”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拍了拍我说:“呃,测温枪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会有误差的!”工作人员出去了,这时,我看见班主任在隔离室门口焦急地看着我,工作人员又拿了一个新的测温枪来,颤抖地将测温枪对准我的额头:全屋人员沉默着——“三十七度五!”

医务室老师的表情立刻变得十分紧张,“没……没事儿,……我去拿水银的……”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出去了。

三分钟后……“三十六度九,体温正常!”

隔离室里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我终于可以离开隔离室了。

走出隔离室,班主任得知我体温正常,长出了一口气说:“我刚才真的挺紧张的,咱回班吧!” 。

回到班级,“哎!你回来了!没事吧?”“我就知道你没事的,哈哈!”“怎么样?感觉还好吗?”班级里好像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我和同学们笑着、相互鼓励着。

疫情无情地影响我们,而我们在用“情”来抗击疫情!就我被短暂“隔离”这件事而言,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健康”生活,更能体会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作者:孙宇轩 编辑:何睿

本文系“以写作之名——新京报·新声代第二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投稿摘登。投稿请发至xjbpl2009@sina.com邮箱。更多活动信息请关注本专题。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