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1)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2)

⭐关注我 给你更多

公考干货&信息资讯

————————————————

文末有配套真题

阅读全文约4分钟

《行测》第一个模块的题目

就让许多考生怀疑人生

这个模块的平均正确率只有30%多

也就是说,只比“全选C”高那么一丢丢

更让人怀疑人生的是

这个模块他喵的叫做【常识题】

由于“常识题”的范畴几乎无所不含

我会利用业余的时间,跟大家从

【史】【地】【文】【艺】四个最常考的层面

每期跟大家分享一点点常考的“常识”

每天看一点,不需要背,有个印象

考试选个选择题,正确率能到70%以上

一起积跬步以致千里吧~不公考也能涨姿势哦

————————————————

公考行测常识:内力作用

01地质作用

地壳是不断变化的

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

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就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

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

内力作用有三种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3)

02地壳(qiào)运动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形式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新性质和方向

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4)

水平运动: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

沿着水平方向挤压形成的褶皱

褶皱是一种水平运动的表现。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5)

垂直运动:

存在位移,产生断层

是地壳竖直方向的运动。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6)

地壳运动的具体表现

火山和地震

03板块构造学说

也称为大陆漂移学说

没有得到严谨的证实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地球的岩石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分割成许多单元

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板块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或者张裂

世界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公考行测100分模块构成(有编公考行测常识)(7)

东非大裂谷

(形成原因: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

【真题展示】

自己先做再看答案哦~

1.(2015山西-省考)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六大板块是对地球表面陆地板块部分的划分

B.建立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

C.喜马拉雅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缘

2.(2014浙江-省考)下列关于科技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B、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C、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D、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感应

————————————————

1.答案:A。选非题。板块既有大洲板块也有大洋板块。如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答案:D。综合题。麦克斯韦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提出了光的电磁说。但电磁感应的发现是:迈克尔·法拉第。本题大部分错选考生为B,魏格纳,1912 年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