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在读《论语》。众所周知,人人都说论语好,但合上书之后,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却常常仿佛如醒后正在被忘记的春梦一般隐隐约约含含糊糊,让人捉摸不透,是抓不住,也留不住。

在大道理和体悟大道理之间,我想或许存在着这样的天堑——生活的阅历。

论语子罕二十三(论语君子固穷和其他)(1)

1

这几天看到一个电视剧的片段,《流金岁月》,看的是两个人的不同,王永正和章安仁。

章安仁研究生毕业想留学做助教,与他竞争的是王永正。

在二选一的关键时刻,章的导师说“章不论能否留下,都要做好事情A”。

章解读为,导师暗示他大概率留不下。做好心理准备。

于是,章开始疯狂找王的问题——“总有问题吧?”,确实让他发现了。

之后章在背后举报王在一个大项目上的违规——采购名单之外的供应商的货。

王行为是违规的,但目的是为了项目做好。

最后,章留王走。

大致就是这样的一个事情。

如何解读章。我的脑海闪过一句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穷困的时候,能够安贫乐道,小人处于穷困则不择手段。

章的行为在这里将小人的嘴脸演绎的淋漓尽致。

一般我们说君子和小人通常褒贬的意味很浓。但是其实,君子和小人也可看做一个人的两个面。

每个人都有小人的一面,当人处于困苦之中,难免饥不择食。

2

在这个“君子固穷”的成语背后,其实还有一段故事。

论语中是这样说的,。

在卫灵公十五篇中。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②:“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随行的人饿得起不了身。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路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这个人性格很粗野,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直率,头上戴公鸡羽毛,身上佩挂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还欺虐过孔子。于是孔子就陈设礼乐慢慢来诱导子路,后来子路受了感化,穿着儒者的服装,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门下弟子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子路的形象有点像张飞,耿直、勇猛。但是缺根筋,没大没小,敢拉着脸,拦在孔子面前质问他。

所以这篇也是如此,子路对于“君子”和“仁”一直都是“不懂就问”。

“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这句话掷地有声。多像是我们努力之后落榜的时候发出的怒吼。

不是说好,君子谋道不谋食吗?不是说好,好人有好报吗?

为什么我们兢兢业业为苍生求学,而上天如此待我们?

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君子之道吗?——不免让人心生愤慨。

章也是如此,兢兢业业只为体面留在上海,只为出人头地。

可上天总是不会那么顺遂人心。

这个时候,是君子还是小人,就体现出差别。

君子不只是在顺境中展现中展现美好,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之中表现出的美好。

所以想得明白的孔子说,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

说说这个“美好”。

为什么章的行为不被认可。

其实我也有章这样的朋友,且不止一个。

我能很生动的“看到”他在我面前反驳说,

“他要是没问题,为什么害怕我举报?”

“他自己不违规,我举报有用吗?”

“如果他没做错,上面为什么不留他?”

我不会说什么,只会说,“是的,你说的对。”

可为什么其他人认为他妥呢?

因为王的行为,违反了规定,但是发心是好的,且没有造成危害。

一个行为,不合规,但是抛掉不合规,其他的部分是合情合理。

背后举报为人所不耻,不仗义。这或许是其他人认为他不“道德”的地方。

如果原本两个人是朋友,而两个朋友之间,举报另一个人的违规却合情合理的行为,

这不道义。

4

这里我们谈到了一个话题,“道德”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大又很具体的话题。

我昨天洗澡的时候一直想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用论语。

我想到,所谓道德就是人们希望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所以,道德绑架就是把希望变成强制。

我们强迫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以道德绑架不好。

而论语,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做怎么样的人?

孔曰成仁。

5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求仁?

这个话题可以置于一个更大的框架之下。

比如进化论之下。或者社会群体之下。

但是我有一个更直接、简单、不过脑子的答案,

就是我们希望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在进化论随机进化出简单的好和坏两个基因的物种。

他们各自繁衍。你觉得谁会胜出?

(好基因?)

错。并不是好。

世界没有绝对的好和坏。

最终进化出的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呀!

一个人,远看披了一层“好”的颜色,

扒开里面有一部分是“坏”、一部分是“好”。

对一些人好,一些人坏。

绝对的好,不利于自己的生存,

绝对的坏,不利于自己的生存。

6

人们总说为自己活,不要讨好别人。

但是人作为一个群体,骨子里希望别人对自己好。

希望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也对自己好。

如果如此。那么是不是不应该有道德?

但是不~~

道德的另一个本质是:约定一个规范,他适合一个更大的群体。

而伟大之处,在于道德需要我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坏”的部分。

维持一些“好”的部分。

我们崇尚圣人,也是因为他克制自己上做的很好,

我们敬佩那些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人。

与坏的搏斗永无止境,与好的维系变得更加可贵。

所以君子固穷,去追求一个长期的延迟的享受,

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值得永远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