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志0048: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我们都知道,汉朝是刘家的天下,数百年间,出过高祖刘邦,武帝刘彻,光武刘秀等很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然而,到了东汉的末年,随着刘家“皇家气数”的衰退,刘姓人却出了很多著名的软蛋。其中就有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刘表的儿子刘琦,刘琮等。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

这些人,要么是虚有名号,毫无实权,要么是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几度沉浮,无法自拔……然而,今天我们要讨论到的这个刘家软蛋,和以上几人的情况,又颇有些不同。他是真正上过位,掌过权,而且当过一方诸侯的。

他就是曾占据蜀中,统领东西两川之地的“益州牧”——刘璋!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

说起刘璋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名气不算大。尤其是在演义小说的前半段,赤壁之战以前,几乎没有出场过。而他出场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荆州找刘备帮忙,带兵入川,去教训盘踞汉中的张鲁……

然而没想到,刘备外表慈眉善目,实际上却是冲着他的益州地盘来的。最终刘璋不敌刘皇叔的各种军事压迫和政治手段,开城投降,将两川之地拱手相让,成全了之后刘备建立蜀汉帝国的基础……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

应该说,演义里的刘璋,给人一种“无能而愚蠢”的感觉。空从他父亲刘焉手里继承了这么一块天府之国的宝地,却自己守不住,只能去请外人来帮忙……结果请人还没请对,导致引狼入室,最后反而被抢去了地盘……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4)

客观来说,历史上真实的刘璋,各种行径事迹,以及性格特征,也和演义上所描述的也差不多。

不过,刘璋上位的过程,以及他请刘备入川的动机原因,并没有小说里面所说的那么简单。而且,对于刘璋其人,也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暗弱”二字来轻易下结论。

我们还是翻开史书上的各种相关记载,来好好还原一下刘璋这个人物,探寻一下他的真实面目!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5)

首先,我们不可避免先要说到刘璋的父亲……曾任东汉朝廷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

说起刘焉这个人物,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演义小说里面那个“幽州太守”。他在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就出场,是刘关张三人起兵过后,所投效的第一位君主。甚至还和刘备认了“同姓之亲”,和刘备互拜“叔侄”……(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6)

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刘焉根本就没在幽州当过太守(幽州的最高长官应该是“州牧”而非他“太守”,而时任幽州牧的人其实是刘虞),这一段是很有可能是后世誊抄的错误(演义里面,刘备后来入蜀的时候,也没有提到之前和刘焉的渊源)。

事实上,刘焉之前一直在朝中为官,后来目睹天下动荡,朝廷弄权,才主动提出到外地去当地方官(这点类似于刘表)。而且,刘焉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到益州上任,目的不仅是为了保境安民,还有别的想法……他意图以巴蜀之地为根基,成为一方霸主;并且积攒实力,或北出汉中,或东取荆州,利用汉末中原大乱的机会,志在天下……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7)

所以,刘焉在入蜀以后,使出过各种手段,来巩固统治和收拢权力。他将亲戚故旧,以及在黄巾之乱中流离失所的长安难民们,都安置在益州东川,共有十万户左右的规模,以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兵源和税收来源。

另一方面,刘焉又对益州本土,但凡是不听他号令豪强,进行毫不留情地镇压和绞杀……毫无疑问,刘焉的铁血政策,会引起本地豪强的极大不满,不断有人武装起兵,要推翻刘焉的统治……于是,刘焉先后干掉了王咸、李权等蜀中官员豪强,又和蜀郡任岐、贾龙等人的叛乱部队打得不可开交,搞得是异常惨烈……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8)

不仅如此,刘焉还在扶植了张鲁这一势力,在汉中为霸,目的是想借张鲁为屏障,以阻挡朝廷伸向益州的控制之手……

不得不说,刘焉的军政谋略和政治手段,还是挺牛逼的。益州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在他的收拾下,都逐渐归于了他的治下,认同了他“蜀中之王”的身份。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9)

然而,刘焉的“皇帝梦”做得太急,在蜀中尚未完全安定的情况下,就想兵出汉中,让自己在朝中为质的儿子为内应,并联合西凉的韩遂马腾等人,象一举攻陷长安……结果,事情一败露,李傕郭汜等人不仅提前出手打败了韩遂马腾,还顺道将刘焉派来的援兵也给灭了。

至于刘焉在朝中的儿子,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都因此而赔上了性命。而这时候的刘焉足下,仅剩下两个小儿子刘瑁和刘璋。他俩人年龄不大,能力也不咋样,这也就为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埋下了伏笔……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0)

据史料记载,在刘焉联合马腾韩遂等人的计划破产后不久,他就在兵败,失子等几重打击下,背部生脓疮而死。这一下,益州又陷入了无主的真空状态。

而刘璋,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益州本地豪强,也就是之前被刘焉害得很惨的本土名仕们,共同推举为了新的益州之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益州这些土豪们,都是些记吃不记打的主?之前明明已经被刘焉坑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怎么现在就毫不计前嫌,反而去拥立了刘焉的儿子刘璋,来当他们的新老大?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1)

其实,蜀中士人想要的,只是一个能有效维护他们利益,并能够受他们掌控的傀儡,至于这个傀儡是不是刘焉的儿子,并不重要……所以,他们不肯拥立刘璋的哥哥刘瑁,尽管刘瑁年龄大些,能力可能也要强些。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刘璋作为武器,去压制之前被刘焉带进蜀中来的“东州派”(东州派很可能是支持刘瑁上位的)……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2)

就这样,刘璋在各方势力的斡旋下,以及蜀中政治形势的趋势下,就这么悬吊吊地坐上了益州之主的宝座……他这个“益州牧”,仅仅是一个头衔,虽不说完全是傀儡,但实际上根基也不稳,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根基,就更不用谈有什么多大的实权了。

是的,其实刘璋的上位,可以说是严重先天不足的。远有李傕郭汜等人把控朝政,对他的州牧身份并不认同;近有盘踞汉中的张鲁,对他继刘焉拥益州而不满;东面还有刘表等人虎视眈眈,意图趁此机会来捞一把……

至于内部,赵韪王商等大豪强自恃拥立之功,并不把刘璋放在眼里。东州派的庞羲、吴懿等人,更是对他不冷不热……眼看老爹刘焉留给自己的这个烂摊子,已经烂到了要四分五裂的地步了。这时候的刘璋,又应该怎么办呢?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3)

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刘璋在当上益州牧以后,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他所施行的各种政策。

据史料记载,刘璋刚刚即位,北方原来作为盟友和屏障的张鲁,就翻脸不认人,不再听从刘璋的号令。而刘璋也一怒之下杀掉了在成都为质的,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从此两家的关系彻底激化。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璋,字季玉,既袭焉位,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雠敌。)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4)

然后,刘璋又数次派大将庞羲率兵北上,攻打张鲁,结果反而为张鲁所败。而刘璋又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提拔巴郡人严颜为巴郡太守,将赵韪又任命到东州的地盘上……结果赵韪一方面秘密和荆州刘表结盟,一方面又联合了一波益州大姓,发动了反对刘璋叛乱……

看得出,刘璋的策略,是分而治之,外加相互钳制。他意图将益州内外的各种矛盾搅合在一块,让张鲁,东州派,西川派等势力,相互产生各种缠斗,斗个几败俱伤……客观来说,这种手段还是比较高明的。内外几派的矛盾在这种互相消磨中,果然给了刘璋掌权的机会。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5)

尤其是,刘璋将东州派和西川派的大佬级人物,都调出首府成都(庞羲,赵韪等),在客观上造成了权力掌控上的空隙,便于自己抓权立威。

在赵韪叛乱被平定以后,刘璋又再提拔大量的益州年轻士族,乃至寒门子弟为官,对益州派形成安抚之势(张肃张松兄弟,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猛将张任,就是这时候入仕的)。

……在这一系列的军政整顿手段之下,刘璋也算是勉强坐稳了益州牧的宝座,并且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实权。再加上他执政以柔和政策为主,对普通民众剥削不重,反而还“颇好积攒”,在蜀中各地修建了不少仓库,储存粮食布匹等,以应对之后可能来临的战乱和天灾……这样一位温柔的君主,自然是比较能得到底层百姓们的支持。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6)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能看得出,刘璋这个人,还是具备一定政治能力的。他能够独立接手父亲留下的烂摊子,还能通过一系列手段,将摊子守住没奔溃,并将自己的“新主子”的身份稳定下来……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强了。

不过,刘璋的能耐差不多也就到此为止了……之所以他之前能稳住蜀中局势,并收归一部分权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没有碰上真正在政治上牛逼,且手段老道的对手。一旦碰上更厉害的人,他就会疲于应付了……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7)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刘璋在史书上最重要的戏份——迎刘备入川,这同样也是在三国演义小说中,他出场最多的几个章节。

一般认为,刘璋请刘备率兵入蜀,是为了对付北方张鲁在军事上的威胁(演义里也是这么写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对。因为之前刘璋已经派庞羲到巴西郡当太守,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对汉中张鲁的军事平衡状态。就算是没有刘备带兵进来,以张鲁的实力和本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对刘璋的益州形不成太大的威胁。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8)

更何况,张鲁的存在,本身也是益州北部最好的屏障。这时候曹操已经基本统一并安定了北方,虽然在赤壁之战中铩羽而归,但其实力依然不可小视……试想若曹操决定对益州用兵,最快的路线就是走汉中阳平关那条路。而张鲁据守汉中,无疑能挡住曹操的第一波进攻,令刘璋这边得到一定的缓冲……

所以说,张鲁虽然和刘璋敌对,但还是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到不死不休,且必须要灭掉对方的地步。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19)

那么刘璋请刘备入蜀,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刘璋这是想借一股外来的军事力量,用以平衡益州本土豪强们的势力,并顺便压制一些反对他的人……

这种手段,其实在群雄相争的乱世中也并不少见。当年刘表迎刘备入荆州,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制衡蔡瑁、张允、蒯越等本土大家族。虽然到头来,不见得起到了多大的牵制作用,但至少保证在刘表的有生之年,没有提前被这些大家族废掉。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0)

而且,刘表的长子刘琦,也是因为有了刘备的保护和帮助,而得以保住性命,没有被蔡张二人看不顺眼,就随便制造一个意外事件干掉了。

所以,刘璋这也想照搬刘表的成功经验,利用刘备的帮助,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觉得刘备来了蜀中,一方面可以帮他做一些他不好下手的事情,比如说整治地方豪强等。因为刘备是外来户,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不用像他这么束手束脚。到时候只需要把罪责都推倒刘备身上,然后将刘备驱逐(礼送)出境,就可以对各方面都作出交代。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1)

此外,刘璋也是在打北方张鲁的主意。毕竟张鲁现在对益州来说,确实也是个军事上的威胁。虽说有曹操这个双方共同的敌人,但要是哪天张鲁突然一个想不通,直接倒向或投降了曹操呢?

这样一来,等于是汉中这个最大最重要的天然屏障没有了,反而还使得蜀地门洞大开。被曹操长驱直入,一路进军打到成都城下,都只是时间问题……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2)

毫无疑问,作为刘璋来说,像汉中这样的战略要地,肯定还是控制在他自己的手里比较好。但是,他并没有拿下汉中的本事。

一来是他自己的军事能力不强,二来是前面已经说过,益州之地在刘璋的治下并不稳。西川东州的各路豪强们,之前在刘璋的“分而治之,相互钳制”政治策略下,还算是达到了一个均衡的态势。

然而,一旦刘璋敢发动对外战争,就会立刻打破当前的平衡。他不管派谁领兵出征,都很有可能拥兵自重,在前线形成割据一方的态势;要是他自己亲自带兵北上,必然又会造成大本营成都的空虚,到时候很容易会被本土豪族们趁虚而入,令他丢了老巢……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3)

所以,刘璋要真是想北上进攻,对付张鲁,拿下汉中,凭他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请“雇佣兵”,也就是借助一支外来的军队,去帮他完成这个任务。目前看来,刘备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刘璋也不会让刘备白帮忙。他知道,刘备新占荆州,正是实力快速扩充,规模也迅速扩大的时候,在钱粮方面是非常匮缺。而他的益州家大业大,钱粮也颇为丰富,只要刘备能帮他解决了本土豪强的问题,他就可以慷慨赠与刘备大量的金银粮帛。

如果刘备还更进一步,全力作战帮他打败了张鲁,占领了汉中,他甚至可以将益州东面巴郡的部分土地,送给刘备当作交换……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4)

到时候,刘璋坐拥益州和汉中,刘备占据荆州和部分巴郡,再和江东孙权联合起来,三方一线摆开阵势,就足以与北方的曹操抗衡,形成南北对抗之局……

不过,以上这些策略手段,都不是刘璋自己谋划出来的。而是他手下的人,如法正,张松等,给他建议的。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5)

作为后来人,我们都知道“张松献图”的典故,以及“法正劝降”等事迹……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刘备才能反客为主,成功占领益州。也就是说,张松法正等人,之所以在刘璋面前献计,建议请刘备入川,其真实目的是想给益州“换主人”,让刘备取刘璋而代之。

而刘璋,也正是在他们的建议下,才傻乎乎将刘备请到蜀中来,最终导致引狼入室,鸠占鹊巢……

刘璋为什么会采纳,张松法正等人提出来的“坑主”建议呢?除了这些人巧舌如簧,嘴皮子厉害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有两个,其一是对刘备名声的仰慕,其二是对张松和法正二人身份的信任。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6)

我们知道,刘备一向以仁义道德为招牌,而且起兵这么多年来,不管胜败,这块招牌一直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张名片。所以,刘璋觉得,刘备不会顶着他的“盛情邀请”,却反过来干这种明抢地盘的事情,败坏自己一直以来的好名声。

至于法正和张松,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松是益州本土派的人,而且他能够在益州入仕,也完全是靠刘璋对他们家族的破格提携……所以,刘璋觉得,自己对张松有恩,张松也应该领情并忠于自己,不会给他出馊主意。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7)

而法正呢?法正是东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东州派对于刘璋的认可度,并不想之前对刘焉那么高,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不含糊的。之前赵韪叛乱的时候,纠结大量人马围攻成都,正是东州兵为刘璋浴血奋战,才得以打退赵韪,成功平叛……

于是刘璋觉得,法正既然属于东州派,那也是自己父亲的老部下,应该也是信得过的……更何况他还觉得,刘备新得荆州,一直在孙权和曹操的虎视眈眈之下,不可能不重兵把守。也就不可能带太多人入蜀。而且,刘备入蜀是客场作战,后勤上还得依赖于自己。一旦他有什么不义之举,只要断了他的粮草,那就不难对付他……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8)

……………………………………………………………………………………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刘璋不顾黄权,郑度等人的反对,甚至益州从事王累以死相谏,都阻挡不了他迎接刘备入川的步伐……他并不知道,法正此前已经代表东州派的众人,向刘备表示了效忠之意;而张松也早已定下主意,要作为内应,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之地……

而刘备呢?一方面和北方的张鲁达成了秘密协议,双方只对峙不打仗;一方面又定下了离间和收买蜀中人士的计划。再加上,刘备麾下有黄忠魏延这种级别的优秀将领,身边还有庞统这样的超级智囊军师……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29)

所以在后来和刘璋正式翻脸的时候,刘备军团几乎是一路势如破竹,而刘璋的军队不是将领被收买,直接投降;就是军无战心,一触即溃……虽然有忠心耿耿的猛将张任,率领精兵在雒城挡了刘备很长时间(一年多,其间还射死了刘备的军师庞统)。但最终还是城破被俘,刘备大军也终于杀到了成都的城墙之下……

这时候,刘璋麾下的谋士郑度,建议刘璋来个坚壁清野,将成都城墙外的老百姓全部迁走,房屋烧毁,树木砍光。至于城外的粮食物资这些,能搬进城用的搬进城用,没用的或搬不动的也烧毁……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0)

反正来个焦土千里,倚仗成都的坚固城墙,和充足的粮草储备,跟刘备来个死磕到底。等到天下有变(比如孙权攻打荆州,曹操南下汉中等),或是敌人粮草不继时,刘备军必然退走或溃散,到时候成都之围自解……

然而,刘璋并没有采纳郑度的建议,反而说出了一段至今都令人感慨不已的话:“我父子二人,已经在益州干了二十多年的州牧。我们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可言,而今却要让他们因为我而承受地被攻城的痛苦,其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让我于心何安啊?”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1)

就这样,在内有法正的劝降,和外有简雍的游说下,刘璋选择了开城投降,将成都,乃至整个蜀中,益州,都拱手让给了刘备。在他决定献上降表的时候,身边的大小官员,甚至成都的老少百姓,都哭成了泪人……(《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之后,刘备也算是善待了刘璋,不单将他的个人财物都归还于他,还将他迁到了益州和荆州交界的“公安”,封了他一个“振威将军”的头衔,让他在那里做个安乐王爷……而刘璋也说不上满意不满意,反正从此卸下了“益州牧”的头衔,他也就准备在这种有名无实的官位上度过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地混日子罢了……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2)

然而,故事的发展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之后的汉中之战中,刘备在阳平关扛不住曹操的持久对峙战,粮草匮乏接近崩溃,不得不令远在荆州的关羽主动攻击樊城,以吸引曹军的战线,并加大其粮草和兵力的消耗。

而关羽的进攻先胜后败,虽然水淹七军歼灭了于禁庞德等人的援军,却还是拿善于防守的曹仁无可奈何,始终拿不下樊城。反而是被徐晃的“长驱直入”打得找不到北,同时又忽视了身后荆州防御的的空虚……最终被东吴的吕蒙、陆逊等人玩了个“白衣渡江”,丢了地盘的同时,还令自己身陷囹圄,败走麦城……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3)

而刘璋所在的“公安”,此刻也随着荆州一起,归属到了孙权的管辖之下。试问孙权又会如何对待,他这位曾经的益州之主呢?

据史料记载,刘璋居然匪夷所思地,再次当上了“益州牧”,简直足以让人感到瞠目结舌了……

其实,刘璋这个益州牧的称号,也是孙权给封的。至于孙权的起目的何在,自然也是呼之欲出了……(《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4)

是的,孙权的目的,不过是想将刘璋作为宣传的工具,用以否定刘备占据益州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刘璋原本想“安度”的余生,到头来却还是不得安宁,又被人拉起他的名义作为大旗,来实现一些政治上的目的。

不仅如此,在刘璋死后,他的儿子刘阐,又被孙权封为了“益州刺史”,用来作为支持蜀汉后方的南中叛乱(雍闿,孟获等)的政治工具……在诸葛亮平定了南中以后,刘阐失去了政治上的利用价值,又逃回了东吴,最终被封到“御史中丞”这样的闲职上……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於吴。权复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界首。丞相诸葛亮平南土,阐还吴,为御史中丞。)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5)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感叹一下刘璋的生命轨迹,真可谓算得上是“命运多舛”……

他在复杂纷乱的政治环境中,接手了父亲刘焉留下的烂摊子,并用尽各种手段,好不容易才镇住了场子;

面对着内忧和外患,他又踩进了手下人给他挖的坑,从荆州请来刘备,结果不但没能解决内外的一系列问题,反而被抢去了地盘;

丢了地盘也就罢了,大不了在刘备的地盘里当个安乐王爷。结果刘备又输掉了荆州,把刘璋丢到了孙权那边,被孙权当作政治宣传工具使用,到死都不得安宁。即便是死后,他的儿子也还要“继承”他的命运,继续受到同样的折磨……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6)

就此,我们已经算是理清楚了,刘璋这个人物的生平,也是到了可以给他一个客观评价的时候了。

他真的是如果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那样“暗弱”吗?

客观来说,他的能力是不算很强,尤其是在刘备,法正,张松这些政治老油条面前,他是相形见绌,根本玩不过这些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坐拥益州这么厚实的一副家当,最终却只能是拱手相让的原因。

然而,他也绝非是一无是处,能够在父亲刘焉死后,通过各种政治手段,维持住益州这艘破船不沉。反而将之前那些,意图将他当成傀儡的人,都纷纷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住,也的确算是有一些本事。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7)

后来,在刘备率军围城的危险时刻,他想到的不是如何焦土抗战,与敌人硬扛,并尽量延长自己的统治。而是首先想到的是百姓,想到的是如果真的这样坚壁清野,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想到的是刘备大军一攻城,城中百姓又会死伤多少,为两位“汉室宗亲”的相互厮杀,而赔上无辜的性命?

最终,刘璋选择了开城投降,保全百姓性命,这也是他在史书上留下“胆小懦弱”评价的原因……甚至于,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只有“暗弱”二字,除了嘲笑他引狼入室的昏招之外,就是鄙视他开城投降的胆小举动。连一点点同情理解之心都没有……

或许,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成王败寇”,“以成败而论英雄”的意思吧……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8)

PS:据史料记载,刘备在拿下成都过后,不但大摆宴席庆祝,还纵兵打劫百姓,强夺值钱之物。甚至,刘备还纵容法正等功臣,肆无忌惮地在成都抢占利益,甚至公报私仇,惹得蜀中很多人都不满。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出降。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领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三国志-法正传》记载: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三国刘璋手下武将排名(三国真正仁义的暗弱诸侯刘璋)(39)

这,就是一向标榜自己“仁义”招牌的君主刘皇叔,在得势之时的所作所为……

而从不自诩为“仁义”的君主刘璋,在敌军围城的危险时刻,最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子民百姓……

相比之下,到底谁才是真正配得上,“仁义之君”这个称号呢?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