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11月7日,青岛市统计局公布了2022前三季度青岛十区市的经济运行数据。

青岛市在前三季度取得GDP总量11024.01亿元、增速4.1%的成绩,离不开十个区市的积极表现。细看区市“成绩单”,不难看到各个区市加压奋进,谋求突破的积极状态。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1)

看总量,西海岸新区以3436.75亿元的成绩遥遥领先,占全市比重达31.1%,稳当龙头。前3位排名出现变化,胶州市位列第2,市南区反超即墨区位列第3。

看增速,2022上半年增速全市第一的崂山区,在前三季度以6.0%的增速成功“守擂”。西海岸新区、胶州市的增速也均大于5%,展现出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三季度,市北区和李沧区也有所进步。今年以来,市北区增速首次与全市持平,达到4.1%;李沧区增速虽然仍未追上全市平均水平,但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增速增加了2.1个百分点,是第三季度“追赶”成效最显著的区市。

十区市的奋勇争先,构成了青岛“勇挑大梁”的大市担当。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2)

1、强者恒强

体量最大,拉动能力最强,西海岸新区当之无愧。

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以3436.75亿元的体量超过了二、三、四名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1.1%。这一比重较2021年底的30.90%又有了提升,意味着西海岸新区的首位度在不断增强。

不仅有庞大的总量,西海岸新区还有强劲的增长势头。5.3%的增速位于全市第二,与上半年5.1%的成绩相比再次进步,显示出了昂扬向上的态势。

这份良好的发展状态,支撑着西海岸新区的“摘星夺旗”。日前,青岛公布了2022第三季度“摘星夺旗”考核结果,西海岸新区不仅获得总榜第一,更是在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全部三个分项中均包揽冠军,这在青岛开设“摘星夺旗”制度后尚属首次。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3)

支撑着西海岸新区表现强势的,是当地大项目组成的制造业引擎。

今年,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振兴,瞄准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频繁发力,一批大项目取得进展: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全面封顶,争取年内实现首片产品点亮;总投资超300亿元的青岛光电产业园正式签约,为打造芯屏高地再添助力;计划投资100亿元的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开工,作为西海岸新区第三季度一大亮点将配合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打造新经济增长极……据不完全统计,西海岸新区在前三季度至少举行了四次集中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000亿元。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4)

增速第一名的崂山区,凭借395.8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实现810.71亿元的总产值,可谓是“寸土寸金”。

高“含金量”源自当地产业的高附加值。

看实体,崂山集中攻坚项目和现代产业集群,突破发展七条重点产业链,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园等四大专业园区,更有歌尔、海信医疗等高新企业引领带动。

看服务业,依托金家岭金融聚集区这一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崂山区着力打造金融高地。截至2022年10月,金融区落户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已达到1200余家,涵盖22类金融业态,财富活水在此激荡,也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5)

2、主城区“突围”

头部引领有力,青岛的主城区也在不断突围迈步。

受到土地、产业等因素的限制,主城区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要在有限的地块上做更大增量,“腾笼换鸟”导入现代产业,需要在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一直以来主城区的各个区市都在积极作为,不断尝试,这份长久的努力也反馈到了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上:

市南区跑出了4.8%的增速,以1120.97亿元的经济总量跻身全市前三;市北区的经济增速也由上半年落后提高至与全市持平;李沧区经济走势接续上涨,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更较上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主城区正在不断突破自我,把存量转化为增量。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6)

其中,最值得的一提的是实现进位的市南区。

市南区同胶州市、即墨区经济总量相近,一直以来互有赶超。相较之下,市南区空间更加受限、历史包袱更重、产业选择面更窄,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制造业大项目,已经与市南区“无缘”。因此,市南区要实现争先进位,就必须在存量转型升级上做文章,“腾笼”之后尽快“换鸟”。

今年以来,市南区的“腾笼换鸟”迎来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投资超50亿元的青岛涉外法务中心项目启动,沉寂9年的“刀片楼”重获新生;项目投资及拟入驻企业整体规模超过50亿元的元宇宙大厦已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元宇宙相关产业集聚;总投资32.6亿元的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也在向前推进,未来将成为集金融业、航运商贸业、现代服务业等多种新型业态于一身的高端产业园区;随着高密路的开街,历史城区更新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山路也将凭借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7)

主城区的蝶变不是只靠一区,市北、李沧也直面挑战、积极作为。市北不断探索,加快改造低效园区、抢抓RCEP时代机遇、携手浪潮发展大数据产业,种种有益的探索都成为了发展的动力。李沧围绕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举办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推介会等活动,提出“全员招商、全域招商”的思路。经过不懈努力,李沧区引进过亿项目112个,粤浦科技项目、数字金融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也在持续推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向上扬起的发展曲线,见证着主城区一系列的努力,也让人期待未来的惊喜。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8)

3、招商引资是关键

招商引资就是抓产业、促发展、谋未来,招商引资成果直接关系着高质量发展动力够不够、强不强。

胶州市在前三季度以1135.46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二,招商引资贡献了关键动能。

胶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现代化上合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22项重点任务,推动改革由专项突破向系统集成升级,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主要领导更是频频外出走访参观,前往北京、合肥、南京、厦门等地进行考察,接触蔚来中心、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探讨合作路径。资源禀赋叠加自身努力,让320个新签约项目落子胶州,其中不乏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瓜达尔港石油炼化等令人瞩目的“大块头”。前三季度,胶州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是固定投资对全市拉动最大的区市之一。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9)

积极的招商引资能放大地区优势、持续领跑,也能帮助区域经济实现破局、再攀高峰。

前三季度,莱西市总体增速达4.6%,好于全市平均水平,真正实现“加压奋进,进位赶超”。而这一定程度要归功于当地对招商引资的常抓不懈。

莱西市组建“聚莱”招商工作专班进行项目招引,搭建起7条产业链招商事业部和5个驻外招商事业部,并首创“莱西会客厅”进行推介。一系列努力让莱西在前三季度迎来投资过亿元项目279个,包括碳一新能源和青岛地铁绿建基地这两个投资过50亿元的大项目,并有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154个,华人运通总部基地、青北高科园、姜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

这些项目的到来不但帮助莱西在“摘星夺旗”项目签约落地考核中跻身全市前三,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率实现15.3%的增长,更将切实改变当地产业结构,为未来发展储备更充足的高质量动能。

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最重,是发展的冲刺期,也是持续巩固经济回升态势的关键期。立足三季度的成果展望未来,青岛十个区市正顶住压力,加足马力,不断向前进发。

崂山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前三季度区市成绩单公布)(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