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记忆?百度百科中说,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围棋对弈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记忆活动,如定式,基本死活,常见官子目数等的记忆等。通过记忆,能帮助棋手更快的行棋,如定式行棋次序的记忆,常型官子大小的记忆(如,二路三立4目,一线扳粘基本型2目,二线扳粘基本型6目等等)。
什么是计算?抛开围棋之外的计算是对实物的数量,尺寸,大小,多少,高低等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统计换算记录的方式。显然,围棋中的计算并不是这样的。
笔者理解的围棋中计算包括三个方面:
1)围棋的直线计算。主要指的是棋子接触过程中,双方子力演变的过程,包括定式,手筋,局部死活等。
2)目数的计算。直线计算之后,当棋局发展到某一局面时,双方静止棋型中目的计算,官子中,对双方地域的计算(以加减为主的计算)
3)外势价值的计算。当某一个定式完成之后,取地的一方,可以通过计算所围的大致目数,而外势一方的价值其实很难计算(判断),这是一种虚计算,人类只能根据经验进行估算。比如彭荃老师的名言,又硬又长算10目。[呲牙]
什么是判断?判断是一个逻辑学名词,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对于围棋而言,判断是最难的,比如一个局部定型之后,判断谁好,一个局部死活的判断,以及某一固定局面时,全局形势判断等等。
记忆,计算,判断是围棋行棋过程的三部曲,通过记忆经验进行预落子,通过计算确认行棋过程,通过判断确认计算结果。其中,以计算最为重要,是围棋的本质。
每个棋手都想提高自己的记忆,计算,判断能力,如果提高?专家棋手是怎么锻炼的?有没有规律可寻?大家在做死活题的时候,是不是有些死活题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做过之后很容易记住。有些死活题是不是很晕?做过几次之后,下次做还是会错。这是什么原因呢?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以上8道死活或手筋题中,有些题很容易找到记忆库中类似的题型,并很快找到答案,比如第1题的小飞,第2题的方朔偷桃,第3题的双脱骨,第4题中间棋型相思断,角部的先手立之后的团能做先手眼。而5-8题可能就没有明显的特征(记忆库中类似棋型太多,或没有),实战时需要重新计算。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学习了一篇围棋相关的博士论文,里面提到了专家棋手对某一局面或棋型的判断思维过程是明显快于新手的,专家棋手能快速搜索记忆库中相同或相近局面。文中介绍了三种理论,组块理论,板块理论,长时记忆理论等(有兴趣的可以百度)。
具体到上面8道死活题,为什么1-4题我会很快找到正解呢?实际上,做死活题的思维过程,就是搜索记忆库中相同或者相近棋型,当某一个棋型特征明显时,就能很快找到计算的第一感,再进行验算就相对容易的多。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9中的三线5连,图10中的小尖棋型,图11中的方块四,图12中间的相思断等,都是这些题的明显记忆特征。而5-8题中这样的记忆特征要么没有,要么相同特征的题目过多,这些都会导致记忆缺失或者记忆混乱,进而影响解题速度或者做不出来。
总结一下:
1、围棋的记忆是行棋的基础,定式,死活特征,官子目数等的记忆可以大幅提高行棋准度和速度。围棋ai出现之后,通过记忆布局套路,记忆局面判断结论等都可以提高围棋水平。
2、大量常见死活题的训练,本质上是为了强化棋型特征的记忆。所以有些人能秒杀天龙图,能秒杀101围棋7d死活题,都是记忆的天才。
3、对于明显的排局死活,实战出现概率非常低的死活,其价值不如围棋死活大全中的死活题。中国古典围棋死活,如玄玄棋经中非排局死活题是中国古人的几百年的经验积累,非常值得一做。
4、记忆定式的方法。利用围棋ai软件拆解围棋定式,采用首尾相结合的方法。记忆某一定式开始局面和最终局面(ai认为两分或大致的局面)。行棋时通过搜索记忆库最终局面指导行棋,能大幅提高记忆效率。如图13-15中的靠小目大飞角定式。
图13
图14
图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