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侵袭申城,一时间,家家收拾起,户户都提防,万人空巷了,偌大申城犹如沉睡的钢铁森林。
突有一日,心生想念。最开始,是在上班的路上。
家住外环,开车出小区门,是一条六车宽的马路。车辆零星。若是放在平时,遇到这里的早高峰,起码堵上半小时,而如今开过,只消三五分钟。连路口的红灯也仿佛怠惰了,懒得露头。一路,畅通无阻。第一天,有些许开心;第二天,依然感觉舒畅……想不到,数日以后,竟突生想念。想念那派车水马龙,想念快车道上争分夺秒的司机,想念每次开过这条街、听完整整两段书的快意,也想念每天一场的马路“车展”,甚至还有点想偶尔气急败坏的“滴、滴”鸣笛……
停好了车,走在路上,也会突然想念:身旁的非机动车道,曾有一辆辆电动自行车倏忽而过,或顽皮、或骄傲、或戏谑。骑车人里,有不少身着蓝色、黄色、红色制服的外卖小哥,一身风尘仆仆,却气宇轩昂;他们赚钱不易,却有满心希望:只要能快一点、及时一点,多抢几单,收入便有肉眼可见的上涨。
在路口遇见那几辆共享单车时,总要愣怔一阵。连续多日,它们的“姿势”未曾变过。四辆“摩拜”,两辆“哈罗”,彼此交杂,又泾渭分明:温和的蓝,开朗的橙。这几辆都是新车型,在几场春雨的洗刷下,更加神气活现。若是以前啊,早让人趋之若鹜了,如今却无人问津,它们只好彼此相依、猜着下一段旅程。
连续上班几日,吃腻了食堂,狠狠地想念起对面的小面馆来。他家卖面简单,只十几种浇头,生意却特别好,每到饭点都排队。此时,若能到他家柜台前,站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经过漫长等待,郎朗喊出一声:“来一碗红烧大肠面!”多好!平日里,总会隔三差五,矫情地宣称一次减肥,虽也不见得当真,可对于美食总勉力保持着心理距离。而如今呢?竟然有了饕餮的念头,时常想念荷风细雨的红烧肉、海底捞的火锅、西贝莜面村的烧羊棒、大董的烤鸭、弗兰克的牛排……
再不济,来一杯奶茶嘛!好了,我知道那不健康。养生专家建议:奶茶含糖高,喝多了囤积脂肪……可是就算想喝,又怎么买呢?原本,单位附近有十几家饮品店,琳琅满目,活色生香,常让人循香而至。平日里,午休无事,偶尔约三五好友,以散步为名闲逛,待归来时,每人手上准多一杯咖啡或奶茶。那时没人在意它们五颜六色的杯子,如今细想起来,原是个个生动:有的新奇,有的甜蜜,有的可爱。
如果还有假期,真想带家人出去逛逛。也不要走多远,就在市里。上海的好地方多多呀!今年豫园的灯会没有去。以前,那里多挤啊,人挨着人,摩肩接踵,一到九曲桥,几乎寸步难行。究竟是看灯还是看人?上海人怎么这么多?为啥来凑这热闹?……几乎每年抱怨,却又年年都来。不看一场灯,怎么叫过年?不热闹一下,怎么叫看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自唐朝开始,元宵节不就是“狂欢节”、不就如此热闹了吗?上海比古时长安更大,人口更盛,热闹更多,不光豫园,还有朱家角、迪士尼、外滩、陆家嘴……突然,想念这些热闹——这曾经恼人的热闹,却那般叫人欲罢不能!
更加抓心挠肺想念的,是春天。我从骨子里亲近春天,喜欢春风、春雨、温和的春阳、蓬勃的草木,偏爱春天的歌、春天的诗和形容春天的词句。如今,春天已然来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几场春雨后,沉睡一冬的种子该发芽了吧?杨柳几时抽出新叶?梅花已开过了一季,就快把颜色让给迎春、杏花、桃花、樱花、李花……春天,烂漫得随处可见;可目前暂时所见,还是苍茫的春天、空旷的春天、寂静的春天。
抑或,只是单纯地想念:那些门庭若市,那些家长里短,和那曾经如此平凡却又如此鲜活、如此卑微却又如此生动的你我。——当时只道是寻常。若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许我依然讨厌市井嘈杂,拒斥凡尘俗火;而如今,竟然深深想念。原来,这些恼人而琐碎的日常,便是生活。生活本就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早已刻进了心里、溶入了血液。生活本身,才是我们。
相信不会太久,我会再次张开双臂。这一次,定要拥抱车海,拥抱芸芸众生,拥抱近在眼前的你,和你我身边的整个春天!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