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1月16日电(记者刘彤)进入初冬,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店则沟镇陈刘家山村的山头上一片火红:忙碌的人影点缀在村里580亩丰收的高粱田间,收割机的隆隆响声打破了黄土丘陵间的宁静……“大家辛苦劳作,但也乐在其中。”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72岁的村民白满东高兴地说道。

故乡的红高粱勾起满满乡愁(陈刘家山村的高粱红了)(1)

图为陕西省清涧县店则沟镇陈刘家山村已经成熟的高粱。(受访者供图)

陈刘家山村位于清涧县城东45公里,“广种薄收”一度是全村1141亩耕地的常见“年景”。“2020年整村脱贫后,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集体资产,充实村民口袋、壮大集体经济,做到共同富裕,一直是村‘两委’考虑的问题。”陈刘家山村第一书记安乐说。

故乡的红高粱勾起满满乡愁(陈刘家山村的高粱红了)(2)

图为陕西省清涧县店则沟镇陈刘家山村准备收获的高粱。(受访者供图)

2021年,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的基础上,陈刘家山村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580亩集中连片、适宜机耕的土地开始了现代化农业种植的探索。

陈刘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均平说,高粱在陕北广泛种植,适应性强,但受降水、光照等气候因素影响,产量很不稳定。“经过大伙儿的集中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在种好红高粱上做足功夫: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种植,效果肯定不一样。”

故乡的红高粱勾起满满乡愁(陈刘家山村的高粱红了)(3)

图为收割机在陕西省清涧县店则沟镇陈刘家山村高粱地里作业。(受访者供)

说干就干。在陈刘家山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和积极申请下,今年镇里成立了农机服务站,实现了高标准农田耕、种、收全过程机械作业;在农技专家指导下采用的生物可降解地膜、渗水地膜、液态地膜等新种植方式,实现了试验田产量稳步提升;580亩土地集中耕作,最大程度节省了种植成本。最终带来的,是种粮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与收获的白满东说,这580亩高粱,从土地深翻到入种用了7天。“如今高粱熟了,收割机整齐划一地在地里走上一遍,红彤彤的高粱穗‘吃进去’颗粒饱满的高粱粒‘吐出来’。你看,这高粱地里大家有的忙着打包,有的把打包好的高粱搬运到指定地点,用不了多长时间,三轮车就满载而去,田地里留下的,就是一片欢声笑语!”

谈起个人收益,白满东告诉记者:“今年村集体按照每亩50元的价格流转了我家所有土地;算上个人务工、村集体分红,我参与高粱种植,一年收获5000元不成问题。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了农民种粮收入稳步提高。”

店则沟镇党委书记刘慧宁说,“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和建设水平,带动全镇农民依靠粮食稳定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全镇永久基本农田旱涝保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