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1)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2)

《道德经》第59章分享暨平安月祝福15

十一、修德,既要能任劳,又要能任怨。

有些人说:“我有目标,也很努力,为什么进步不大?”

有了重积德的目标,还要既任劳、又任怨。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中说:“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所谓“稽式”指大道法则。通常,我们能看到事情的正向发展,也愿意为之努力。但老子说:道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看问题要同时看到正反两面,做好接受磨砺的心理准备。

所谓“与物反矣”是指,玄德不是轻轻松松修出来的,越想向高处伸展,越要向地下扎根。所以,世人好把持、好争先,修玄德则好施与、好谦让——这看起来受了损失,但结果却是,转了个圈,反而先到达了。


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3)

我们做事,若能为自己的愿望流汗、流泪,甚至愿意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这个愿望一定会忠于我们,必然会回报我们,这是至诚感天。

问题是,很多人愿意出力,但不能受委屈。一个人若只能任劳不能任怨,说明他的心量很小,愿力还没有生起来。

只有那些既任劳又任怨的人,才说明他的心量已经打开了,他的愿力是真的。

因为,他把心放在了名利理情之外,所以能理解和包容那些“负面”的东西,无论别人怎么误解他、污蔑他,他的心始终与道同在。


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4)

人生路上,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有“委屈”,受委屈是正常的,是帮我们炼忍辱,去我执。

如果连过程中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谈什么挑大梁?谈什么功德圆满呢?

忍辱是修行的一扇门,大部分人被挡在门外。忍辱修不成,念头永远转不过来,心量也永远大不了。


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5)

修德,不是在形式上、体力上修;也不是听听经、打打坐就好了。

那只能保持铁的纯度,但不能把凡铁炼成精钢。

修德要历事炼心,在红尘中接受千锤百炼——担常人不愿担之责,是任劳;忍常人不能忍之辱,是任怨。

只有任劳任怨,修出来的德才是真的。

下一篇:想了因果,要把心放在名利理情之外(连载237)


修德励志故事100篇(修德既要能任劳)(6)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