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隶属安徽省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南岸,舜耕山中段南北,东与大通区毗邻,东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南与寿县隔瓦埠湖相望,西与谢家集区为邻,北濒淮河与潘集区划水为界,是淮南市的主城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被称为“中国少儿艺术之乡”。

田家庵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划面积256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62.6万人[1],辖3镇1乡和9个街道,13个乡级政区,下设28个村民委员会,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区境原有龙湖公园、舜耕山两大景区,荣获“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省信息消费试点区”等称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等称号[3],被中国舞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少儿舞蹈艺术研发基地。

2018年6月5日,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位置境域

田家庵区位于淮南市东部,东接大通区,南连谢家集区,西和八公山区毗连,北靠潘集区。总面积为251余平方公里,是淮南市的中心城区。

田家庵区

田家庵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春季(3~5月)。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暖空气势力不断增强。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一般4~6天有一次冷空气过程,所以天气冷暖多变,时阴时晴。往往有春寒、大风、冰雹、寒潮降温和晚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春雨偏多的年份午季作物易被水渍成灾。

夏季(6~8月)。高温多雨,易旱易涝,盛行东南风。6月中旬前后进入雨季,降水集中,量大势猛。一般7月上、中旬雨季结束,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常有伏旱发生。雨季来得早的年份,对午收造成严重威胁;雨季结束早的年份,又会出现持续的高温干旱;有些年份旱涝兼备、先涝后旱。

秋季(9~11月)。副热带高压势力减退,北方冷高压逐渐增强。随着冷空气的一次次入侵,气温迅速降低,雨水减少。秋高气爽的天气较多,但有时也会发生秋雨绵绵的现象。

冬季(12~2月)。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东北到北风为主。气温低,降水少,晴天多。偶有暴雪。

电力资源

田家庵发电厂原名淮南电厂,始建于1941年10月,其前身为下窑发电所,为开采淮南煤炭资源所建。淮南田家庵发电厂有2台300MW热电联产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00MW,所产电力供应华东电网。

矿产资源

田家庵区的石灰岩分布比较广,而且质量好。矿石中的主要有益成分氧化钙(CaO)的含量一般都在50%左右,有害成分氧化镁(MgO)的含量一般都小于3%。矿体主要分布在田家庵区的洞山到金家岭西侧。矿体呈层状产出,地表露头呈带状展布。含矿地层大都为隆起山地,有相当一部分顺山裸露。矿床的剥采比小,排水方便,大都适宜于露天开采。淮南地区的石灰岩,矿床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大多为普查,有的仅为踏勘。

动物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是哪个区(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概况)(1)

水天一色(来源田家庵区检察院网站)

野生哺乳类:狼、野猪、野兔、狐狸、刺猬、獾、黄鼬、田鼠、家鼠、黑线鼠、狸猫、貂、蝙蝠。

野生鸟类:喜鹊、灰喜鹊、斑鸠、猫头鹰、伯劳、鹰、绿头鸭、鸳鸯、天鹅、雁、鹌鹑、雉、獐鸡、家燕、金腰燕、百灵、云雀、画眉、山雀、麻雀、黄鹂、翠鸟、白鹭、鹳、鹤等。

野生鱼类:鲤、鲢、鳊、青鱼、乌鱼、草鱼、鲶、鲫、汪鱼、黄尖、马浪、柳条鱼、鳜鱼、黄鳝、河鳗、泥鳅、刀鳅、银鱼等40余种。

爬行类:龟、鳖、水蛇、土斑蛇、花斑蛇、蜥蜴、壁虎等。

两栖类:青蛙、蟾蜍、蝾螈等。

无脊椎动物:节肢类有:草虾、螃蟹、小龙虾、蜘蛛、蜈蚣、蚰、蝎等,其中昆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蝴蝶、蜻蜓、螳螂、蝉、蜜蜂、黄蜂、蝗虫、蟋蟀、萤火虫、蚂蚁、蝼蛄、蟑螂、蚱蜢、金龟子、地鳖虫等。软体类有:河蚌、田螺、蜗牛。其它常见的还有蚯蚓、水蛭等。

植物

田家庵区区境植被属亚热带至暖温带过渡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阔叶树种:麻栎、栓皮栎、黄连木、山槐、刺槐、枫杨、青桐、泡桐、臭椿、苦楝、榆树、柳树、桑树、梓树、悬铃木、中槐、皂角、香椿、女贞、银杏等。

针叶树种:黑松、侧柏、马尾松、雪松、水杉等。

果木树:桃、梨、柿、李、杏、海棠、樱桃、枣、石榴、苹果、山楂、葡萄等。

灌木类:酸枣、胡枝子、枸杞、棠梨、荆条、柘树、紫穗槐等。

草本植物:白茅、荩草、野古草、索索草、扒根草、蓟、碱蓬、碱蒿、灰灰菜、棱草、牛毛毯、野萍等。

龙湖公园 位于田家庵区,水面开阔,设施齐全,景点较多,园中有园,是 淮南市 开放最早、设施完备的公园,也是安徽省较大的 综合性公园 之一。有安静休息区、水上活动区、动植物园区、游乐活动区和美食休闲区5大功能区。2010年,龙湖公园被评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