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图胸像》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这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唯一肖像雕塑,人物本身的造型在文艺复兴时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撰文 | 张羿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在罗马元老院被一群阴谋家刺杀,他们希望以这一行动来阻止凯撒的独裁,领导这一刺杀行动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就是小布鲁图。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刺杀行为遭到了罗马民众的强烈反对,使得罗马共和国陷入了持续的长期内战当中,这一阴谋行动也最终导致了罗马共和体制的终结。1537年1月6日,佛罗伦萨的年轻人罗伦基诺·德·美第齐(Lorenzino de' Medici,1514–1548年)成功刺杀了首任佛罗伦萨公爵亚历山德罗·德·美第奇公爵(Alessandro de' Medici,Duke of Florence,1510–1537年),消息传到罗马,激起了包括米开朗基罗在内的具有共和主义理想的佛罗伦萨人恢复佛罗伦萨共和体制的幻想。米开朗基罗在朋友的要求下制作了著名的《布鲁图胸像》(图1)。
图1. 米开朗基罗,布鲁图,大理石,约1540年,高74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警察署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根据瓦萨里1568年出版的《艺苑名人传》中米开朗基罗传的记载,这座肖像是米开朗基罗按照朋友多那图·江诺提(Donato Giannotti,1492–1573年)[1] 的要求,为红衣主教尼古劳·里道尔菲(Cardinal Niccolò Ridolfi,1501–1550年)[2] 制作的,但米开朗基罗本人并未最终完成这一作品,他将这一未完成的作品转给自己的学生提博里奥·卡尔卡尼(Tiberio Calcagni,1532–1565年),希望后者将其完成。但根据现代检测技术手段与分析,这一作品应该完全是由米开朗基罗本人制作的。
瓦萨里在其著作中对此胸像只是一笔带过,这也许是出于某种难堪:瓦萨里原本意图用他的著作来歌颂美第齐家族,而米开朗基罗的《布鲁图胸像》却暗示1537年在佛罗伦萨发生的刺杀亚历山德罗·德·美第齐公爵的事件为一种英雄主义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作品,下文首先简单介绍一些与此雕像相关的历史知识。
1 小布鲁图——罗马共和的捍卫者、叛徒、阴谋家与刺客米开朗基罗这一肖像所表现的人物是马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Marcus Junius Brutus Caepio,公元前85年-公元前42年10月23日),俗称小布鲁图,他是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家、元老院议员。他的祖上是罗马共和国的奠基人老布鲁图——卢基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Lucius Junius Brutus),在公元前509年领导罗马人民驱逐国王并废除了王政体制,同年被全体罗马人民选举为任期一年的执政官[3]。
正是因为祖上的名望与荣光,小布鲁图在内部政治动荡的罗马共和末年成为政治正确的象征,各方都努力争取其支持。他曾经参加伟人庞贝(Pompey the Great, 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8年)领导的反凯撒战争而兵败被俘,凯撒赦免其性命,他回到罗马后写信给后者请求原谅并因此而再受重用。但伴随着凯撒权力的增长,小布鲁图因怀疑凯撒有称王独裁的野心而再次加入反凯撒势力并被奉为领袖。小布鲁图等人领导的所谓反凯撒势力实际上是一个阴谋集团,他们表面上顺从凯撒的意志但暗中策划刺杀凯撒的行动。这一阴谋最终得逞,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在罗马元老院内被刺身亡。值得指出的是,阴谋的成功与凯撒对小布鲁图的信任密不可分,甚至有历史文献记载正是小布鲁图当天将凯撒诱入了元老院。
以暗杀手段试图终止凯撒的集权,虽然这也许有着高尚的目的,但很难说是一种符合道德与伦理规范的行为。就连反凯撒的重量级元老西塞罗都坚决反对并猛烈批判这一行为,更不要说大量支持凯撒的民众对此破坏共和基本理念与法律的行为的愤怒,小布鲁图因此不得不逃离罗马。更重要的是,暗杀凯撒并不能解决罗马内部的制度缺陷与结构性问题,反而导致了公元前44年到公元前30年之间罗马的内战。小布鲁图本人也因为在战争中被凯撒的外甥与法定继承人奥古斯都(Octavianus Augustus,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和凯撒生前手下的重要将领安东尼(Mark Antony, 公元前83年—公元前30年)所击败而最终自杀。
罗马共和体制最终因奥古斯都奠定的皇帝体制(或者更确切地说,终身元首制)而实际终结。尽管新体制在表面上一定程度地保存了共和体制和其它一些制度,但作为罗马第一公民的元首,实际上将相当的权力尤其是军事权力集中在了自己手上。无论如何,奥古斯都的集权程度远远超过了凯撒,而且在内战过程中奥古斯都镇压并屠杀了包括西塞罗在内几乎所有的反凯撒政敌。然而,这一新的制度基本保证了罗马及其治下的广大帝国在未来30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
在但丁的《神曲》中,凯撒与其他一些生活在基督降生之前的伟人,如诗人荷马、哲学家柏拉图以及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Aineías)等,生活在地狱与炼狱之间的灵簿狱(limbus),除了人类本身的原罪以外他们没有任何其它罪过;但暗杀凯撒的小布鲁图则因为忘恩负义的背叛而被打入地狱的最底层犹大界。
佛罗伦萨共和体制终结后,流亡在罗马的佛罗伦萨共和体制精英们对小布鲁图的看法却与但丁完全不同。米开朗基罗的朋友多那图·江诺提甚至写文章(图2)热情赞颂小布鲁图为维护罗马共和体制而刺杀凯撒的阴谋行为。
图2. 多那图·江诺提的著作《关于威尼斯共和国的对话》,1631年于荷兰莱顿出版。(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终结与美第齐贵族统治的确立佛罗伦萨共和国(Repubblica di Firenze)是1115年统治托斯卡纳的封建领主后被驱逐后建立的城邦共和政体,其权力掌握在民选的长老会(Signoria)手上,代表城邦的最高行政长官正义旗手(Gonfaloniere)通常由长老会选举产生。虽然共和国的政权经常被不同政治势力在幕后操纵,尤其在1430年代后,共和国的政权长期被银行家出身的美第齐家族所掌握,但它在表面上仍是共和政体,普通的佛罗伦萨人也一直为其共和政体而骄傲。
美第齐家族在罗马教廷势力的增强极大影响了以欧洲世俗君王为代表的蓝血贵族们对这一出身于托斯卡纳农民的银行家的态度。美第齐家族成员自1510年代开始在法国或意大利其它地区被封为公爵。1523年,美第齐家族成员再次当选教皇,即克莱门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1478-1534年),他依靠武力结束了当时反美第齐家族的佛罗伦萨共和政体并将自己的侄子(也有人认为是他的私生子)亚历山德罗·德·美第奇任命为佛罗伦萨的首任公爵,佛罗伦萨因此转为世袭君主制的公国。
1537年1月6日,亚历山德罗·德·美第奇公爵死于暗杀[4], 此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也已于1534年9月25日去世,后者毫无疑问是美第齐家族在佛罗伦萨之外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暗杀的成功在米开朗基罗以及其他具有共和主义理想的佛罗伦萨人中,再次点燃了某种恢复佛罗伦萨共和政体的希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米开朗基罗接受了具有共和主义理想的友人多那图·江诺提的要求,为红衣主教尼古劳·里道尔菲制作了《布鲁图胸像》,希望用歌颂阴谋暗杀凯撒的布鲁图来为谋杀亚历山德罗的行为正名。实际上,米开朗基罗与他在罗马的朋友们都过着某种矛盾的生活,他们虽然心向共和并有着反美第齐统治的倾向,但却又不得不依靠甚至享受美第齐家族的优待。
对比米开朗基罗等人恢复共和的幻想,生活在佛罗伦萨的上层统治精英们却比以前理性了许多,他们协商之后决定不再组成新的反美第齐的共和政府。尽管此时美第齐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已经去世,美第齐家族已经失去了在罗马最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但佛罗伦萨的统治精英们经过协商之后决定邀请美第齐家族中的另一位年轻人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Cosimo I de' Medici,1519-1574年)(图5、图6)来佛罗伦萨继承公爵爵位。这一决定彻底粉碎了包括米开朗基罗在内的佛罗伦萨共和主义者们的希望。
虽然共和政体看似是一个更加理想的体制,但当时的佛罗伦萨毕竟是一个地域狭小的城邦国家,它的内部政治深受教廷、神圣罗马帝国甚至法国等欧洲强权的影响,共和体制内部也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操控,更何况佛罗伦萨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离开美第齐家族的金钱。
笔者个人认为,请柯西莫一世继承爵位的决定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它保证了佛罗伦萨未来两百多年的稳定与繁荣,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才被拿破仑终结。美第齐家族因为柯西莫一世的一系列智慧的策略而最终获得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庭的承认,并成为与传统欧洲蓝血贵族平等且具有同样权力的带有巨大领地的世袭罔替大公。这是欧洲传统蓝血贵族第一次接受一个出身于底层平民的家族凭借资本实力而进入社会顶级统治阶层。
图3. 卡拉卡拉皇帝,大理石,公元212年制作,现陈列于国立拿波里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a. 带布鲁图头像的古罗马钱币,公元前43/42年发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 创作灵感与作品影响米开朗基罗塑造的《布鲁图胸像》在整体造型上受到了古代罗马帝国中后期的《卡拉卡拉皇帝雕塑》(图3)造型的影响。这一作品原本是卡拉卡拉皇帝(Emperor Caracalla, 真名Marcus Aurelius Severus Antoninus Augustus,公元188–217年)的全身雕像,在罗马帝国时代被放置于卡拉卡拉大浴场(Baths of Caracalla)中,后来才被改成现在所看到的胸像模样。
在《布鲁图胸像》的人物身体部分造型上,米开朗基罗几乎全部引用了古代雕塑的袍服造型,甚至包括人物服装上相对巨大的纽扣的位置。米开朗基罗引用了古代雕像将人物的左肩相对于右肩强力向前推这一动作,使得所要表现的人物看上去动感十足且孔武有力。在人物的面部造型上,米开朗基罗可能选用了古代罗马时期流传下来的带有布鲁图肖像的钱币(图3a)作为原本, 同时他又根据文艺复兴时代的传统,融入了朋友多那图·江诺提的相貌特征[5], 将雕塑人物的面部理想化之后形成了目前所看到的这一肖像人物面貌。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佛罗伦萨人批评米开朗基罗在美第齐小礼拜堂内制作的乌尔宾诺公爵洛伦佐·德·美第齐(Lorenzo de' Medici,Duke of Urbino,1492–1519年)坐像与其本人看上去不一样时的情形。米氏面对公众的质疑时镇定地回答说:千百年后谁会在乎他到底长得什么样呢!读者可以比较图3b中米开朗基罗雕塑的理想人物与图3c中拉斐尔绘制的写实肖像二者的异同。
图3b. 米开朗基罗,洛伦佐·德·美第齐坐像,大理石雕像,1524–1531年制作,现陈列于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c. 拉斐尔,洛伦佐·德·美第齐肖像,油画,1516–1519年绘制,私人收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4. 米开朗基罗,布鲁图,大理石,约1540年,高74厘米,佛罗伦萨警察署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可以确定的是,米开朗基罗在人物面部的精神气质上,基本上采用了公元前后罗马帝国早期的人物形象风格,并借鉴了罗马时代盛期的公民所具有的刚毅质朴且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许米开朗基罗在创作此胸像时再次燃起了对佛罗伦萨恢复共和体制的希望,因此作品中的主人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坚定自信与美好想往的风貌(图4)。
这一雕像并没有最终完成,如没有抛光的部分以及头发等。这也许是因为佛罗伦萨精英阶层所作出的邀请柯西莫一世继承公爵爵位的决定击碎了米开朗基罗与其怀有共和主义理想的朋友们的幻想;同时熟读但丁诗作的米开朗基罗终于又想到了小布鲁图与被他刺杀的凯撒在《神曲》中所处的位置。虽然米开朗基罗也许在内心世界里多少也认可朋友多那图·江诺提对小布鲁图的公开赞誉,但激情过后而陷入矛盾的心理使得米开朗基罗终止了这个肖像作品的制作。
图5. 班迪涅利,佛罗伦萨大公柯西莫一世,大理石,1539–1540年制,高80厘米,宽78.4厘米,深30.5厘米,现陈列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6. 彻里尼,柯西莫一世,青铜雕塑,1546–1547年,高110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警察署博物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这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唯一肖像雕塑,人物本身的造型在文艺复兴时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意大利,声望已如日中天的米开朗基罗的新作毫无疑问会在热爱艺术的公众当中迅速引起轰动,更不用说在雕塑家们当中引起的反响。最早受到米开朗基罗这一作品激励而进行创作的意大利雕塑家是来自米开朗基罗故乡佛罗伦萨的班迪涅利(Baccio Bandinelli,1493–1560年)与彻里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年)。他们两人在艺术方面都是米开朗基罗的崇拜者但都服务于柯西莫一世大公的宫廷,而两人又是毕生的竞争对手,其关系紧张到几乎水火不容的地步。有点讽刺的是,他们受到米氏作品激励所创作的雕像人物(图5、图6)正是使得佛罗伦萨共和政体再无恢复希望的柯西莫一世大公。
(此文初稿完成于2019年3月15日,即凯撒在罗马元老院遇刺2063周年纪念日。)
作者简介
张羿,数学家、逻辑学家,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注释
[1]多那图·江诺提,曾于1527年做过佛罗伦萨共和政府的官员,美第齐复辟后,他来到罗马,在美第齐家族中的一位红衣主教尼古劳·里道尔菲的团队中作秘书。同时他还投身于有关共和体制的政治理论的写作。
[2]红衣主教尼古劳·里道尔菲,他是豪华者洛伦佐·德·美第齐的外孙,其母为康特西娜·德·美第齐(Contessina de' Medici),教皇列奥十世是他的舅舅。
[3]执政官(consul),是罗马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由罗马公民大会(即全体罗马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为了防止独裁,罗马同时有两个执政官,可以连选连任。公元前367年通过的李希尼法案(Lex Licinia Sextia)从法律上确认了罗马平民可以担任执政官的权力,但现代研究发现,在此之前已经有30%左右的执政官出自平民阶级。
[4]笔者希望在此指出的一点是,策划并参与刺杀活动的主要人物是美第齐家族中倾向于共和主义的年轻人罗伦基诺·德·美第齐,他本人后来也在威尼斯于1548年死于暗杀。长时间以来,历史学家一直认为是亚历山德罗的继承者托斯卡纳大公柯西莫一世下令杀死了暗杀者罗伦基诺,但最近的历史文献揭露出来的事实却与人们长期相信的事实不符。真正下令暗杀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他背着柯西莫大公直接下令驻威尼斯大使胡安·霍尔塔多·德·门多查(Juan Hurtado de Mendoza)组织了谋杀活动。查理五世皇帝是亚历山德罗大公的岳父,他出于为自己女婿报仇的目的而下达了暗杀命令。详见:Stefano Dall'Aglio, The Duke's Assassin. Exile and Death of Lorenzino de' Medici,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159-166, 176-183.
[5]参见: Charles Tolnay,Michaelangelo's Bust of Brutus,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Vol. 67, No. 388 (Jul., 1935), pp. 22- 25 29.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开通了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 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声明:本文由《返朴》原创,欢迎个人转发,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未经授权转载和摘编。
《返朴》,致力好科普。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联袂担任总编,与几十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一起,与你共同求索。关注《返朴》(fanpu2019)参与更多讨论。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2019@outl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