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清朝时候由御膳房为皇帝做饭。那么明朝时候,有没有专门的机构给皇帝做饭呢?

有,就是光禄寺。

当然,准确地说,光禄寺不光是为皇帝一个人做饭。整个后宫的伙食问题,都是由光禄寺解决。此外,光禄寺还负责操办正旦、圣节、冬至等重大节日的吉庆筵宴。每次经筵、日讲结束后,皇帝要请大臣们吃饭,也是由光禄寺负责。宫中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所献“福胙”和“福酒”,以及先皇陵寝上陈设的牲醴等祭品,也全是由光禄寺准备。

因此,光禄寺很忙,开销也相当不菲。

根据《明会典》等资料记载,光禄寺一年约需消耗猪19000余头、羊11000余头、牛40头、鹅32000余只、鸭37000余只。由于牛属于宝贵的农业生产资料,不敢多用,所以只用了40头。总体而言,光禄寺一年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将一个大型养殖场吃光。

皇帝向户部要来的银子都在哪(皇帝向户部借10万银子改善伙食)(1)

光禄寺的厨师也很多。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光禄寺的厨师最多,达到了6884名,足以组成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到嘉靖以后,光禄寺厨师逐年减少,最少时也有3400名,“永为定额”。

所以,万历皇帝从户部一分钱都没借到。

不仅如此,张居正还以此为由头,奏请万历皇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在张居正的几大板斧之下,苏、松应天织造,砍掉大部分;慈庆宫、慈宁宫及武英殿修建工程,停下来了;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一律免除。

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张居正在为万历皇帝讲课。为了节约一点灯烛费用,张居正把讲课时间从晚上改到早上。

皇帝向户部要来的银子都在哪(皇帝向户部借10万银子改善伙食)(2)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自然要以身作则。按照规定,参加纂修先皇实录的人员,可以得到赐宴一次。张居正参加编撰明穆宗实录时,向万历皇帝提出辞免赐宴。他说:“一宴之资,动之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

正是在张居正这种“铢锱必较”的坚持下,国家开支用度得到大幅度削减,使得国家财政变得充盈起来,“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

【参考资料:《明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