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生方向总是这么迷茫(没有方向该怎么办)(1)

引言

人最可怕的时刻,应该就是在午夜时分没有原因的从睡梦中醒来,借着夜的微光看着天花板,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活在别人的身体里,此前的生活是那么的陌生。

隐隐地觉得,好像这该是自己的生活。有一种不真切的陌生感。

25个问题,告别迷茫——找到通往梦想的路径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痛苦的阶段——迷茫。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又或者在一条道路上走很久,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这件事。

如何找到自己人生中充满热情的一件事,只需要通过以下三步:

1. 列出25个现在你想做的所有事或者爱好;

2. 合并同类项;

3. 找出其中的关联;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小明的清单如下:

1. 做饭;

2. 开一家甜品店;

3. 40岁财务自由;

4. 有自己的公司;

5. 做一个教人做饭的自媒体;

……

很多人,都会和小明一样,有许许多多的理想,看上去有一些挨着,有一些不挨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小明清单里的1、2、5都与饮食有关,而3、4都与财务创业、财务有关,同时2、4又是创业。

所以,如果理一下,小明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学习甜品相关的知识,并与人分享,成立一家甜品零售公司,把它做好。

人的大脑很神奇,潜意识总是在不停地思考,它们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这个想法会浮现到我们脑海中。但潜意识仅仅只告诉了我们想法,没有把这些想法之间的关系也告诉我们。

所以,很多人会有自己想法的很多,但实现得很少的气馁感觉。

请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有些时候只是我们没有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与现实的冲突——踏上实现梦想的路途

做完了第一步,我们就会有了一个人生的终极理想,以及实现的路径。但有的时候,这个事情可能与你现在的生活完全冲突,比如小明的理想是做一个甜品公司的老板,眼前的生活在送外卖,完全抽不出精力与时间。

但其实这也不是问题。

在第二步——实现梦想的路途中,我们要首先做到以下两点:

1. 不要过高预期自己的持续性;

很多人会把生活变成二选一,要么做这个,要么做那个。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能够持续做一件事,才能成功。但其实,只要坦诚地回首自己的过去,就会发现,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2. 不要打破当前的生活平衡;

在《生活最重要的事,是稳定坚持与保持正念|《阿甘正传》里的那些小细节 》一文中,坏船已为大家讲述过,稳定的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实现梦想中,最主要的事,就是保持稳定的、持续的坚持,而不是破釜沉舟式的赌博,毕竟做成一件事,除了努力,还需要运气。而提高被幸运女神眷顾的概率,就是提高坚持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是小明,假如当前你还不具备入职一家甜品店的能力,就应该继续送外卖,用业余时间学习;如果已经具备,那么也要考虑职业切换以后,薪水的落差或者储蓄,能否支撑自己继续工作。

3. 每周一次,反而会更好

如果小明很不幸,发现自己不具备立刻当一个甜品师的能力,只能继续送外卖,因此自己可能只有每周六,花一天的时间自学制作甜品,其实反而会更好。

不停地持续做一件事,无论这是生活所迫还是梦想,都被厌倦。很多时候,在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克服厌倦也是一道难题。所以,如果因为第二点,让你只能周末创业,或者一周1-2天,其实是更好的情形。

无形中,你为自己避免了因为重复而导致的厌倦,增加了每次自己从事与梦想相关的事情时的激情,甚至让自己会期待那个时间。

设立目标,保持进步

很多时候,有了正确合适的目标,但是没有办法坚持,做着做着就没有了动力。

除了上一节中提到的,因为重复造成的厌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慢慢失去的动力。而这个时候一周一次,短频率的实践自己的梦想保持动力的优势,反而会成为让人更加放弃的劣势。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问题:

1. 没有将终极目标拆解成阶段目标

我们还是通过小明的例子来说明,每周六做一次甜品,与开一家甜品公司,之间的鸿沟实在太大了。所以小明在坚持2个月,只学会6种甜品后,开始怀疑自己这么做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发现了吗?让小明没有动力的原因,是从学习甜品到开甜品公司,这个目标中间出现了断层。

人是没有办法在巨大的模糊地带,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的。

所以,小明重新整理了思路,填充了一些阶段性目标。他的目标如下:

在3个月之内,学会100种甜品制作方法;第四个月开始找甜品店的甜品师工作;现在就开始写公众号,每学会一个,就开始写一篇内容教别人做甜品。

2. 阶段目标太难或毫无挑战性

坚持了两个月后,小明又想放弃了。这一次,小明遇到的问题是,他发现3个月之内,他没有办法学完100种甜品;同时写公众号,也让他坚持不下去。

这里面,小明遇到的问题,是给自己设立一个难度过高的目标,与一个难度过低的目标。

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在工作中那些充满斗志的时刻,那些任务都是充满挑战,不能轻易完成的,但我们具备完成那个任务的能力与资源。

而工作中让我们提不起精神的任务,往往是毫无挑战,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征服欲是一件与难度和能力(资源)相关联的事情,当任务的难度过高,我们会选择放弃;当难度过低,我们也会选择放弃。

对于小明而言,3个月学会100种甜品,挑战过大,他并完成这个任务的资源。他只有每周一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实际上是12天。12天学100种甜的做法,一天要学8-9种。而小明实际上一天只能学2种,最多一次也只有4种。

公众号无法坚持下去,是因为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就像记日记一样,他觉得多花这个时间似乎不如多写一种甜品,或者打个王者。写不写对于他来说,都一样。

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出现了难度过高和过低的问题,所以他进行了调整。三个月学会,40种甜品做法,平均下来一天三种,有点难度但不是不可以完成;三个月让公众号有1000个粉丝,半年盈利无论多少。公众号不仅仅只是写作,开始与梦想挂钩(盈利能帮助他实现梦想),同时有了挑战。

小明重新上路。

3. 缺少外在的正向反馈机制

又过了一个月,小明完成了所有阶段性目标。学会了43种甜品,有了1020个粉丝,超额达成。但是他又没有了动力,连下个阶段的计划都不想做。

过去的三个月,对于他来说,还是有点痛苦的。过去三个月,小明都是一个人一直默默地为梦想努力。

造成这个情形的谜底,就在谜面上。“一个人默默的努力”,小明没有外在的正反馈机制。小明因为害怕被别人嘲笑,从来没有和别人分享自己在做的事情。

然而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激情,除了坚持、多巴胺,还需要正反馈机制。没有人可以连跪5场,还接着开下一盘王者,因为负反馈让他失去动力;但是反过来,连胜5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再接再厉。

但生活往往比游戏还苛刻,小明虽然自己会肯定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但为梦想努力,还需要外在的正反馈。

他开始不断与朋友、家人分享自己在做的事情和成果,也在公众号里希望大家支持它,接下来几乎每一点进步,除了他自己内心的肯定,他也收回了外部的社会肯定,他终于动力满满。

改变思维,不再盯着“不”

我们把小明的人生快进10年,现在的小明36岁,已经是圈内小有名气的甜品师,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孩子。此时的他,已经有能力、财力进行创业了,但是他却害怕了。

他害怕的不是创业失败,这个一个终极问题,而是无数个细节。选址错误怎么办?名字不好听怎么办?招牌产品不符合大众口味怎么办?

每个选择错误,都会对创业造成影响,每一个他都不知道如何决策。

直到小明看到一句话“人的大脑是无法理解否定句的。”

是的,人的大脑是无法理解否定句的,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

我们的大脑并不会理解,这是一个否定的语句,这导致当我们对自己说,“小心不要失败”时,大脑里充斥着的是“失败”。

滑雪运动员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撞到树,但是他们不会对自己说“不要撞到树”,而是对自己说“看清路”。

所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预先评估风险,想办法去避免风险,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行为。但在如果我们让风险充满我们的大脑,我们会无止尽的关注这个风险。

那么既然预先评估风险是个好行为,而大家又容易关注“粉色的大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可以直达终极结果,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如果失败这个结果可以承受,那么你就不用再去关注这些“粉色的大象”(废话)。

如果不可以承受,那么你只需要把让你困扰的问题翻转一下,例如把“选错地址怎么办”变成“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好的地址”?看,你的大脑已经开始自动思考如何解决了。

正向的质疑更有利于我们大脑主动思考,而不是制造焦虑情绪。

脱水小笔记

最后一节,坏船把所有步骤整理成一个流程清单,供大家参考:

1. 列出所有想做的25件事;

2. 找出其中的关联,合并同类项,把所有事串联成一个终极目标;

3. 制定阶段目标,将此刻的自己与终极目标之间,形成一条通路;

4. 调整阶段目标的难度,让自己可以完成但不会太轻松的完成他们;

5. 不断的与外界分享,特别是找愿意肯定你的人分享,尽早的获得正反馈;

6. 在重大选择面前,先思考自己能否承受,如果可以大胆去做;如果不行,不进行负面思考,不去思考“不”;而是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

祝愿大家都不再迷茫,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