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除招生计划缩减、报名条件提高、优惠分数下降等变化,体能测试更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标配”如,《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规定,增加面向所有自招考生的体质测试,考生从身体指数(体重/身高2)、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五项中选取三项进行测试,其中两项不合格者不给予自主招生入选资格(3月29日 金羊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学生体测需要注意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体测需要注意什么(别让自招体测合格成为大学生最后一个身体素质目标)

大学生体测需要注意什么

—分享—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除招生计划缩减、报名条件提高、优惠分数下降等变化,体能测试更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标配”。如,《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规定,增加面向所有自招考生的体质测试,考生从身体指数(体重/身高2)、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五项中选取三项进行测试,其中两项不合格者不给予自主招生入选资格。(3月29日 金羊网)

面对如此改革,不少网友纷纷夸赞,为体现教育公平、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自招规定点赞。确实,自招重视体能测试,给学生释放了体能重要的讯号,有利于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步。但只在招生上做文章,没有进入大学后的一系列培养计划和有效落实,身体素质能得到持续、长久加强吗?

自招体侧成“标配”源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要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根据中学教学实际自主确定,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其本意在于通过强化对学生身体健康等考查,增强综合素质。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教育阶段都有相应的体能测试和标准,促使埋头“题海”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其疏于锻炼而致身体素质低下。但实际上,许多学生只在考前突击训练,课余时间更多被考试科目占用。而且,大多学生只重视部分体测项目的练习,未得到足够练习的机能逐渐退化,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不平衡的后果。

自招体测,仅能促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加强锻炼。进入了大学,没有升学压力约束和配套教育体系,再加上学生因学习、恋爱、兼职等事“繁忙”,疏于体育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然堪忧。每年(或每学期)的体测成绩仅用一次测试衡量,短期突击训练足以满足需求。学生只需提前一段时间准备,“临时抱佛脚”顺利过关。短期成绩背后存在威胁生命的隐患。2015年,南京大学一大三男生跑千米体测时晕倒在地猝死;2016年,重庆邮电大学一名大一男生体育课体测时晕倒猝死……在报道中,大学生因缺乏锻炼,体测时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

没有相应的体质健康教育管理,离开家的大学生们在学业重担、网络游戏和视频诱惑面前忽视了身体健康,疏于锻炼。再加上快递业发展,购物和吃饭都可以“足不出户”,熬夜、通宵已成为常事,哪里还有锻炼的心思?

所以,仅靠自招重视体能测试不能长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关键在于大学校园内配套的体质健康教育与管理。别让自招体测合格成为大学生最后一个身体素质目标!

文/全椹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