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市中小学2018年生涯指导现场会在北京第十一中学召开东城区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学院院长郭鸿表示,东城区八个学区91所中小学校学生参与职业启蒙课程学习,占学校总数的88.3%同时,未来还将“升级”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小学生增设劳动课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小学生增设劳动课程(东城区近9成中小学生参与职业启蒙课程)

中小学生增设劳动课程

今天上午,北京市中小学2018年生涯指导现场会在北京第十一中学召开。东城区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学院院长郭鸿表示,东城区八个学区91所中小学校学生参与职业启蒙课程学习,占学校总数的88.3%。同时,未来还将“升级”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

郭鸿介绍,目前, 东城区依托“学院制”平台开发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利用东城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成立东城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借助“学院制”平台创设“分段式多类型”课程结构理论模型,确立了分段式课程目标与学习方式,设置了开放的职业启蒙课程类别。依此模型,开发了基于专业特色的职业启蒙课程321门,面向全区中小学发布,实现各中小学校、学生自主选课,使中小学生享受到丰富优质的职业学校资源。

同时,东城区还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学生职业体验营”平台,目前,约有200家企业,共10大类行业领域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通过东城区数字德育网的“职业体验营”活动版块,学生可以浏览了解各类行业和相关企业的介绍,并根据需求、兴趣、专长,由学校提出预约申请。

“东城区八个学区91所中小学校(占比88.3%),参与职业启蒙课程学习,通过东城区职业体验营走进了企业进行职业体验。”郭鸿说:“未来将会继续‘升级’和丰富课程类型,比如经济课程,高中老师不擅长,我们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资源对孩子进行培养,同时还会请孩子们走到银行等资源单位进行亲身体验。”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高考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东城区开展了分角色、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全区从只有心理教师做生涯工作,到心理教师协同班主任、多学科教师结成导师团队共同指导,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人的参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学生的价值思考和未来抉择。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武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