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刘备得水镜先生司马徽和谋士徐庶的推荐,他带着关羽和张飞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隆中对
此时的刘备已经年过四十了,但他暂居在刘表手下多年,却依旧没有什么发展,而且此时刘备手中没有太多能征善战的将士,也没有立锥之地供他栖身,更因为常年不征战而导致髀肉复生。可以说,从开始起兵到现在,刘备一直都缺少贤人的辅佐,也根本没有在诸侯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被人打得到处逃。因此,在刘备听闻诸葛亮是不世出的人才后,求贤若渴的他立刻去拜访诸葛亮。
在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当即将自己兴复汉室、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的志向告诉了诸葛亮,并虚心请教诸葛亮下一步应如何作为。
诸葛亮也不含糊,他先是分析了曹操能够获胜的因素,并为刘备定下了将来发展的基调。诸葛亮称曹操在战胜袁绍后,拥兵百万,雄踞北方,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刘备确实不能与曹操争强,此时应该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要如此做,就得先占据荆州,然后夺得益州。
之所以要夺得益州,主要是因为益州乃是天府之国,这里“沃野千里”,自然条件优越,汉高祖刘邦就凭借它建立了帝业,而如今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这里的百姓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可见在诸葛亮心中,益州地势险要,又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而且这里物产丰富,百姓富有,自然是非常适合发展的地方。
然而在公元228年,诸葛亮决定出兵北伐时,他却并不这样认为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刘备创业还没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益州疲弊,这是危急存亡之秋。而从《隆中对》到诸葛亮北伐,期间不过短短二十年,到底是这二十年中,益州出现了重大的变故,导致益州从天府之国变成了一个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和困苦穷乏的地方,还是说诸葛亮在谈《隆中对》时,对益州这里根本就没有太过真实的了解?
事实上,在《隆中对》时,益州虽然称“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多少有些夸大的成分,但相比于中原来说还是很富足的,益州富庶是当世公认的事情。另外,益州拥有崇山峻岭的天险,易守难攻。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建立基业并不困难。益州对于实力最弱的刘备来说,自然是一个建立政权、兴复汉室的好地方。
但这里诸葛亮考虑的只是“应然”的问题,“实然”层面上的问题,诸葛亮没有实际经历和调查,是无法获知的。诸葛亮对刘禅称“益州疲弊”,是在对实际情况的归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点:
1.富庶并非没有条件的,因为我们需要考虑人地矛盾的问题。再富庶的地方,也会因为人口而不堪重负,人口的数量会严重影响到粮食是否充足。如果益州的人口刚好够城中的人食用甚至有富足,那益州自然富庶,但人一多,粮食不够吃,则就是另一个场景了。
在董卓之乱之后,当时中原大地因为战火的荼毒而残破不堪,而益州因为远离中原,没有受到中原战火的影响,尚且保存着欣欣向荣的朝气,因此远离战火的益州让人心神向往。
中原的割据混战,益州的安逸让很多中原人士前来避难,刘焉与刘璋两人入蜀成为益州牧,其实也是这样的原因。如此一来,其他士人自然也涌入益州避难,比如汝南名士许靖为了进入益州,不惜远绕吴、会,越海而至交州,又辗转而到达益州。
而刘备入蜀后,更是引来了很多非益州人士入川,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口增多造成了粮食大量的消耗,益州因为人口过饱和,天府之国也不堪重负。因此在《隆中对》时所谓的益州富庶,主要建立在诸葛亮的主观臆断中,而等他到了益州后,见到的则是另外一幅场景。
2.益州易于防守,但同样难以进攻。事情都是两面的,“天府之国”的益州不可能毫无缺陷。虽然益州有崇山峻岭的天险,易守难攻,但另一方面,进攻却也变得十分困难。崇山峻岭虽提供了防守的天然屏障,但在进攻之时,崇山峻岭又会成为后勤运输的阻碍,极大的消耗军队的战斗力。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是立足于当前的形势,给刘备的规划是站稳脚跟,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根基,而没有给刘备做出北伐的规划。而在面对刘禅时,诸葛亮受了刘备的托孤,此时他给刘禅的规划已经成了主动北伐。因此,在被动防守转化为主动进攻之后,考虑到后勤问题的诸葛亮,自然不会再称益州是天府之国了。
3.战争对蜀汉国力的消耗巨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之后,先后发动了汉中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同小说中描绘的完全不一样,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刘备方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虽然最后获胜了,刘备称汉中王,但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夷陵之战,对蜀汉国力的消耗更大。刘备倾全国之力伐吴,为关羽报仇,结果大败而归。可以说,刘备的家底都在这一仗输光了。
经历了这两场战争,蜀汉的国力可谓是被消耗殆尽了,此时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益州疲弊”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对益州的评价,绝非是前后矛盾。而是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刘备集团自身形势之后,对下一步战略的合理规划。我是江暮云,愿同大家一起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原创不易,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