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娱乐圈叔圈顶流的代表;

更是娱乐圈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

他曾被前妻嘲讽“他的资源全靠我爸”,

却让现任妻子心甘情愿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

甘做他“背后的女人”。

他就是张嘉译,一个依靠出演“贪财好色”的贪官宋思明而大火的“油腻大叔。”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

大器晚成,39岁出演反派爆红

2009年,根据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蜗居》改编的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映。

张嘉译在剧中扮演的“宋思明”外形俊朗,气质儒雅,着装低调,风度翩翩,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男人的性感。

与此同时,他又将出身贫寒,通过个人努力走上高位的“凤凰男”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

剧中他聪明睿智,洞悉世事,做事谨慎低调,深沉冷静,运筹帷幄。

成熟稳重,又极富权谋。

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在感情上又霸气侧漏。

他让年轻女孩“海藻”心甘情愿的抛弃相恋多年的男友,成为他的“小三”。

霸道、沉稳又贪得无厌;谨慎、细致,又贪恋美色,张嘉译将“宋思明”这个角色演得“坏到骨子里”。

观众看后,一方面为文章饰演的小贝打抱不平,一方面又为李念饰演的“海藻”感到恶心反胃。

但对于张嘉译饰演的“宋思明”,观众则是普遍评价又爱又恨。

恨的是,这个角色太坏;爱的,张嘉译实在是“不像演的”。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2)

凭借《蜗居》中深沉、多情的宋思明一角,张嘉译红透半边天。

在《蜗居》大火之时,张嘉译已经39岁。

在此之前,他出演的影视剧集高达1000多集。

但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么多的剧集中,张嘉译都没能在娱乐圈砸出一个水花。

甚者,他还曾一度被前妻暗讽“软饭男”。

与《蜗居》当中宋思明的成长经历颇为相似。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3)

用“摔跤表演”考入北电,成为87级表演系一员

张嘉译,原名张小童。

1970年出生在西安。

是个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张嘉译几乎处于放养的状态。

这也导致他整体沉迷于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强人意。

高中的时候,张嘉译迷上了拳击,打算报名拳击队。

结果被老妈发现后,偷偷的参加了摔跤队。

沉迷于摔跤的张嘉译,丝毫没有升学考试的顾虑。

每天都把自己整的精疲力尽的才回到家中。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4)

眼见要考高了,张嘉译不疾不徐的,依然不把学习放在心上。

着急上火的父母也知道,想要文化成绩上一个大学,张嘉译几乎毫无希望。

思忖再三,他们听从了张嘉译舅舅的意见,让他参加艺考。

毫无表演经验的张嘉译,也没有什么才艺。

只准备了一首朗诵诗便走进了艺考考场。

眼见,同学们有备而来,张嘉译也慌了。

他甚至,光凭一首诗朗诵,显然难以引起考官们的注意。

于是,他临时起意,加入了自己擅长的摔跤表演。

没曾想,他的这个临场发挥,还真让他引起了考官的注意。

就这样,他被招进了北电表演系。

与刘奕君、张子健、王全安成了同学。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5)

90年代初,那时候的大学生都是香饽饽。

至少在工作方面不用愁,毕竟“包分配”这可以让他们能够端上“铁饭碗”。

张嘉译也不例外。

毕业后,他便被分配回了西安制片厂。

刚回到西安那几年,张嘉译还是个愣头青。

只能在一些剧组里跑龙套。

直到毕业后的1995年,张嘉译才勉强当上了主角。

先后出演了《道北人》、《老房子》两部剧。

也许是题材问题,也许是张嘉译的演技问题。

总而言之,两部戏后,张嘉译的事业没有丝毫的起色。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6)

他只能回去继续演属于他的小角色。

不过,此时的张嘉译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

无论什么角色,他都会花时间去研究。

哪怕是跑龙套,他也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

这一跑,就是10年。

被前妻暗讽“软饭男”

1999年,张嘉益在单位的安排下参演《澳门儿女》,认识了一个叫杜珺的姑娘。

并且因此认识了作为制片人的杜珺父亲。

2001年,在杜珺父亲的举荐下,张嘉译得到机会与杜珺一起出演《帕米尔医生》。

两人在剧中,你侬我侬,很快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7)

没过多久,两人便在杜珺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个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一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小姐”。

两人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他们也没有江德福和安杰那样的耐心进行磨合。

没过多久,两人便分道扬镳。

或许是出于对张嘉译选择离婚的不满,此后杜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隐晦的表示,张嘉译和她在一起是为了获取父亲的资源。

因此,张嘉译也被部分观众打上了“软饭男”的标签。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8)

与杜珺的若有所指不同,张嘉译日后再提及这段婚姻时,只用了“少不更事”四个字来对过往做总结。

“高攀”双料视后王海燕,挑中《蜗居》大火

2004年,34岁的张嘉译离开西安,选择了北漂。

这年,他接到了《国家使命》剧组的邀约,在剧组他认识了日后的夫人王海燕。

王海燕,比张嘉译年长一岁。

早在张嘉译在西安跑龙套那些日子,她便已是在影视圈混得风生水起的角。

1993年,便凭借《神禾塬》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2003年,更是凭借《誓言无声》斩获金鹰和飞天的双料“视后”。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9)

初次遇见王海燕时,张嘉译可以说还是一个小喽啰。

不过张嘉译可不管王海燕是什么人。

在《国家使命》剧组,张嘉益竟认为王海燕有戏不够饱满动人,跑去找导演建议删除。

这可把王海燕气得够呛,自己辛苦背好的台词,竟然被这个无名小子要求删掉,凭什么?

不过,王海燕也没有对张嘉译发飙,只是听从了导演的要求,默默的配合。

但张嘉译显然给王海燕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张嘉译本人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就不断的请王海燕喝咖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一来二去,两人熟悉了起来,并且张嘉译还打起了王海燕的主意。

终于在一次拍戏的过程中,他找到了机会,买下了王海燕喜欢的一个镯子。

两人就此确立了关系。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0)

3年后,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这段关系中,有许多人都觉得张嘉译配不上王海燕。

毕竟彼时的王海燕无论是在身份地位还是知名度上面都是强于张嘉译的。

有的人就说了,张嘉译这又是属于一次“高攀”。

面对质疑,两人丝毫不在乎,相反的王海燕开始逐渐离开大众视线。

成为了默默在张嘉译后面支持张嘉译的那个女人。

乃至于,大火的《蜗居》也是在王海燕的支持和建议,张嘉译才接的。

没想到,这部剧直接就让张嘉译大火了。

张嘉译蛰伏二十载,终成大器。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1)

中年红到发紫,送妻子豪宅不眨眼

就在《蜗居》红的第二年,王海燕为张嘉译生下了女儿张译心。

40岁的张嘉译迎来的事业家庭的双丰收。

一家人幸福美满。

爆红后的张嘉译片约不断,先后有《白鹿原》《理想之城》等多部热播剧上映。

张嘉译凭借自己的炸裂演技,更是先后拿下了包括华鼎,白玉兰、金鹰等多个奖项的“最佳男主角”。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2)

步入中年后的张嘉译,直接红到发紫。

张嘉译红了之后,片酬也自然水涨船高。

更是有传闻他拿出7000万购入豪宅给妻女居住,还送了王海燕价值几百万的豪车。

对此张嘉译总是呵呵一笑,直言“拍戏的片酬全部上缴只拿零花钱”、“家庭地位比狗还低”,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笑他耙耳朵。

可见,对于外界传言,张嘉译丝毫不在乎。

更难得可贵的是,爆红的张嘉译虽然被称为“叔圈顶流”,也有不少年轻漂亮的女人试图往他身边凑,但张嘉译总是避而远之,从未有绯闻传出。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3)

总结

娱乐圈是个急功近利的名利场,不少演员为了红不折手段。

张嘉译在不红的日子里守住初心,专心打磨演技,最终获得了认可。

说他是大器晚成也好,说他是有“贤内助”也好。

总而言之,成功并非易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耐得住寂寞,方能受得住繁华。

在一起 张嘉益(张嘉益:贤妻扶我青云志)(14)

对于张嘉译,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