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林黛玉在进入贾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明确了自己的行事风格: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大家族规矩多,这是黛玉早就听母亲说过的。为了体现所说非虚,作者细细地描述了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所见所闻。

先是从码头到进贾府内室,一路上侍候她的人换了好几班:轿夫把她抬进贾府西边角门的“一射之地”,放下轿子,自动退去,“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到垂花门前,小厮们又退走了,然后才是“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走进贾母所居的内室。

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带了什么(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被宝玉吓哭)(1)

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发号施令,但丝毫不乱,一看就都是训练有素的人。

然后是黛玉进贾府的第一次就餐,入席的有贾母、黛玉和三春,侍候的有“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还有“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外间还有很多媳妇丫鬟,但整个进餐过程,“连一声咳嗽不闻”,非常寂静。

这也表明每个人都训练有素,各司其职,一点都不担心会出现错漏。

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黛玉融入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点都没有露怯,做不到了不被人耻笑。

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带了什么(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被宝玉吓哭)(2)

但是,千算万算,什么都想到了,却忽略了宝玉是个有乖僻之性的人。只因一句话没说好,就惹得宝玉大发脾气,当场摔玉不说,还哭得“满面泪痕”。

仅这一件事,就把黛玉一整天的小心翼翼、谨小慎微都毁掉了。宝玉是谁?他是外祖母极溺爱的心肝宝贝,溺爱到无人敢管。

所以,哪怕是别的方面都做不到,但千万不能惹到宝玉这个“混世魔王”,惹到了他,就相当于惹到了贾母,更是惹到了整个贾府。

所以,黛玉坐立难安,哪怕刚刚经历长途跋涉,哪怕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她也无法入睡,而是坐在床上伤心不已,“淌眼抹泪”。

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带了什么(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被宝玉吓哭)(3)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的场景!六岁的小女孩,还未从丧母的哀伤中走出来,就千里迢迢来到陌生的环境。还没来得及熟悉,就被这个环境里的小霸王吓哭了。

但是,有谁在意她受到了惊吓呢?那个一见面就把她搂怀里“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的外祖母,再没有多看她一眼。

谁来安抚她被惊吓的心?谁来平定她内心的不安?

袭人来了!

这是个容易被读者无视却很重要的情节。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在某个层面上,她可以成为宝玉的代言人。

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带了什么(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被宝玉吓哭)(4)

黛玉是个心思细腻而又敏感的人,心思特别重,尤其喜欢联想,“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因为宝玉发脾气的样子太吓人,还因为贾母以及众人的反应太大,不知内情的黛玉以为自己闯了大祸。

结合她进府之前就准备好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可以想象此时的她内心有多难受和害怕。难受的是会被人耻笑,害怕的是以后要如何在这里立足。

是的,现在的黛玉,特别需要有人抚慰,也特别需要有人来向她做出解释。这件事原本应该贾母来做,毕竟她才是黛玉最亲的人。

但贾母没有来,来的是袭人。

袭人说了一句对黛玉来说特别重要的话:

“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袭人这句话为什么对黛玉特别重要?因为她只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化解了黛玉内心的难受和害怕:放心吧,这不是你的问题,是你这个表哥太古怪,大家也都习惯了他这种古怪的行为,没人会怪你的,也没人会把这件事往心里去。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如果你往心里去,那以后就会没完没了。

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袭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对于黛玉来说,相当于有千钧之重,让黛玉那颗惊惧的心安定下来,也不再自责。

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带了什么(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被宝玉吓哭)(5)

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既表明了贾府以贾母为主,是个缺乏人情味的地方,不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同时又表明了袭人真是个能随时随地带给人温暖的贤良之人。她此时对黛玉的抚慰,和第四十一回对误闯入宝玉卧室的刘姥姥的抚慰一样,都是以花之芳香给人带来温暖和抚慰。

花袭人,花气袭人,名副其实!

相关阅读:

把袭人黛玉定位为“花解语”和“玉生香”,曹公意在赞袭人贬黛玉

《红楼梦》 | 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从宝玉两次摔玉可知,贾母越来越不喜欢黛玉,后悔接黛玉进贾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