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农夫山泉茶π包装被部分网友质疑“美化马戏团大象表演”,有网友留言抵制动物表演,要求更换包装;农夫山泉客服回应称,是正常插画风格,没有任何隐含延伸意义。(据5月10日潇湘晨报)

农夫山泉市场调研报告(农夫山泉包装被指美化大象表演)(1)

来源:潇湘晨报百家号

农夫山泉的包装插画是这样的:一只可爱的大象摆出起舞的姿势,一个穿红裙的舞蹈小人,托住它的一条腿,和它摆出同样的姿势。而大象的鼻子上,还有一只灵动的海豹在玩耍。客观来说,如果不是平常就很关注动物权益保护,对于动物表演话题非常敏感的人,单看这个包装设计,只会觉得画面很有童趣,洋溢着和谐与欢乐,并不是一定就会联想到动物表演的。

但是,一旦这个话题被提出来争论,严肃地拷问每一个细节,那也的确是能挑得出毛病。比如,大象头顶上的羽毛装饰,脚上的小鞋子,海豹长脖子上的项圈,的确与印象中外国马戏团的元素有所重合。如果将这些装饰看成人类利用动物表演谋利的象征,那么整个画面中的笑容和欢舞,必然就会显得刺眼。

绘画属于艺术表现的一种,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理解,而每个人都可能对自己的理解格外坚持。但是从多数网友的反馈来看,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流露出恶意,应该被抵制的包装,也看不出鼓励动物表演的意味,没有必要过于上纲上线。正如一名网友所说:“我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梦境,小女孩觉得自己能托起大象,还能与大象和海豹一起跳舞,这难道不是告诉人们要和动物做好朋友吗?”可见,以不同的立场出发,所见所感会有多大的不同。

当然也会有一种观点认为,抵制动物表演的话题,在全世界都有争议,很敏感,品牌如果聪明点就不应该去碰。但事实上,如果不是在互联网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多大的几率去客观、认真、完善地讨论保护动物权益、抵制动物表演的问题?而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又有多少涉及动物的文字、画面、影像,可能会触及动物保护者的雷点呢?如果说这样一幅表现童趣欢乐场景的图像,都会因为没有严格的“自我审查”而被批评,那么以后艺术创作和设计,还能有一点多余的想象力吗?

动物表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漫长的历史和鲜明的时代性。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环保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动物表演是违背动物天性,是一种虐待,对此进行自发的抵制,并呼吁大家形成共识,这当然是一种富有爱心,与万物共情的平等观念。但是,保护动物权益的热情,更应落实到呼吁抵制真正的动物表演,关注并提升动物福祉上,而不是用来“挑刺”和“挥舞大棒”。

绝对的正确往往等于绝对的愚蠢。我们每个人最初对于动物的认知,大多离不开文艺创作中动物拟人的表现手法,《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猫和老鼠》中的斗智斗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欢乐草原生活……如果要一个个放大审视,恐怕童年就会被毁了。拉近人与动物的距离,宣扬善待和尊重动物的观念,光靠互相指责和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或许保留和珍视对于动物的美好想象,更能加深大众对动物的认知,宣传爱护动物的正确理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