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年只为金陵梦(秋雨入怀总是诗)(1)

今年的国庆忒没意思,说是“七天黄金周”,结果汹汹疫情“横”长假,潇潇雨下“锁”清秋。

当全城的红灯高高亮起,当喧嚣的城市一片静默,当三天全员核酸检测成为这个假日的主题,绵绵秋雨中,一队队、一排排每天等待核酸检测的“一字长蛇阵”便成为了河东大地上的主风景。

在这秋长情更长的画卷里,让秋既能有轻盈步履,又有润朗丰姿,兼有淡淡悲伤和丰收喜悦的,一定是秋雨,只能是秋雨。

于是,“核检,听雨,写文章”便成为我这个假期的三大快事。

这日子,仰天是雨,俯首是墨,那天地之间淅淅沥沥浅唱低吟的不只是小令,还有诗词。

杜甫说过: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要我说:古今秋雨都等同,只是伞下人迥异。

功利的日子要过滤,追求的节奏要适当,在叮叮当当的秋雨中,只是喜欢以前的车马慢,因为太急了没故事,太缓了没意思。在这闲散的日子里,能读书,听雨,煮清茶,何其幸也!

拥一窗秋雨,可发思古之幽情;听一窗秋雨,可闻世间之悲欢;煮一壶秋雨,可品人生之况味。

临窗观雨,我总能看到无数的文人雅士、诗人词客,徐徐行走在绵绵秋雨中,以秋风秋雨着墨,以秋景秋色为景,写尽了秋天的月缺月圆、花开花落,写尽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来吧,打一把时光的旧伞,走进墨香纷飞的秋雨中。

最可爱灵动的一场秋雨,是我们老乡王维下的。

如果说,随风飘散的落叶是秋天的形,那么滴滴答答的秋雨便是秋天的魂,而最可爱、最灵动的那滴秋雨便落自我们河东诗人王维的笔下。不信,你听: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那柔风细雨的秋日里,山间的浅浅溪水轻快地跳过石头,追逐着,嬉戏着,向前涌动着。溪水迅猛流动的时候因为急流而碰撞出的水花,不小心惊吓到了专心觅食的白鹭,等白鹭发现无碍后又扑下身子去水里抓鱼的生动场景,令人向往。老乡王维以秋雨、溪流之声塑造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明明是颇具动感的画面,却反衬出秋日的宁静和秀美。他用诗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谱写了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不能不让我们醉在其中,美在其中。

最缠绵悱恻的一场秋雨,是浪漫诗人李商隐下的。

不管是秋色宜人,还是秋色感人,抑或是秋色惹人愁,更或是秋色里的伤神,能撩拨着人们心弦的无一例外地少不了秋雨的滋润。

若说诗人多缠绵,秋雨醉相思,谁也抵不过“浪漫一哥”李商隐。不信,你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朝的诗人是浪漫的,唐朝的李商隐却是浪漫中的“大哥”,只有他才能把唐朝诗空飘洒来的绵绵秋雨化作浩浩诗情,让浪漫之水天际来,滚滚情义漫古今。相思无计托归鸿,怎把相思写向秋雨中?一首《夜雨寄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秋夜里,在巴蜀之地为官的李商隐,在如豆的烛光跳动下,一边读着远在长安妻子的来信,一边望着窗外秋雨绵绵,满腔的思念如涨满秋池的雨水,滔滔涌动。不由得大发感慨: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和你一边剪着灯花一边诉说心事,那时我一定会对你说,那一年我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有多么思念你!无一“思”字,却句句都是“相思”,一池秋雨,一剪烛光,不能不让我们眼前会出现那至美的一幕:秋雨潇潇的夜晚,那西窗下共守烛光的双影,是多么令人羡艳的一幅伉俪情深温馨画卷啊!

心上有秋便是愁,世间最苦闷的一场秋雨,是唐朝伤心小子李贺下的。

秋雨声声,浅吟低唱着李贺的人生境遇;秋风阵阵,吹逐着李贺逐梦京都的苦闷人生。李贺到底有多苦闷,让我们听听《崇义里滞雨》: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是谁家男儿“逐梦北上广”,流落在长安,孤苦无依,独对寂寞的寒秋?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故乡啊,远隔千里之外,在那天涯海角云端的东头。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手持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而满怀才华的李贺左手无烟火,右手无诗意,身处异地他乡的落寞,无房无车的烦恼,进入不了“公务员”的挫败,这一场长安秋雨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望望天空,飘来了七个字:点点秋雨都是泪。

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个人都会有人生的低谷,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爱的无方向,挺过来的,就会雨过天晴,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打伞与它握手言和。

最失意的秋雨是北宋苏轼下的。

喜欢晴天的漫山红遍,也喜欢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岁月更迭,在岁月更迭中,有多少离别愁绪都淹没在这无边秋雨中……临窗听着滴滴答答今夜的雨,似乎听到了岁月深处那一声沉重的叹息,《谒金门•秋感》: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雨幕交织的夜晚,苏轼在江边送别友人,明天将奔向何方?今晚的酒还没喝好,明年的今晚还能相聚吗?酒醒梦醒多少愁,借酒浇愁愁更愁。尽管夜深了,苏轼还在一个人自言自语。那个在江边独自伤怀的人,像极了每一个失意忧愁的自己。一生会经历多少雨夜,别离多少亲人,春夏秋冬的雨,还是秋雨别有一番滋味,是愁绪,怀念,迷惘,丝丝萦绕在心头。

最思乡的秋雨是唐朝杜牧下的。

公元844年,杜牧仕途受阻,受到了降职处分,人生际遇,漫天阴雨,看不到一点光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且听《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风雨路途,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唯有秋风秋雨相伴,何处栖身,心内茫然,唯问寒空大雁,来时经过了我的家乡杜陵吗?可见,秋雨最伤人,老杜多凄凉。

最凄冷的秋雨,是李清照下的。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李清照,是一个无雨都愁见雨更愁的女词人。特别是在北宋灭亡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丈夫去世,词人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又到了深秋时节,秋雨绵绵的下着,独坐晚来风寒的窗前,执一杯淡酒,看愁云惨淡,大雁南飞,那身影,那叫声,像是旧时的相识。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旧日里读书品茗举案齐眉的那个人,如今已经阴阳两隔。院子里菊花被秋风秋雨扫落了满地,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能说明白的愁,还不是愁;说不清、道不明的愁,才是真愁、大愁。请听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最安静的秋雨,是白居易下的。

杜甫说春雨是安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辛弃疾说夏雨是安静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白居易说,秋雨才是最安静的那个。而我,恰恰最喜欢那明快宁静的细雨,正是老白下的这一场《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寒意袭身。而匆匆行路的人,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在这首诗中,秋雨像极了春日杏花雨,它带给人的不是萧瑟凄凉,却是一种宁静的诗意与淡泊。人生如雨,少年时如春雨活泼,壮年时如夏雨豪放,中年之后,应该如秋雨般静美。正如宋朝蒋捷下的那场雨,《虞美人》充满人生哲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最落寞的一场秋雨是北宋才子柳三变下的。

柳三变,又名柳永,大宋才子,词曲天才,“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属当时的“网红达人”,流量大咖,在京城上下,素有“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之称。虽然才华卓越,却桀骜不群,仕途不顺,更因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彻底触怒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让他“且填词去”,断了他的仕途体制之路,使其堕落至烟花柳巷、歌馆伎楼,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之中。白日里声色犬马,孤寂时却藏着难以诉说的痛,深夜难眠的苦。面对着潇潇秋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的残景,又是一年将要过去,又虚度了一岁的光阴。重阳节,大家都在登高望远,可是柳永却不忍心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地告别家乡,如今却如此落寞,实在是无颜面对家中亲友,便在北宋下了一场落寞的秋雨。

且听《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世上最悲催的一场秋雨,是南唐后主李煜下的。

且听《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李煜亡家败国后,被囚禁待罪于汴京。虽然被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封为“违命侯”,保全了生命,却丢失了做人的尊严,就连最亲爱的女人也被抢走昼夜侍寝,过起了极为屈辱的囚徒生活。秋天到了,秋风萧杀,秋雨凄凉,李煜的心里,更是噬骨的孤寒。风雨交加的夜晚, 遮窗的帐子被风吹得飒飒作响,风声呜咽,仿佛在向他泣诉着过往的繁华往事。夜很深,烛燃尽,壶中干,李煜斜靠枕头,辗转难眠。“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秋雨,从天而降,穿尘而过,漫过时光,人空散,梦清浅。亡国之君独自伤,大雁尚可南飞,落叶尚可归根,可是他呢?于何处才可得一丝温暖,一缕寄托?唉,李煜,唯独埋葬在这秋风秋雨中……

凭窗而立,听风听雨听古人,穿越斑驳的岁月,漫步时光的回廊,静看细雨绵绵,倾听心音冉冉,此时此刻,面对秋风秋雨,似乎心海里充满了无限的感叹:如果说,秋天是一幅画,秋风渲染了颜色,那秋雨便是色彩之中细微的勾勒;如果说,秋天是一首歌,秋风谱写了旋律,那秋雨便是跳跃在线谱之上的音符;如果说,秋天是一首诗,秋风填满了韵脚,那秋雨便是藏在字里行间平仄起伏的音节。

秋雨淋湿了心情,岁月苍老了容颜,留下的只是回忆。人生的滋味,只有经历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了人生的境界。岁月,因为走过而美丽;生命,因为经历而丰盈。撷一枚落叶,品味秋的苍凉。人生四季,苦过,才知甜蜜;痛过,更懂珍惜。

哦,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入怀总是诗。在李商隐看来,秋雨给他带来的是思念;在白居易看来,秋雨给他带来了的是安逸……秋雨落入怀,点滴都是诗,有“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的娇羞,有“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的闲适,还有“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的明快。

然而,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诗,你的秋雨又给你怎么样的平仄格律?我想:这连绵的秋雨,就像一杯醇香的烈酒,醉了菊花,醉了柿子,醉了高粱,醉了流年…...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愿岁月在心中,如春花之绚丽,也如秋雨之静美。

古诗十年只为金陵梦(秋雨入怀总是诗)(2)

END

古诗十年只为金陵梦(秋雨入怀总是诗)(3)

作者简介

梁孟华,山西芮城人,“河之东”文化传媒创始人,“在河之东”文学平台主编,,资深媒体评论人,盐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曾主持编写《河之东文集》、“惠畅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走进东开张》《河之东小作家优秀作文选》,“瀛航杯”“法律在我身边”全国征文大赛《法捍山河》《盐湖文物》《相逢河之东》《河东长歌》等文学系列丛书,著有《大河之东是故乡》个人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