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心有猛虎亦可细嗅蔷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1)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的经典诗句,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猛”与“细”,一个阳刚,一个阴柔。

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

每个人都有猛虎和蔷薇两面,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失了蔷薇难免沦为庸俗的莽撞匹夫,而猛虎的魄力和无畏,也是人们面对人生磨难必不可少的动力。

虽心有猛虎亦可细嗅蔷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2)

学会刚柔并济

有的男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求做个男子汉。要坚强独立,遇到困难不能畏缩,不能轻易流眼泪。

以至于有苦不敢诉,有泪不轻弹,只能藏在心里,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当长大了,如果他懂得调节情绪,则能安然无恙;若只是一味地忍受,就如一根紧绷的弦,迟早会断掉,身体也会受到伤害。

曾经看过一个男人回忆其儿童成长经历,他从小就被培养成一个独立的男孩,懂事以来就很少被妈妈抱过。

其实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妈妈的爱。当摔跤了,渴望得到的不是妈妈鼓励自己爬起来,不是妈妈眼里充满着盼望自己长大的眼光,而不过是一句关切体贴的问候:“宝贝,疼不疼?来妈妈怀里抱抱。”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无需隐藏自己的情绪,伤心时就哭出来。

少儿时期,家长需要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需要关注情绪的表达。

智商不是最重要的,情商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情商高的人,淡然面对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所以,男子汉刚强时则刚,温柔时则柔。

虽心有猛虎亦可细嗅蔷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3)

爱和恨对立,又统一和谐

由爱开始的恨应该以爱来终结。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深深地爱着凯瑟琳,可是最后却演变成了爱生恨,最终害死心爱的人,也葬送了自己。

可幸的是,最后及时发现了,没有让下一代继续承受自己的痛苦,而是让爱延续下去。

古人讲:“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意思是,上天想让一个人毁灭,会先让他变得骄狂、狂妄自大。

希斯克利夫因为儿时被伤害过,长大后被恨蒙蔽了双眼,一心想着报复。狂妄自大,变得骄狂、冷血,不惜一切代价地报复,当失去心爱的人后,却发现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为他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爱,最终的结局并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做出了不可挽救的一切,为时已晚。

若心中的猛虎控制不住,便闻不到蔷薇的芳香。

虽心有猛虎亦可细嗅蔷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4)

守住内心的蔷薇花园

钱钟书和杨绛,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依然坚强乐观。两人才华横溢,在文学上做出毕生的贡献。

即使被生活所逼迫,他们仍然可以躲在狭小的废弃实验室里笔耕不辍,可以在打扫厕所的间隙翻译《堂吉诃德》。

他们那封著名的情书,一张纸上杨绛只写一个“怂”字,是在问你的心上有几个人。而钱钟书只回“您”,告诉对方我的心里只有你。

有位外国学者读了钟书的《围城》后赞叹不已,打电话说要见他。钟书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个鸡蛋的鸡呢?”

何尝只是一只猛虎,猛虎还披上了盔甲,岂止是一座蔷薇花园,花儿早已开遍了天涯。

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如猛虎,而艺术修养就是他们内心的那一片蔷薇花园。

再怎样的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者,胸中仍有柔弱莲花启颜开放。

但愿我们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开拓属于自己的路,并逐步成为王者。转身过后,尽是蔷薇。


后记

婷言熙语,是一个分享阅读,分享生活感悟的书房,志在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治愈他人,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收获。喜欢就关注我,一起分享阅读,一起交流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