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见一首诗。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写的明白如话,初看觉得浅显易懂,但是看过以后又细细思量,感触颇深。

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老子是如何摆脱轮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1)

想来作为一个养蚕人,每天都在辛苦劳作,以便产出更多蚕丝卖出好价钱。她自己原本是知道她穿不起蚕丝做成的罗琦衣的,但就像一条狗会心安理得吃人剩下的饭一样,她的内心没有任何波澜。此时她的内心是无比纯洁天真。直到有一天她来到集市亲身感受交换,她突然开智了,她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心安理得的穿粗布衣,而是自己穿不起罗琦衣。同样都是人,自己就得为生活计廉价奉献自己的劳动力,把亲身产出的无比珍贵的蚕丝贱卖给有钱人穿。也许有钱人还不十分珍惜,随意糟践。这个事实使她的内心遭到一万点暴击。她越想越委屈。

突然又一想,这样的事古已有之,且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形式,从来没有断过。

有多少富士康的员工起早贪黑一个月却买不了一部自己生产的iPhone。

有多少农民工辛苦一个月却买不了一平自己盖的房子。

有多少职员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干出的成绩却是领导的。

盖《老子》有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是如何摆脱轮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

什么意思呢?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减损有余的,补益不足的,就像大自然把山尖削平把沟壑填补,最大的树也必然最遭风。而人类自己创造的法则呢,则是减损不足的,奉献给有余的。一个人越穷,就越缺乏挣钱的技巧,一个人越富,来钱的门路就越多。尤其在股市,一颗韭菜怎么也比不过腰缠万贯的资产大亨,反而因为自己的韭菜身份,常常被收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没有人会心疼你的韭菜身份主动给你浇水。

事实上,当社会上人道盛行,天道就该发挥作用(事实上一直在发挥作用),就该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是这种“有余”得到一定的量,才能由量变引起质变。这时,通常就会有人要“替天行道”

幸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度,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本身就是在替天行道。

再回看这首诗,虽然不知道这位妇人的容貌,但真的对这名养蚕人怜香惜玉。至少,她的内心是明亮清澈的,也是善良的,要不,她也不会把她的手巾哭哭湿的。

但我相信她会振作起来的,不会自暴自弃,会自怜自爱,就像你我大多数人。

老子是如何摆脱轮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