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国安的球迷被负面消息推上了新闻头条,在主场不敌恒大的比赛中,先是在恒大球员严鼎皓受伤的情况下大喊“报应”,随后又在恒大进球后对庆祝的人群扔去了矿泉水瓶,幸亏黄博文反应迅速才没有伤及无辜。“输球输人”成为大多数看客对国安球迷本轮联赛行为的看法,也有不少群众借此提及往事,想顺带“黑”一把在工体奋战的他们。笔者回想起了自己在两个多月前去工体看球的一次经历,想分享一下我眼中北京国安的球迷是什么样的,也算是让大家看到这群人的另外一面,别揪着一场比赛的行为打击一大片了。

鲁蜜北京球衣情缘(我隐藏鲁蜜身份走进工体)(1)

那是5月底北京国安主场踢长春亚泰的足协杯比赛,本来作为鲁能球迷我是不愿踏进工体的,仅有的一次经历也是去年足协杯决赛在客队区朝着和对面的几万人对骂,但看到黄牛1.8折的票价实在心痒,干脆溜达过去也算是体验一下了。于是我翻出20块买的国安围巾,隐藏起自己多年鲁蜜的身份,跟着一位国安套票持有者上了地铁。

这是一个周三,工作日,但工体的上座人数还算不少,这其中一家三口带着孩子来看球的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从团结湖站出来,到三里屯对过,摆摊卖的球迷装备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人潮里大多数都一身绿色,七嘴八舌讨论着这场比赛哪个替补有机会在主场亮个相,给大家见识见识。

鲁蜜北京球衣情缘(我隐藏鲁蜜身份走进工体)(2)

买了一大瓶饮料,消费6块大洋,深切感受到首都球场里亲民的价格。看到不少带孩子的,全家人身上都是奥古斯托比埃拉的球衣,不禁感慨北京小孩童年丰富的课余生活,想当初我这么大的时候,周三晚上要看山东台的直播都得和大人打游击战,更多时候是用按键手机每隔三十秒刷新一次文字直播得到的消息。写到这想起来有个小孩作文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是奥古斯托,也就感觉没啥毛病了,毕竟人家是有机会常来工体近距离接触一下这群球星的,我当年隔着电视看完都得感慨一下韩鹏李金羽的威武,老师好像也没发表太多意见,最多就是给我打一个稍微低一点的分。

黄牛真的够意思,卖给我的票离视野相当可以。过了安检随便找个座位坐下,后边传来一声京腔:“哥们儿,往这边坐,你那看不清!”回头一看是俩大老爷们,道谢几句表明自己不经常来,对方又回应:“没事儿,多来几回就明白了……”还不忘给我科普工体各个区域最好的座位都分布在哪里,搞得我都不太好意思。

鲁蜜北京球衣情缘(我隐藏鲁蜜身份走进工体)(3)

比赛踢得挺好玩的,国安轮换力度还真不大,花四十几块看看巴坎布侯永永也算值了,顺带听听旁边资深球迷对这二位的独特见解。“这球我来都进了他侯永永都踢不进去!”虽然类似的言论此前在各地的球场也没少见的,但听北京人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发表出来,还是另有一番感觉的。

京骂是和国安球迷有关的一个离不开的话题,很多人因此对其有着很深的偏见,此前的我同样如此,不过这回之后我的看法有所改变。北京球迷给我的一种感觉是爱憎分明的,看的着急时连自家球员也要吼几句,刚才还“XX巴坎布”着,几分钟后就给快乐男孩送去了掌声。对客队也是一样。犯规动作大了肯定要diss几句,但如果出现类似国安球员受伤后主动把球踢出去的场景,鼓掌的较好的一样少不了。说来电视转播里常常听到京骂或许也和工体的上座人数太多有关,毕竟动辄四五万的球迷一起进场,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骂上几句,那也比部分场次的观众总数还要多了。我一向认为在球场内骂人无可厚非,各地球迷都不要说别人不好,大家都有过差不多的行为,出来球场不要惹事就好。

鲁蜜北京球衣情缘(我隐藏鲁蜜身份走进工体)(4)

国安赢球晋级,球迷心情不错。离开工体的地铁上球迷占据了绝大多数,大家还是兴奋地讨论着刚刚比赛里发生的一幕幕,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说来也奇怪,以前总是叫嚷着不愿去工体,去了一回反而真的有点羡慕这里的氛围,当然我们的鲁能大球场也一点不比别人差,只是这次去过之后,我对北京国安,对北京球迷的偏见少了很多。在网上看到说话不好听的还是会怼回去,但也会因此劝自己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毕竟都喜欢看球,毕竟都在北京这个地方,多一个朋友没啥不好,少一个敌人更是高兴。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给部分国安球迷前几天晚上的行为洗白,有错就是有错,认栽就该认栽,我把自己在工体看到的这些东西写出来,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球迷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大家本就是应当惺惺相惜的,发生太多的冲突属实不合适,还是和谐一些更令人称赞吧。

(尹崇增)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