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抗钉介绍:

支抗钉是用微种植体植入骨内,以骨骼作为支抗,可以满足在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需求,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可获得最大的支抗,被称为“绝对支抗”。

支抗钉的植入部位包括上下颌前牙区、上下颌后牙区、颧牙槽嵴、腭侧牙根之间、腭中缝两侧及下颌骨外斜线。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1)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2)

植入时要充分考虑植入处骨质的硬度,牙根间距,黏膜厚度以及骨解剖特点等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植入位置与角度。

根据骨类型,骨密度,牙根间距、粘膜厚度的不同,上下颌可以划分为不同区域,分别用紫、橙、蓝、黄四种颜色标记,这些区域就是传统的可植入部位,每个部位所选择的支抗钉也相应会有所差异。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3)

二、植入部位解析:

上下颌前牙区

危险因素:

此处无重要血管神经,相对安全,但牙根间距较小,植入时应避免伤及牙根。可位于中切牙之间、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也可以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具体位置根据牙根位置及加载方式决定。

植入位置和角度:

应从膜龈联合处或其牙合方植入,大约距离牙槽嵴顶5-6mm的位置,支抗钉位于牙根之间,与牙体长轴成30-45°角。选择该部位植入原因此处牙根间隔最大;避免植入后粘膜覆盖。

支抗钉选择:

由于前牙区牙根间距小,骨质疏松,宜选用6×1.4mm,且无切削尖设计支抗钉。

上下颌后牙区

通常在56之间植入居多。

危险因素:

此处无重要血管神经,相对安全,但牙根距上颌窦较近,植入时应避免伤及。

植入位置和角度:

从膜龈联合处或其牙合方植入,大约距离牙槽嵴顶5-6mm的位置,支抗钉位于牙根之间,与牙体长轴成30-45°角。选择该部位植入原因此处牙根间隔最大此处植入可有效避免粘膜覆盖。

植入初始阶段尽量与骨面垂直以防止种植钉滑脱,待进入骨皮质后逐渐调整植入角度以避免损伤牙根。依据膜龈联合高度调整最终植入角度,即膜龈联合位置越靠近根方,植入角度越与牙根垂直,反之亦然。

支抗钉选择:

由于后牙区牙根间距相对较小,骨质疏松,但承受力值较大,宜选用8x1.4mm,且无切削尖设计支抗钉。

颧牙槽嵴部位

此处骨质坚硬,植入时通常选择有切削尖的支抗钉,在支抗钉稳固的前提下越平行于骨面越安全。青少年多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到成年时逐渐向远中移动至第一、二磨牙之间,具体位置需要根据触诊结合CBCT确定。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4)

危险因素:

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颧牙槽嵴种植钉的植入,颧牙槽嵴解剖形态的各系差异非常明显。此处植入容易穿破上颌窦底,植入角度需注意;骨质较为坚硬,支抗钉易折断。

植入位置和角度:

在不滑脱的基础上越平行于骨面越安全。要根据颧牙槽嵴的斜度决定植入角度,为避免滑脱,可先垂直于骨面植入,再调整方向斜向上,一般植入角度向牙合面旋转60-70°。

支抗钉选择:

由于此处骨质坚硬, 宜用10×2.0mm,且支抗钉尖端应有切削尖设计,以切削骨碎屑,利于植入。

腭侧牙根之间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5)

危险因素:

腭大动静脉及神经出腭大孔后在距龈缘5-15mm[向前直至切牙孔,植入部位不应超过第二磨牙的远中,以免伤及腭大孔;患者张口有限,会行成植入角度,容易触碰牙根。

植入位置和角度:

腭大动静脉及神经出腭大孔后在距龈缘5-15mm向前直至切牙孔,植入部位不应超过第二磨牙的远中,以免伤及腭大孔;患者张口有限,会行成植入角度,容易触碰牙根。牙根之间,冠状面斜向下,避免过于水平未钻入牙槽间隔,距离龈缘6mm-8mm之间处,支抗钉与腭部骨面成70-90°角。

支抗钉选择:

宜选用8×1.4mm支抗钉,并采用弯机头植入,以免支抗钉触碰牙根。

提示:

因视角不良,腭侧种植钉植入建议使用口镜反复检查植入角度是否正确。此处有腭大孔,内有腭大动静脉与神经。

腭中缝两侧

此处易损伤鼻窦,因此腭中缝发育未完成者,一般在避开腭中缝至少5mm处植入。腭中缝微种植钉间接支抗可以有效压低伸长的上颌磨牙。

危险因素:

腭中缝植入时易穿破鼻窦;对于腭中缝尚未完全融合者,请离开中线5mm以上。

植入位置和角度:

垂直于骨面。

支抗钉选择:

宜选用8×1.4mm支抗钉,并采用弯机头植入,以便垂直于骨面进入。

下颌骨外斜线

此处骨质较坚硬,进行手术时常于第一、二磨牙间的膜龈联合处植入,切忌舌倾,避免损伤牙根。

特别提醒:

下颌骨外斜线解剖形态个体变异明显,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外斜线种植钉植入,在植入前一定要通过cbct了解外斜线的三维形态。

危险因素:

骨密度大,硬度高,种植体易折断和骨裂纹出现;位于前庭粘膜区,种植体易被覆盖,造成植入后刺激粘膜,甚至肿胀脱落。

植入位置和角度:

67之间膜龈联合处,可采取助攻式,即先用粘膜打孔器去除部分粘膜,再用小球钻将表面皮质骨预钻,深度0.5mm即可,然后使用弯机头植入工具,平行于牙根植入,不要向舌侧倾斜,以免伤及牙根。也可直接使用自攻式,先用直手柄对表面皮质骨进行预钻,待种植钉开始进入骨质,可以更换弯机头植入工具调整角度继续植入。

支抗钉选择:

此处骨皮质厚,密度高,宜选用10×2.0mm支抗钉,并配合弯机植入工具。

三、术前准备:

心 理 护 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担心、忧虑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向患者说明,种植钉支抗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措施,对治疗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患者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举措,其多半选择不做钉支抗。

其次,种植手术创口小,时间短,感染率极低。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及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从具体情况出发,设法解除其恐惧心理。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共同配合完成手术。

器 械 准 备

将所需种植钉、手柄高压消毒,常规手术包备用,一次性吸唾管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浸泡后置于吸唾器上备用。

患 者 准 备

首先让患者清洁口腔,然后用3%的双氧水与水1:1混合后含漱,常规以一次性口杯三杯为宜,每次含漱液在口内时间不低于30s。

四、手术过程:

消毒、铺巾

口内及口周消毒后铺洞巾。

麻 醉

让患者躺在椅位上,根据种植钉位置调节至适宜体位,然后于种植钉部位碘伏消毒,阿替卡因局部麻醉。

种 植 体 植 入

若所种钉为微钛钉,在所需种植钉部位做一小切口,稍止血后于切口处种植。若所种钉为不锈钢钉,则无需切口,直接在所需种植部位种钉即可。(现在临床操作基本上都不需要切开翻瓣)

五、术后护理:

术后3d,早晚用3%双氧水漱口,常规预防用药2d。一周内黏膜可以恢复正常。

支抗钉有一定的松脱率,发生松脱时常伴有轻微疼痛。嘱患者若出现钉周红肿、钉松动等现象,及时联系主诊医生,遵医嘱处理。

种植钉完成使命或出现松动现象,需去除种植钉(以碘伏消毒钉周,再以手柄反向旋出种植钉即可)。若出现感染后去除钉,则需配合消炎治疗,待骨组织恢复后重新种植。

六、术后医嘱:

植入后的麻药时间能维持2-3小时,在麻药失效后会有一种胀痛感,这种感觉一般在一周之内逐渐减轻至消失。

植入支抗钉后需做好口腔清洁,若发炎可能导致支抗钉松动或者脱落,需再次植入。如果支抗钉完全脱落请勿丢弃,视情况可能重复利用。

在每次刷牙时,务必使用软毛牙刷将种植钉附近清洁干净,轻柔牵拉开周围的粘膜,将其暴露出来,围绕着种植钉打圈圈刷干净。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用牙刷坚硬的塑料撞击种植钉,尤其在早期愈合阶段,用力过大会导致骨愈合不佳、支抗钉松动。

支抗钉植入后还可能对口腔黏膜产生一定程度摩擦刺激,如果出现不适可以用黏膜保护蜡包裹支抗钉的口内突起部分,同时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调整。

正畸支抗钉操作步骤(支抗钉植入临床操作)(6)

参 考 文 献:

[1]寻春雷.正畸支抗的新手段: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口腔正畸学,2003,10(1):47—50.

[2]丁雪芳。周彦恒.高雪梅.微镙钉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磨牙的初步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2007,14(2):78—79.

[3]腭中缝微种植钉间接支抗压低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5,24(4):204-208.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