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谢纯正

“紫荆台”位于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这里文化积淀厚重,是著名的淮阳县七台八景之一,因最初台上生长一棵高大的紫荆树而得名。

淮阳十大遗址(淮阳七台八景之)(1)

淮阳县刘振屯乡紫荆台外貌

“紫荆台”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土台,因上面长着紫荆树和各种花草,取名为“望花台”,后来改名为“紫荆台”。至于为什么改名为“紫荆台”,那就不得不提到“三人哭活紫荆树”的典故。

家住淮阳紫荆台村的王全武老先生已经85岁高寿了,目前在紫荆台做义工,他告诉笔者:“我们这个“紫荆台”原来就是孔寨、田家湾、 白楼三庄合一 。前边是白楼、西北角是孔寨、这个地方就原来的田家,这个三个庄属田家最大。”

在过去,田家有一位叫田树的老人,在春秋时期的陈国为官,官居大夫,田树有三个儿子,长子田忠,次子田孝,三子田善,兄弟之间非常团结,受到邻居们的称赞,但是自从三儿媳妇崔氏过门之后,就闹起了分家,使家里不得安宁。

在外忙于国事的田树得知家庭的事情后,便告老还乡回到家乡。由于田树年事已大,再加上连日来的路途奔波,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奄奄一息。在临终前田树对他的儿子们说:“三儿媳是闹着分家,这个家不能分,一分都不团结了,分心必散 。我这个病是好不起来了,我死了以后就让你们大哥当家,要想分家看咱们这颗紫荆树 ,这个紫荆树啥时候死了你啥时候分家 ,紫荆树不死永远不能分!”

淮阳十大遗址(淮阳七台八景之)(2)

淮阳县紫荆台内壁画

田树临终前告诫三个儿子紫荆树不死家不能分

三儿媳崔氏由于分家心切,得知此事后,更是起了恶念,一天三遍用开水浇这棵紫荆树,结果这颗紫荆树被活活烫死。三兄弟听说紫荆树死了,想起了老父亲的临终遗言,一个个抚树嚎啕大哭。说也神奇,就在这时,忽然间一阵大风,风沙弥漫,吹的天昏地暗。

而等大风过后,那棵紫荆树忽然间神奇的复活了,依旧枝繁叶茂。三兄弟见到此景,顿时喜出望外,庆幸紫荆树死而复生!于是三兄弟依然在一起过日子,可是这个不安分的三媳妇见家没有分成,十分怨恨,把怒气撒到老灶爷那里,埋怨老灶爷水烧的不热、 跑到灶火把锅台扒了,又把灶王爷骂了一顿。老灶爷一怒之下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御状,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之后震怒, 下令严厉惩罚田家三儿媳妇。

田家三儿媳妇怒拆灶台 葬身火海

于是在田家三儿媳妇拆了灶台之后,灶台里的柴灰扑到柴草上面 ,燃起了大火 ,而田家三儿媳妇则被大火活活烧死 。

淮阳十大遗址(淮阳七台八景之)(3)

淮阳县紫荆台内壁画

王老先生讲述的关于“田家三兄弟因分家哭活紫荆树”这个典故虽然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关于田家湾、田树以及这件事的记载。在《淮阳县志》以及《古今奇观》等历史资料上都可以查到关于此事的叙述。后来田家逐渐衰败,但是田家修建的这座高九尺九寸,东西宽八丈、南北长十五丈、生长着数颗紫荆树和老槐树的望花台却被保留了下来。

后来附近的百姓为了褒扬田家兄弟的团结,专门在望花台上为他们立了一块碑,并以台子上的紫荆树为名,将望花台更名叫紫荆台 ,并将孔寨 田家湾 白楼统称为紫荆台村。

令人遗憾的是紫荆台上的老紫荆树不幸毁于抗日战时期,后人为了缅怀又重新栽起了紫荆树 ,现在紫荆台上也建起了庙宇。成为人们烧香祈福的地方。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三人哭活紫荆树”的故事却依然广泛流传,这也反映了古人重视血缘亲情,以多代同堂为荣的传统,在当地 “紫荆”从此成了亲情、团结、和睦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