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骨,那一年16岁

▓ 柳建国

拾忆情感日记(生活散记忆旧木骨哦)(1)

IC photo

南京土话中有一个词叫“木骨”,说的是愣头愣脑,不知凶险的冲动。有一年在八卦洲抗洪,便吃了这种“木骨”的苦头。

那时候刚刚16岁。盛夏酷暑,在江边挑了三五天河泥和沙袋,十几个学生娃便找了一条小河洗澡游泳。八卦洲的江堤外是浩浩长江,水大浪急,江堤内纵横七八条小河,每条只有十几米宽,大伙儿便首尾相接顺流而下。夏日的河水清凉怡人,恰好前几日又刚刚下了几场暴雨,水位便涨得老高。大约游了里许,印象中穿过了两三座桥洞,正好遇见一个码头可以上岸休息。那码头实在不大,大约只是方便停歇小划子的,也有不少妇女就在码头边洗衣洗菜。码头小,那接踵而至的游水学生娃只能一个一个地依次上岸。也是年轻气盛,我便停在河中踩水,让伙伴们先上岸换衣。忽然间脑子一热,私底下琢磨开:这河水究竟有多深呢?

心底突然一动:我来探个底看看……

说来这就是有点“木骨”了。这河水属阴,其实最是凶险的。你看你看,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引人戏水,那水面下的内容却是千差万别,肉眼是断然瞧不清楚的。这河水的阴险,我其实也是有几分警觉的。有一回在马群帮农民哥哥收稻子,也是汗臭难耐到水塘去洗澡,一个打头的同学蹿到塘边直接一个猛子就跳下去了。那可是头朝下脚朝上的标准跳水动作,姿势煞是好看,却见他扎下去转眼就钻上来,伸手一抹头顶说道:

妈妈的,这水又不深嘛!!!

这说话间,只见一道血红的细流从他的脑袋正中顺脸而下。原来水塘边的石阶一级级地直铺到水塘中央,他一个猛子正扎在水下石阶的大青石条上,碰了个头破血流。

前车之鉴,我自是不能这么犯傻的。猛地吸了一口气,我高举双臂直立,用那双脚去探河底。人在水中,双臂一上举,身体便像一根棍子一般直往水下沉。突然感觉双脚触及了河底,本来算计好了,脚掌一蹬河底便可以反弹上升,却忽然间两条腿丝毫不能着力,直愣愣地直插进河底的淤泥之中。天啦,这可如何是好?!谁知道河底的淤泥竟然有2尺多深,双腿插下去一直到了大腿根,那淤泥的吸力又是出奇地大,任你使劲蹬踏就是丝毫不见动弹。

人闷在水底,靠的是水下憋气的功夫。若想在水底待的时间长点,必得将一口气分作三五口陆续吐出,但即便如此也是很难长久坚持的。但这一口气憋住了,毕竟还有一点挣扎的时间。我急忙弯下腰伸手顺着两条腿去摸,去使劲挖那些淤泥,却全然没有效果。又慌忙直起身用那两条腿使劲地扭,去搅动那些淤泥。突然间,一条腿“忽”地一下从那淤泥中拔出来。我暗自庆喜,感觉有一种希望了。急忙间,自由的那条腿便贴着另一条腿踩下去,淤泥松散了,一下子将另一条腿拔了出来。但让人焦急的是,去解救的那条腿却又被紧紧地吸在淤泥之中。我有点慌张了,紧急中就这么踩来踩去,一条腿获救了,另一条腿便又被紧紧吸住,终是不得双腿同时解脱。

这期间亏了脑子还算清明,似乎立刻明白了那个道理:河泥还是怕水,你这一上一下地踩踏搅和,便把那淤泥稀释了,它那股子阴狠的吸人之力便不得不稀松一二,这正是紧急之中自救脱逃的唯一机会。这机会只有这么分分钟的一口气时间,容不得你多想。我立马缓缓吐出半口气,攒一把劲把双腿叉开了,尽可能将搅动淤泥的范围扩大,双手则左右转圈地使劲划动水流。双腿就这么急促地踩踏搅动淤泥,一下比一下频率加快,眼看还憋在腹中的半口气缓缓将尽,突然之间两条腿同时脱出了淤泥的控制,身子像一支箭一般急速地向水面射去……

那日的小河水面上,那些同伴正依次上岸,我直陷在淤泥累积的河底,那水位又高,早就淹没了头顶,怕是就此丢了小命一时半刻都无人知晓。待我哗啦一下从那水下窜出来,急切地连连换了几口气,才有同伴发现了急切地问道:怎么啦,怎么啦?

大难不死,年轻人的那股子木骨劲就又上来了。我长身一蹿几步划到码头边,回头一笑淡淡地说道:没什么,没什么!

那股子后怕,是到多少年后忆起这件旧事才体悟到的。

拾忆情感日记(生活散记忆旧木骨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