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北京四合院,首先应了解它的基本格局,而这种格局又与它的方位有直接关系。

一、四合院的基本方位

四合院是排列分布在胡同两侧的,胡同的走向与四合院的方位有直接关系。

北京的胡同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这在北京内城尤为明显。如现在仍保留比较完好的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地区、东四一条至十条地区、东城区南锣鼓巷一带就是 典型例证。在这样的胡同内,四合院住宅分列在胡同南北两侧,形成坐北朝南的街北院落和坐南朝北的街南院落(上述坐向指宅门而言)。除去这些东西走向的胡同外,还有一些沟通两相邻胡同的直胡同,即南北走向的胡同。而分布在南北走向胡同里的宅院,就成为坐西朝东的街西院落和坐东朝西的街东院落了。这样,北京四合院住宅就出现了街北、街南(这两类为主)和街西、街东(这两类为辅)这样四个基本方位。

二、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除上述方位的不同外,北京四合院还因有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的差别而形成了多种类型。常见有以下几种:一进院落(又称基本型)、 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又称标准四合院)、四进及四进以上院落(可称为纵向复合型院落)、一 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主院带花园院落等。

2.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四合院由一进院扩展为二进院时,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又称隔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障墙合拢处设二门,以供出入。二进院落属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般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二三十米。这样的小院没有抄手游廊,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现,也很经济。北京宣武区椿树上头条余叔岩故居的中路建筑就是这样座比较典型的 二进院落。但由于该院是一座一主一次并列式格局的宅院,宅门没有开在中路建筑的东南角,而是设在了 东路的南端。该院的二门采用了独立柱垂花门形式,功能与屏门相同,形式却讲究许多(图2-8. 1)。

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式布局(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格局)(1)

在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它与上述小型的进院落相比,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占地较宽的进院落(宽22米左右,进深30米左右),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如果院落的纵深方向有余量,还可以在东西厢房南侧各设一间厢耳房,分隔内外院的障墙设在厢耳房南山墙一线。抄手游廊由厢房南侧接转,沿障墙内侧延伸并交于二门。二门采用四柱垂花门形式,与两侧游廊相接。这样,由正房、厢房的外廊、抄手游廊和垂花]共同构成内院的环形通道,这是一条可以避雨雪的交通系统(图2 - -8. 2)。

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式布局(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格局)(2)

这种有抄手游廊和垂花的四合院,已不是般平民百姓居住的小型住宅,而是具有定规模、相当讲究的宅院了。(待续)

————摘自马炳坚编著的《北京四合院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