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有了定期体检的意识,这是好事情。如果大家在这样的健康意识基础上能再多了解一点,避免被无良的体检中心忽悠就更好啦!

其实,现在许多完全标准化的单位体检套餐并不适合所有人。大家最好能在体检之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建议。比如,以下几类人群可以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增加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

1. 10~18岁的青少年

总的来说,年轻人各项疾病的发病率都低于儿童和中老年人。如果你有些肥胖,记得做肝胆胰脾的B超检查,看看有没有脂肪肝;如果你身材矮小,可以检查内分泌激素,做一下垂体磁共振检查;如果你长期伏案工作,同时有脖子酸痛或者手麻的症状,建议做一下颈椎X线平片或者磁共振检查。

2. 成年女性

20~39岁的女性,建议每3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检查1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查1次乳腺钼靶;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高风险女性,则建议每年查1次乳腺B超。

另外,建议21~65岁的女性朋友每3年查一次针对子宫颈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或者每5年做一次人乳头瘤病毒(HPV)和TCT检测(30岁以前的女性可以只做TCT)。

3. 肾脏病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患肾脏病或者本人患过慢性肾炎、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眼睑水肿、血尿、尿少、厌食恶心等的,这类人就属于肾脏病高危人群。体检时建议监测血压、血肌酐、尿微量蛋白,以及做肾脏超声检查等。

4.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这类人群的特点有:吸烟喝酒,吃东西口味重、爱放盐,时常头晕、头痛,直系亲属患心血管疾病等。体检时建议增加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来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5. 糖尿病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患糖尿病,本人患过妊娠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高血压,时常觉得口渴,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但消瘦等,这类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在体检中增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糖耐量测试,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胰岛素检测等。

6. 肺癌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的特点有:年龄≥55岁,吸烟≥30包年[footnoteRef:1],且戒烟未超过15年;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以及有额外的肺癌危险因素,如家族史、职业接触史等。这类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检查,这比做普通胸片更安全有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摘自《学会看病》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体检哪些重要项目(哪些体检项目应该选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