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分北大才女语文笔记(李宝章语文精讲大提分)(1)

第四讲

同学们:

很多同学感到语文学来难。其实,语文除了广泛阅读外,如果精心研究透几篇各种文体的文章,会很快得其要领,迅速提升语文成绩。水过地皮湿的讲述难以有所作为。

比如,光是一篇朱自清的《春》,学透,学好,学深,就会让你学会半个语文。好好跟随我学习,你发现我这样说,绝不是耸人听闻!

在新学期即将开启之际,我通过头条,给你讲透几篇课文,保你省时省力提升语文成绩。

这一集是第四讲。

闲品语文4(一篇《春》可以让你的语文提升很多)

——李宝章名篇导学(品出味道)

上次课,我们讲朱自清的《春》第一自然段,我让同学们试着写,你写了吗?没有人写来和我交流。

和老师互动啊!不怕写错。

上集结束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写“冬天来了”,现在告诉你怎么写——

几场潇潇的雨过后,冬的脚步就近了。

冬的脚步声声入梦来。

这都是写 冬天来了,不是很好吗?请再看:

日已西斜,黄昏的脚步近了。

这样写傍晚也很好啊!

当然,如果我们再有所变化,能够触类旁通,就会变得更好。比如,我们还可以这样写:

时光的脚步声叩响了夜的门扉,马路两旁的路灯立刻像是饮了兴奋剂变得精神起来。

这里,不再写“脚步近了”,“脚步近了”自然就会听到脚步声。不再写脚步,而去写声音,你已经彻底与朱自清的《春》的语言脱胎换骨。

脚步声敲门了,自然也是近了,而且更近了!用的是拟人,语言多么美丽!但是你的水平却不低,而且很高,因为你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啊!

当然,我们再进行思考啊,你还会发现——

“……来了”还有另一种方式,写成……走了”。

不是吗?“春天来了”就是“冬天走了”,“秋天来了”就是“夏天走了”。请看,这样写妙不妙?

夏日的背影消失在南归大雁的歌声里。

看,这不是秋天来了吗?这样写多么耐人寻味?

类似的语言你还能写出来吗?写了,发在后面的评论里,我都能给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