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十八种脉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十八种脉象(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

二十八种脉象

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 脉: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

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

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

迟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

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

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洪 脉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左寸洪大,心烦舌破;

右寸洪大,胸满气逆。左关见洪,肝木太过;

右关见洪,脾土胀热。左尺洪兮,水枯便难;

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微 脉

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

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

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濡 脉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

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

右关逢之,脾虚湿侵。

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 革 脉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

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崇;

右关遇之,土虚为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

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散 脉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散为本伤,见则危殒。左寸之散,怔忡不寐;

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

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居于左尺,北方水竭;

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沉 脉:沉含四脉(伏、细、牢、弱)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肋;

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

或为满闷,吞酸筋急。迟主背痛,亦主腰膝;

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

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

沉紧冷痛,沉缓寒湿。 牢 脉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牢主坚积,病在于内。左寸之牢,伏梁为病;

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见牢,肝家血积;

右关见牢,阴寒痞廦。左尺牢形,奔豚为患;

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

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细 脉

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

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

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

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弱 脉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心虚,惊悸健忘;

右寸肺虚,自汉短气。左关木枯,必苦挛急;

右关土寒,水谷之疴。左尺弱形,涸流可征;

右尺弱见,阳陷可验。 伏 脉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脉为阴,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症;

伏居右寸,气郁之疴。左关值伏,肝血在腹;

右关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见,疝瘕可验;

右尺伏臧,少火消亡。 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

虚 脉

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

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

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

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实 脉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侯皆然。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

右寸肺病,呕逆咽痛。左关见实,肝火肋痛;

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

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崇。 数 脉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

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长 脉

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

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实之殃;

右关见长,土郁胀闷。

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芤 脉

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

右寸呈芤,相搏阴伤。芤入左关,肝血不藏;

芤现右关,脾血不摄。

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迟 脉

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

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

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

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四)动 脉

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

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

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

右尺见之,龙火奋迅。 促 脉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

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

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

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结 脉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心寒,疼痛可决;

右寸肺虚,气寒凝结。左关结见,疝癖必现;

右关结形,痰滞食停。左尺结兮,痿躄之疴;

右尺结兮,阴寒为楚。 紧 脉

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紧主寒邪,又主诸痛。左寸逢紧,心满急痛;

右寸逢紧,伤寒喘嗽。左关人迎,浮紧伤寒;

右关气口,沉紧伤食。左尺见之,脐下痛极;

右尺见之,奔豚疝疾。 代 脉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代主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

中寒不食,腹疼难救。两动一止,三四日死;

四动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经旨。 疾 脉

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

渐进渐疾,且多殒灭。左寸居疾,勿戢自焚;

右寸居疾,金被火乘。

左关疾也,肝阴已绝;右关疾也,脾阴消竭。

左尺疾兮,涸辙难濡;右尺疾兮,赫曦过极。 (五)滑 脉

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

关滑胃热,壅气伤食;迟滑病淋,或为痢积,

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 脉

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

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肋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短 脉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左寸,心神不定;

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

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

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弦 脉

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在左寸,

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

痰疟症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

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缓 脉

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飐,初春杨柳。

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症。

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

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

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土弱湿侵。

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