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医治疗是最为个性化的,“一人一诊一方案”,此言不虚。不过,如此精准的中医学仍旧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往往被有心的临床大家总结出来,成为留给后辈中医的极为宝贵的经验财富。
今天的内容,就是来自于薛芳教授的临床总结。薛教授将滋阴降火法总结成了“六大治则 基本方加减”的公式,针对阴虚火旺引起的各种难病都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想积攒临床知识的朋友们,快快收藏吧!
滋阴降火是“清”与“补”两大治法的具体结合,针对阴虚火旺病证有标本兼治之效。
本法用于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甲亢及某些心脏病引起的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各类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此类病人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烦,头晕,脉数或细、结、代,属中医“心悸”病范畴。辨证属阴虚火旺,心神不宁者居多,盖心藏神,有赖阴血之濡养,阴虚则心神失养,火旺则扰乱心神。常伴有面潮红,口干盗汗,舌红少苔等。治当滋阴降火,调养心神。用滋阴降火基本方(下称基本方:生地黄、麦冬、玉竹、山萸肉、知母、黄柏、黄连、丹皮)加炒枣仁、夜交藤、龙眼肉、苦参、龙齿、竹叶等。
一、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症状性高血压。此类病人多表现为头目眩晕,头痛耳鸣,面红,心烦失眠,舌红脉弦数等,属中医“眩晕”等病范畴,辨证为肝肾阴亏,肝阳上亢,阴虚火旺,气血逆乱。治当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基本方加钩藤、地龙、夏枯草、玄参、制龟板、怀牛膝等。
二、滋阴降火,行气活血
适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有心绞痛发作的病人,尤其适合于因长期或不恰当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或有冠脑综合征表现者。此类病人常以情绪激动,心率过快为主,诱发胸闷胸痛,伴心悸、心烦、头晕、失眠、面红、舌暗红、脉数或细涩等,属中医“胸痹”范围。辨证为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治当滋阴降火,行气活血。基本方加柴胡、香附、元胡、川芎、丹参、红花、降香等。
三、滋阴降火,补肾固脬
适用于糖尿病、尿崩症等以烦渴、小便过多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属中医“消渴”“肾虚”范围。辨证为阴虚内热,肾虚不摄。治以基本方加天门冬、桑螵蛸、金樱子、黄精、天花粉、沙苑蒺藜等。
四、滋阴降火,凉血调经
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以月经失调为主,伴烦躁易怒、烘热多汗、面色潮红、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的病人。中医辨证多属阴虚火旺,冲任被扰。治以基本方加赤芍、当归、香附、益母草等滋阴降火,凉血调经。
五、滋阴降火,通腑泄浊
擅用该法治疗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尤以肾上腺皮质增生性及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疗效较好(后者又称类柯兴综合征)。该类病症多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腹部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骨质疏松,精神神经失常(失眠,欣快感,神经过敏,易烦躁激动)等。病机为阴虚火旺,热毒瘀浊内聚胸腹,腑气不通。故用滋阴降火,通腑泄浊之法。基本方加酒制大黄、厚朴、枳实、泽泻、生何首乌等。
体会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创“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是滋阴降火的主要立法依据。“阴不足”指脏腑之阴精,尤其是肾之阴精难成易亏;“阳有余”指情欲妄动、饮食失节等所致的内伤火热易生难制。“阳有余”和“阴不足”常互为因果,“阴”越不足,“阳”越难制,“阳”越有余,“阴”越易亏,以致阴虚火旺,标本俱急。临床上这种病理现象表现极为普遍,特别是在医学由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今天,精神情志,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等引起疾病或诱发病情加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节奏加快,精神高度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以致情志化火,耗灼阴精,加之色欲无度,过食辛辣肥甘,暗耗阴精,内生积热,最易形成“阳有余阴不足”之阴虚火旺状态,尤其是心脑血管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表现更为突出。薛芳教授临证多年,精究细察,深谙其道,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活用滋阴降火方药治疗多种疾病,标本兼顾,每获良效。
好书推荐: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本书即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购书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薛芳 刘惠聪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中唯一一个医药类公众号),每日推送,及时获取中医药知识和养生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