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草原英雄小姐妹)(1)

54年前,白云鄂博草原,在为保护集体羊群而与一场罕见暴风雪的搏斗中,走出了享誉全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她们小小年纪,小小身躯,却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伟大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传承、弘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英雄事迹发生地的白云鄂博矿区,2016年作出打造“草原英雄小姐妹"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决策部署,并于当年11月开始施工建设。

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一座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并在周边建设丁香、胡杨林园,将红色文化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在行走中了解并深入到这段历史中。

1964年,11岁的龙梅和9岁的妹妹玉荣,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20多个小时,被严重冻伤。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以下做了截肢手术,造成终身残疾。

而她们放牧的384只羊,仅有3只被冻死,其余的均安然无恙。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国人半个多世纪。如今,54年过去了,她们的精神依然鼓舞人心。

玉荣回忆起当年放羊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是困难时期,羊是集体的羊,所以我们全家人都很珍惜。小时候家教比较严,阿爸阿妈教育我们‘放羊一定要放好,因为羊群是集体的财产,是牧民的命根子。’有一次放小羊羔的时候,回家后母羊一个劲叫,小羊没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丢的,在哪儿丢的。爸爸严厉批评了姐姐,说你今天必须把小羊羔找回来,找不回来就别进家。后来我们一起去把小羊羔找了回来。这件事我们姐俩印象特别深,从此以后我俩放羊就特别认真。所以那天我们遇到暴风雪就一直跟着羊群跑。当时心里想,只要我俩人在,羊群就在,就这么走了—天—夜。因为是在茫茫大草原上,所以我们走了一路也没有碰到人家,没吃没喝,走到了后半夜,连全身麻木都感觉不到了。靴子什么时候跑丢的也不知道,光着脚,感觉是一只靴子丢了,实际上是两只靴子都丢了,脚跟靴子冻到了一起,跟冰坨子似的。”

一夜风雪,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为了一代人记忆深处的时代楷模,她们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姐妹俩曾当选为全国人大第四、五届代表,玉荣曾是团十一、十二大代表,中国残联一、二、三届代表,还获得了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自强模范称号。

1969年国庆节时,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她们到北京参加了国庆20周年庆祝活动。周总理亲自安排龙梅、玉荣在中南海住了15天。姐俩还一同出席了周总理主持的国宴,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大典,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2008年,她们光荣地成为了北京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包头站的传递。2009年,龙梅和玉荣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几十年来,姐妹俩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她们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在与她们的交谈之中,你能深深感受到蒙古族女性的赤诚与宽厚。她们是牧民的后代,是草原的女儿,是英雄精神鲜活的象征和符号。

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草原英雄小姐妹)(2)

龙梅玉荣参加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

54载岁月荏苒,她们渐渐卸下了身上的英雄光环,回归朴实的生活。54年来,姐妹俩尽管多次调换工作,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接人待物从不以英雄自居。

接触过姐妹俩的人都说她们身上草原牧民质朴、厚道的本色一直没变。面对这么多常人得不到的荣誉和待遇,姐妹俩说,我们只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做了一件或几件对人民有利的也是应该做的事。

2002年,有一位记者采访玉荣时曾谈到《陪读夫人》里的一段故事:身居美国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学汉语,讲起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当儿子听到小姐妹为保护公社的羊被冻成重伤时,他突然发问:“妈妈,她们这样做,公社会付给她们很多钱的,是吗?我们老师说没有一样工作不该没有报酬呀。”母亲告诉儿子:“最好的奖励是全国小朋友都学习这两个草原英雄小姐妹。这能用钱买得到吗?”儿子明白了:世界上还有一些付出是不能计算报酬的。精神不能用金钱衡量。

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草原英雄小姐妹)(3)

草原英雄小姐妹回到家乡在旧居接受采访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而英雄的魅力却是永恒的。不管英雄身上的烙印属于哪个时代,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品格都不会因岁月的推移而减弱,也不会因时代的的变化而磨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尊重和感佩,也需要继承和发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与精神如丰碑般永放光芒,是内蒙古草原永恒的骄傲!(来源|实践 作者|张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