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明星中,胡歌一直是偶像与实力的完美结合。在《琅琊榜》、《猎场》等热剧中的不俗表现,让他赢得了人气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2019年,他参演的刁亦男的新片《南方车站的聚会》更是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1)

而让影迷们津津乐道的们,却是胡歌的另一面——一个安静的读书人。

那张胡歌在休息座位上安静地看书的照片,也被网友广为流传。打开媒体在各个采访中搜集的“胡歌看过的书单”,你会惊奇地发现,书籍种类之全、涉猎之宽、年代之广,让人惊叹!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2)

胡歌在采访中说起,在2005年,发生那次车祸之后,与死神擦身而过的他,整个人都陷入了低谷。身体的伤痛与精神的打击,让他几乎抑郁……在那个最艰难的时候,是书籍带给他宽慰,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从此,读书成了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3)

读书不仅能抚慰心灵,还能带给人丰富的知识与见识。

雨果曾说过: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通过阅读,吸收别人的生活阅历和加工成型的知识信息,是人类最合算的投资。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4)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书籍的生产速度直线狂飙,铺天盖地的知识“洪水”向我们涌来。从前那种“极有耐心地从头到尾细致读书”的方法,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阅读技术”,以应对汹涌的“信息洪水”,大浪淘沙,获得真知——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学会“速读”!

笔者就是一个读书很慢的人,不仅读书慢,学生时代,连阅读考试试卷都比别人慢。加之害怕出错,还要反复地回看,白白浪费了时间。

后来,了解到“速读法”,体会过一天读一本书的快感时,简直开启了人生的新大门!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5)

关于“速读”,有一本书非常适合入门——《高效能阅读》,这是一本综合了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加深阅读理解、打造阅读环境等多维度的阅读指南书,解决了方方面面的阅读难题。它的作者,日本作家原尻淳一,阅读了百余册讲授阅读方法的书籍,并结合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创作出这本《高效能阅读》。

“速读技巧”是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下面请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速读的世界。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问题。小说?其实小说并不适合速读,因为阅读小说的目的不在于获取信息,而在于沉浸在故事中,咀嚼体味文字之美与人物情节的百转千回。同理可得,人物传记、历史名著,同样不适合速读。只有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而阅读的书籍,才适合速读。比如,工具书、实用性书籍、商业书籍等等。

速读技巧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只要掌握了大方向,很容易上手。

《高效能阅读》中介绍道,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书中内容也都是围绕关键词推开铺展。

那么搜寻这些关键词,然后大胆假设关键词所包含的意义。

接着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同时对假设进行验证。

如此一对比,发掘自己与作者的想法有何不同,将产生的想法与创意记录下来。

以上就是速读的灵魂。

我知道这些话有点难以理解,没关系,请往下看,你一定会掌握的。

速读四步法第一步:扫读目录

目录是最能体现书籍脉络与结构的地方,同时也是“关键词”出没的地方。

浏览目录,你能很直观地了解到,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不同的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是互为因果,还是层层递进?

了解了这些,你对书籍的大致内容,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不看目录的读书,就好像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前面有什么毫无知觉。看过目录,就大体知道,哦,前面一百米左右可能有一口井,再过去两百米是一个台阶。有准备的前行,效率就会更高。

那么如何“扫读”呢?大家都有过在黄页上查找店铺信息的经历吧?或者在电话本里翻找电话。没有人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黄页的,除非他非常无聊。那么,回想一下,你是怎么看黄页的?视线像探照灯一样,从上扫到下,遇到关键词,视线就会停下来。这就是扫读!而扫读目录区别于浏览黄页,这个关键词是要你自己去发掘的。

第二步:跳读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可以是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可以是全书主要讲解的新概念,更可以是读者最想知道的事物。比如,同样看一本与阅读法相关的书,有的读者看到了“速度”,有的看到了“读书笔记”,有的看到了“输出”,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都是关键词。

我们在扫读目录阶段捕捉到的关键词,就可以去全书中寻找。这时,用到的方法是“跳读”。

何谓“跳读”?就是快速翻看全书,捕捉关键词,并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视线在书页上从这个关键词跳到下一个关键词,阅读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

这时,由于阅读依然处于泛读阶段(泛读包含扫读与跳读),对于内容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你可以通过关键词附近的内容,来假设作者的观点。

举个例子,在看到“笔记”这一关键词的周围出现“便利贴”“写在书上”等文字,你就可以大胆判断作者的观点是“你可以在重要的段落上先贴上便利贴,等回头详细阅读时可以把笔记直接写在书上。”没错,作者确实是这个意思,在你提出假设的地方用便利贴贴好,便于第三阶段的精读。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工具类书籍为了明确自己的观点,会把重要的部分和总结性的部分用加黑加粗字体标出,方便读者检索。所以在跳读阶段,你可以重点阅读关键词附近以及加黑部分。

第三步:精读便签位置

在你针对关键词提出假设的部分,已经贴好了便签。那么这一步就是针对便签位置的精读求证。

通过精读,你会发现,你的假设,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对但是不全面。那么在假设错误和假设不全面的地方,把你的感悟与想法写下来,这就是你的收获。对,你没听错,把内容直接写在书上。

直接在书上写字对很多人来讲是一个需要突破的习惯。从小老师教育我们要爱惜书籍,怎么能在书上写字呢?针对这一问题,《高效能读书》给出了答案,对于物资丰富的今天,书籍已经不是宝贵的多人传阅的共有品,更多时候,它是一个人的“文本化笔记”。在书上写字并不是对书本的亵渎,把书放在一边不去翻动它才是!建议大家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使其变成你的个人笔记。待有机会再次翻阅时,当时的想法就记录在空白处,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利用都是再好不过的。

第四步:不读无用段落

完成对重点部位的精读,你可能会惊叫:“用这种方法,书中还是有一部分内容都没有读到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那么我来替本书的作者问一下大家:“谁规定的书要一个字不差读完?”

我们读实用性书籍的目的是什么?是吸收知识,是指导实践。

可是如果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我们在泛读阶段没有标记到的,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且这部分内容没有被作者设置为关键。一个作者和读者都不在意的段落,为什么一定要勉强去读呢?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汹涌的“信息洪水”,我们需要大浪淘沙,才能获得真知,那么多珍贵的内容,受用的方法,还没有读到,何必要在不重要的文字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以上,就是《高效能阅读》中,关于速读的一些方法。

中文手写速记技巧(超级实用速读法)(6)

其实“速读”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学科,本书只是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做了一个简要讲解,比较适合初次接触“速读”的读者。

同时,方法再好,也需要结合实践,不断练习。

说到底,并不存在看一眼就能将十行文字牢记心底的天才,所谓“一目十行”就是一种能够通过快速浏览,准确捕捉关键内容,结合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从而获取完整信息的阅读方法。

掌握了这种方法,多加练习,你也可以“一目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