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1)

集体拜师河南戏曲名家现场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2)

河南省领导卢展工等观看拜师盛典晚会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3)

豫剧名家马金凤和京剧名家梅葆玖舞台相聚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4)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祝贺晚会成功

著名词作家阎肃作为见证嘉宾致辞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5)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担任主礼司仪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6)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和河南著名主持人庞晓戈、关枫、朱冰同台主持

名师高徒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春色满园。2月7日晚,由省文化厅、省广电局主办的《梨园春》特别节目——河南地方戏拜师盛典晚会在河南电视台1500平方米演播厅隆重举行。省领导卢展工、邓凯、李克、刘春良、尹晋华、周和平、史济春、吴天君、赵素萍、张广智、高体健等与省会观众一起观看了晚会。

晚会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和河南省著名主持人庞晓戈、关枫、朱冰等主持,此次盛典晚会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进行现场录制,晚会盛况将于2月12日(星期日)晚7时34分在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播出。

晚会上,河南省13位戏曲艺术家现场收徒,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担任主礼司仪,著名词作家阎肃、京剧名家梅葆玖作为见证嘉宾,共同亲历了河南豫剧名家马金凤、常小玉、关灵凤、张宝英、王清海、张梅贞、刘伯玲、贾廷聚、王素君、刘忠河,曲剧名家王秀玲、马骐,越调名家毛爱莲等艺术家接受徒弟们叩首大礼、敬献香茶的感人场面。

这些收徒的名家年龄最大的马金凤已经91岁高龄,曲剧名家马骐90岁,越调名家毛爱莲82岁,豫剧名家关灵凤80岁,年龄最小的常小玉也已经62岁了。参加拜师的将近40名学生不仅有省级、市级剧团的国家一级、二级演员,还有民营剧团演员、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

随后,艺术大师们还与弟子们联袂演出了《花木兰》、《秦雪梅》、《打金枝》、《风雪配》、《寇准背靴》、《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唱段,让现场观众大饱耳福。晚会在《薪火相传梨园情》的戏歌中落下帷幕。

晚会结束后,卢展工等领导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祝贺晚会成功。卢展工说,很高兴参加河南戏曲界拜师大典这样一件盛事,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追思河南地方戏曲曾经的辉煌,感受今天的辉煌,期待未来的辉煌。看了今晚的拜师盛典,很受感动,深深感到我省戏曲界真是梨园春色,桃李芬芳,德艺双馨,薪火相传。梨园春色即《梨园春》体现的流派纷呈、满园春色;桃李芬芳即各位名师又喜收新徒,桃李满天下;德艺双馨即各位艺术家品德高尚、艺术精湛;薪火相传即德艺双馨的薪火相传。

卢展工衷心祝愿各位老师、河南戏曲界的各位前辈身体健康,同时希望年青一代向老师们认真学习,不断把河南地方戏曲繁荣光大,不断推动中原文化薪火相传,为中原崛起、中华振兴作出贡献。

据悉,举办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活动,是事关河南省戏曲艺术长远发展的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旨在培养艺术人才,传承和弘扬豫剧等优秀地方戏曲,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快速成长,促进河南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谈及此次拜师活动,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说,举办河南省地方戏曲拜师活动,是事关我省戏曲艺术长远发展的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旨在培养艺术人才,传承和弘扬豫剧、曲剧、越调等优秀地方戏曲,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快速成长,促进河南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我们必须在传承上下工夫。而拜师活动就是为了促进我省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青年戏曲艺术人才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河南地方戏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杨丽萍说。

著名主持人白燕升说,卢展工书记曾指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要“敬畏文化、学习文化、振兴文化、服务文化”,而举办此次拜师盛典晚会,就是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体现。让我们以“敬畏文化、学习文化、振兴文化、服务文化”为理念,迎接梨园的春天,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为大力推进河南省艺术名家工程,省文化厅于2011年12月举办了河南省京剧院集体拜师活动,在全国艺术界和河南省各界都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关新闻

戏曲名家吐露心声:期待新秀更多好戏更多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7)

马金凤在拜师仪式上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8)

马骐步入晚会现场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9)

毛爱莲参加拜师仪式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10)

关灵凤参加拜师仪式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11)

常小玉和爱徒同台献艺

2月7日晚,“薪火相传梨园情——河南地方戏拜师盛典”在郑州举行。盛大的收徒仪式令艺术大师们潸然泪下。在喜收爱徒的同时,他们表达了对戏曲事业的期望。

马金凤:“马派”永远开门授课

91岁的国宝级艺术家马金凤大师特意穿上了大红色西装。她说,自己从艺85年,赶上了好时代,这一辈子是幸福的。“很多戏迷问我还能不能唱。请大家放心,碰到合适的机会,我还会再登台。”

马金凤说,为豫剧事业培养接班人,是老一辈戏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于徒弟,我自当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愿意学戏的年轻人哪怕不拜师,我也会去教。马派艺术永远不关门。”

马金凤说:“学戏不能怕吃苦。天赋再好,不吃苦永远成不了才。”

常小玉:拜师目的在学艺

作为常香玉大师的女儿和传人,常小玉自感肩上责任重大。她说:“我最想做好的事情就是把常派艺术的精华传承下去。”她对徒弟的要求是,学戏首先学做人,不能“只拜师,不学艺”。她说,这次拜师盛典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大家要静下心来,将老师的技艺不折不扣地学到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发挥,这样才能传承艺术的精髓。

关灵凤:期待出现好苗子

80岁的祥符调大师关灵凤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心却一直牵挂着祥符调的发展。

关灵凤说,祥符调最大的问题是后继乏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当唱歌跳舞的明星,很少有人愿意忍受清贫学戏了。”

祥符调华贵、细腻、含蓄,对演员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要求很高。关灵凤表示,很多演员唱功不错,但演不出味道,这就需要年轻人增强文化素养。“没有文化很可怕,不仅演不好戏,也做不好人。”

让关灵凤最高兴的事就是发现一个好苗子。“只要有,我愿倾注所有去培养他。”

马骐:“老寇准”期待好剧本

以《寇准背靴》中“踢靴”的表演技巧征服观众的曲剧表演艺术家马骐已90岁高龄。他说,自己现在已经不再表演“踢靴”了,怕演不好对不起观众。"我演不了不碍事,但曲剧缺好剧本却令人着急。"

马骐说,好剧本可遇不可求,特别需要懂得艺术规律又肯埋头写戏的人才来给曲剧多写点儿好戏。对于徒弟,马骐最看重的是艺德。“无德则无戏。要想成为名角,必须真正热爱戏曲,甘于奉献,才能成大器。”(据河南日报)

河南二零二零年梨园春戏曲会(河南戏曲界梨园春色)(12)

集体合影

相关链接

河南省地方戏曲名家拜师弟子名录

常小玉弟子:

刘秋萍:郑州市豫剧院、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朱旭光:中国戏曲学院学生、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张培培:大河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关灵凤弟子:

徐俊霞:郑州市豫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关小凤:新乡市豫剧一团、优秀青年演员

张宝英弟子:

温秀琴:许昌市万里豫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邵文霞: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魏秋芬:漯河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张梅贞弟子:

田慧娟:商丘市豫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青年大赛一等奖

张晓玲:平顶山市豫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

翟明霞:郑州市豫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刘伯玲弟子:

仝玉洁:平顶山市豫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韩 飚:新乡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刘忠河弟子:

刘小河:亳州市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刘星河:商丘市豫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小小河:商丘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王清海弟子:

吴敬彪:南乐县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鲍海珍:焦作市矿务局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李新宽:汝南县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王素君弟子:

白 伟:平顶山市豫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李丽萍:邯郸东风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胡秀琴: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

贾廷聚弟子:

张国朝:鹤壁市豫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陈首凯:漯河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刘宏旭:平顶山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王秀玲弟子:

张兰珍:郑州市曲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苏咏梅:郑州市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毕双萍:汝州市曲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毛爱莲弟子:

徐爱峰:河南省越调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李宝霞:河南省越调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马 骐弟子:

郑庆恩:洛阳市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李亚军: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李天方:洛阳市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马金凤弟子:

薛 娟:河南省豫剧一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杨晓青:鹤壁市豫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刘 冰:中国戏曲学院学生

谢彦巧: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