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最近可真忙坏了。
先是去了《延禧攻略》,现在又跑到了《如懿传》。
每天身边各种女人,除了喝茶、就是忙着处理各种宫斗的后遗症。
说起喝茶,乾隆还是一位发明家。
颇为讲究、颇为难弄的“三清茶”,就是他发明的。
乾隆依托“三清茶”,还举行过多次茶宴。
看来,《如懿传》里的如懿要是走点心,努努力学会做“三清茶”,还怕没有圣恩眷宠?
三清茶之三雅
松仁、佛手和梅花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有一段,是乾隆邀请众亲王一起品茶。
他们喝的便是这三清茶。
这是乾隆爷自创,并且一生钟爱的饮茶方式。
何为三清?
三清,是我们熟悉的松仁、佛手和梅花,三样清雅之物。
松仁,是一种松科植物,它有红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多种种子。这种植物,主要来源于东北。
松仁的子颗粒饱满,内涵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果长期食用可以健康身心,美容养颜。
佛手,又称九爪瓜、五指橘、佛手柑。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四川、江苏、浙江一带。
浙江的佛手最好,有金佛手之称,是为果中仙品。
佛手,通体金黄色,浑身散发着强烈的果香,它是制作香料的好材料。
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和观赏价值,最主要的是还可以美容哦。
梅花,这个大家都不陌生。
寒冬时节绽放,此时,百花凋零,万物枯槁,大地一片萧瑟之时,它一人独自芬芳。
它性情高洁,冷傲清雅,不畏严寒,不畏风雪,寒风中依然清香四溢。
梅花风骨,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
乾隆爷也是极爱梅花的,他一生画梅、种梅、赏梅,写梅。
梅花在他的笔下,有着不同的姿态和气质。
为报阳和到九重,一枝红绽暗香浓。
亚盆漫忆辞东峤,作友何须倩老松。
鼻观参来谙断续,心机忘处对春容。
林椿妙笔林逋句,却喜今朝次地逢。
用这三样清雅之物入茶,配上雪水和龙井,想想就真的是雅到了极致啊。
看来,《红楼梦》中的妙玉,也是借鉴了乾隆爷的创意呢。
三清茶之冲泡
慢火雪水烹佳茗
三清茶的冲泡,也是非常风雅和讲究的。
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可称之为三清茶。即:
三清、贡茶、三清诗茶碗。
三清,就是给大家讲过的松仁、佛手、梅花,这是乾隆钦定之物。
贡茶,是乾隆最爱喝的西湖龙井。
三清茶诗碗,将三清茶诗刻在茶碗上,而得名。
据说,乾隆爷36岁那一年,皇宫里大雪纷飞,侍臣就去采集了一些干净的雪水,为他煮茶吃。
看着雪水烹好的三清茶,乾隆爷一品,好喝!
顿时心情大好,诗性大发,于是,大笔一挥,写了著名的《三清茶诗》。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
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
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
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
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
乾隆爷喜爱极了这首诗。
他传旨给景德镇御窑厂,要求茶工按照钦定瓷器图样制作茶杯、茶碗、茶盅,并且都要在茶具上刻这首《三清茶诗》。
到后来,宫中比较重要的御用茶具,都变成了弘历最爱的三清茶诗碗。
这三清茶诗碗,便成了三清茶宴上一个不可替代的主角。
有了茶、有了诗,有了碗,有了三清。
乾隆爷就开始命侍者烹茶了。
冲泡秘籍,注意看哦:
侍者将采集好的雪水煮沸,然后,佛手切丝,投入到紫砂壶中,然后冲进沸水,至壶的二分之一,停五分钟,将松仁放入,冲沸水至满。
此时,将梅花分到各个盖碗之中,最后,把泡好的佛手、松仁冲入各杯子,再放入贡茶龙井,然后和这三样雅物冲泡而成。
这几道程序极其不容易,需要掌握好火候。不然,便失了这份清雅。
乾隆很爱这道茶,诗云:“茗碗文房颁有例,沉香真不负三清”。
重华宫茶宴
立春雅集宫廷盛事
弘历25岁即帝位,国号“乾隆”,人称乾隆爷。
他将自己登基前居住的地方,赐名为“重华宫”。
“重华”二字,是传说中远古圣明君主舜的名字。
乾隆非常喜欢重华宫,他一生中的十多次大型茶宴,都选在此处举办。
流连在自己年少时的宫院之中,我想,他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乾隆爷讲究,他要举办茶宴,自然也是规矩颇多。
比如,设宴的环境,茶叶的品质、泡茶的用水、品茶的器具等都相当挑剔,完美至极。
据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研究,乾隆爷的三清茶宴,必须有十二个步骤:
室——雅室居然可试茶(品茶环境要雅要整洁)
备——竹炉瓷杯伴清嘉(泡茶的用具要备齐,烧水炉还有杯子等)
温——清风入窗温雅器(打开窗户,温杯清洗茶具)
置——越瓯琳琅置天家(放置好各种茶具和茶点)
赏——松仁佛手与梅英(向众人展示“三清”原料)
沸——沃雪烹茶集近臣(用积雪烧沸煮茶)
吟——传出柏梁诗句好(等茶的过程,开始赋诗)
闻——诗肠先为涤三清(闻着茶香涤荡诗肠)
浸——一家平安赏御茗(将三清茶雪水开始冲泡)
敬——皇恩浩荡泽如春(茶泡好之后,先敬皇上)
赐——赐茶众臣心似水(皇帝赐茶)
品——仙茶君子悟清真(君臣欢聚,共品立春三清茶)
乾隆爷亲自主持
十八学士品茶赋诗
三清茶宴,是乾隆时期品格极高的宴会。
宴会,由乾隆爷亲自主持。除了品茗,参宴者还要吟诗作赋,乾隆亲自命题定韵,每人四句,赋诗联句。
做诗做得好,现场有奖励,赏赐御茶和珍贵物品。
宴会,一般都在每年的元月二日——十日之间,选定一天。
也就是春节刚过之时。参宴的人数不定,大多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比如:诸亲王、大学士、内廷翰林等等。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已经56岁的乾隆爷,可能是年岁大了力不从心,怕人数多了控制不来,于是开始限定茶宴的人数为18人,也就是后来史载的“十八学士品茶”。
名额有限,那入场券就很珍贵了。
那时,谁能去参加皇上的茶宴,可是十分荣耀。
于是,每逢新春佳节,紫禁城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面:
一群平时一本正经的王公大臣,天天站在门口翘首期盼,等待着皇帝传旨叫他去喝茶。
如果谁荣幸接到了皇帝的圣旨,那他就乐开了花儿,到处奔走告诉自己的同僚和好友,有的甚至设宴庆贺。
(这场面,小仙想想就觉得好搞笑)
参加这个茶宴,值得高兴的理由有三。
第一,说明自己很受恩宠。
那可不,能挤进全国前十八,可是相当有谈资的。
第二,说明自己前途无量。
能被皇帝选中,和他一起饮茶赋诗,那可不是一般人,不是身居要位,也是可以一起商讨国事的。
第三,说明自己品味高雅。
乾隆爷是一个喜欢风雅的人。跟他喝茶,首先你要懂茶吧。
而且,肚子里面还要有点文墨,喝高兴了,赋诗、赏月。没有审美和修养,乾隆爷可不会让你进来的。
除了重华宫茶宴,乾隆的“千叟宴”,也是大型的茶宴。
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会者三千,最高龄104岁。
乾隆六十一年(嘉庆元年),弘历退位做太上皇,又举行千叟大宴,受邀者达五千人。一品大臣、外国使节等,摆了上百席。
开宴第一步,就是“就位进茶”。茶膳房向皇帝进茶,众臣行礼,皇帝饮毕,向众臣赐茶,共饮。
尾 声
乾隆一生视茶如命。
举办的茶会不计其数,但他却极看重“三清茶宴”。
三清茶宴,无酒、无肉也无菜,只有三清雅物及龙井贡茶。
这表面的清雅,细思之后,方懂得,这何尝不是乾隆爷治理国家、笼络重臣的一种手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