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韩信其人的能力非常出众,在刘邦帐下的人才之中,韩信能够稳稳地排进前三。而且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基本上王侯将相这四个职业他全部做了一遍。在刘邦的心里,恐怕除了项羽也只有韩信是值得忌惮的。因此,韩信最终谋反不成,被吕后杀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遂了刘邦的心思。韩信一去,整个大汉朝几乎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汉室子孙的皇权。仅从这个角度来说,吕后杀死韩信的选择绝对是非常明智的,因为韩信实在是太厉害了,杀伤力恐怕并不亚于项羽。

但是如果抛开政治斗争不看,韩信其人对中国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韩信其人军事领导能力相当出色,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少有能够出其右的人物。韩信的战略主要是以谋定后动为中心思想的。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的将领,直到今天仍然是军队不得不参考的精华。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1)

虽然韩信其人最终下场惨淡,一代英雄落得身首异处。他的三代亲属也的确是被刘邦下令全部诛杀,但是据说他的小儿子却侥幸躲过了一劫。当年韩信被加上谋反罪名的时候,他的儿子仅仅只有三岁。因为当时韩信身为齐王,养了很多的门客,其中有一个懂得报恩的门客就悄悄地将主人的儿子藏了起来。等到整件事情过去以后,将这个韩信的唯一血脉送到了丞相萧何的府邸。

萧何是韩信的恩主,正是他月下追韩信才让刘邦得到了一员大将,也正是因为他对韩信的知遇之恩才让韩信有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对于萧何,韩信始终都是信任的,虽然最终萧何选择了与吕后联手铲除韩信,可是要知道,萧何对于韩信其实还是有愧疚的。因此当这个孩子送到萧何府邸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把这个孩子杀掉,而是想方设法的拯救这个孩子。

为了能够将这个韩信留在人世间的唯一血脉拯救下来,萧何决定写信给南越王。希望把这个孩子送到赵佗的身边抚养。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2)

要知道,百越一向是中原鞭长莫及的地方,如果把这个孩子送到这里,那么即使是刘邦也肯定没有办法再去为难他。萧何的几乎实施的很成功,很快这个孩子就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但是很快,刘邦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风声,暗地里对萧何的府邸加大了戒备。直到两年之后萧何去世,刘邦才撤去了对萧何的监视,身为帝王的刘邦如此不念旧情,如此绝情寡义,不免让众多大臣胆战心惊。萧何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都遭到了刘邦的怀疑,可想而知其他有功之臣到底生活的多么艰难了。

翻阅前人的记录,并且参考现代学者的整理出来的韩信后代生存的考察情况。我们大致能够为大家介绍一下韩信后代的生存情况。当初韩信的幼子得到了赵佗的帮助,居住在百越之地。他得到了赵佗的悉心照顾,除了全家被刘邦无情杀戮之后,在百越他并没有遇到什么坎坷灾难甚至一度居住在皇宫之中。(因为赵佗曾经自立为王,号令着百越的百姓,虽然名义上听从大汉的王令,但是实际上已经独立了出来。)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3)

后来,一直到明朝,韩信的后代都居住在广东,并且开枝散叶,没有断绝。明朝的一本名叫《樵书》的书记载到,广东有韦土官,这些人就是韩信的后裔。当年韩信事发,他的遗孤便被送到了广东,赵佗虽然是一个乱世枭雄,可是却非常有信义。他并没有向刘邦揭发这个孩子,反而是将他抚养了下来。为叱咤风云的韩信留下了一点点血脉。后来这个孩子也非常的出色,世世代代就居住在广东并没有回到故乡。

这件事情是刻在鼎上面的,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如果有人信愿意去考证,就还可以查找到这个痕迹。

那么汉代以后,韩信的后代们生活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关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痕迹可以查看。因为当年韩信是反贼,所以他的后代绝对不能再使用韩这个姓氏。所以他们索性就隐姓埋名,改成韦姓。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大汉王朝的灭亡,他们也再没有了性命之忧。便开始光明正大的做官,读书。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4)

南北朝时期,韦氏后裔已经在广东生活了很多年,基本上也已经和广东当地的土著居民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还是心慕中原文化而已。等到隋唐时期,中国在一次强盛起来,这里的韦氏有被朝廷所承认,朝廷甚至还命令李靖封韦氏后裔为官。做了当地的刺史,要知道唐代的刺史权力是非常大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的小诸侯了。韦氏能够得到这样的封赏,可见他们本身在广东地区的势力就非常大,根基也非常的扎实。

宋朝的时候,躲避在广东的这一支韩信后裔已经是非常大的豪族了。很可能是因为祖先是汉人的缘故,这里的韩信后裔选择了向中原王朝臣服。他们并没有裂土封王,而是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的领土全部交到了宋朝朝廷的手中,朝廷便在这里设置了州县。当然,州县的长官还是韦氏族人,不得不说,韦氏家族的这个选择非常的明智,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但得到了合法的权利,并且还得到了朝廷的帮助,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之计。后来,韦氏子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在广东开枝散叶。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5)

当然韦氏子嗣也并不是永远都那么一帆风顺。就像在唐朝,他们还是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那是因为韦氏子嗣被李讳诬告有谋反的心思。因为这件事情,韦氏后裔遭受了一次不白之冤,朝廷对他们非常的残酷。要知道,封建帝制的时代,谁敢谋反谁就是活腻了。谋反的人通常只有两条路,要么成功当上皇帝,要么就沦落到全家被杀的地步。所以这一次韦氏差一点点就遭到了灭族的危险。幸亏最终证明了韦氏的清白,他们的家族子弟和家财才得以保留。

但是后来韦氏也的确有人参加了叛乱,并且光明正大的声称自己是中越王!当然因为终究是小打小闹,并没有能够成事。也就不了了之,朝廷衰弱的时候,也是在难以管理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但是韦氏也终究没能翻天,最后随着时间的变迁,又有一部分人从广东迁徙到了贵州,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够生活下去,并且成为贵州当地的土官。这个愿望最终也的确得到了朝廷的首肯。

韩信的后代分布在哪里(韩信在广东竟然有一支后裔)(6)

其实因为中国古代交通还是不太便利,所以很多远离中枢的偏远地区基本上都是依靠本地的大族来维持秩序的。他们牢牢地把持着当地的军政大权,就算是皇权一时之间也都难以渗透他们的权威。故而朝廷也就选择息事宁人,给了这些当地的大族很多的权利和官职。这也就是土官的来历。韦氏从西汉以后就在广东一带经营,自然权势不是一般的家族可以比拟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没有什么大的野心,所想的不过是保护住自己在当地的权利罢了。并没有想要更进一步,称王称帝之类的。

明清时代,韦氏已经越来越强大,几乎整个广东、贵州等地都有他们的子孙血脉。恐怕这是刘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而且随着朝代的更替,很多过去的事情朝廷也根本不会追究。于是有一些人便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韩姓。终于恢复了祖宗的姓氏,能够光明正大的说自己就是韩信的后人。很多人都有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毕竟身为韩信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后裔,总还是有一份自豪在里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