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国栋

他是国民党政学系领袖,陆军二级上将,担任江西省主席长达10年之久。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一职,位列中共中央公布的国民党43名战犯的第18位。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其滞留香港、泰国等地,以多年搜刮得来的民脂民膏为生。1954年经商失败后,走投无路的他通过张群和蒋经国的关系来到台湾,却连蒋介石的面都没有见到,最终只能依靠老朋友的接济和变卖字画度过余生。这位国民党政要就是熊式辉。

熊式辉,字天翼,谱名西广,别署雪松主人,1893年出生于江西省万埠镇鸭嘴垅村。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后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21-1924年),是国民党内政学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人是张群)。

不了解熊式辉的历史爱好者都以为他是一名政客,其实不然,熊式辉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北伐期间,其担任独立第一师党代表(相当于政治委员,但这是国民党的党代表),指挥过多场战斗,功绩斐然。该师师长离任后,由熊式辉兼任师长,军衔为陆军少将。

大革命时期,担任第五师师长兼淞沪警备司令的熊式辉因为积极围剿红军,得到蒋介石的信赖,调任江西省主席(1931年底),军衔也晋升为陆军中将,可谓是军政两不误。

蒋经国的历任机要秘书是哪几个(此人曾是蒋经国的导师)(1)

真正让熊式辉发迹是在1937年。善于揣摩蒋介石心思的熊式辉主动将刚回国不久的蒋经国要到自己的江西省当行政专员,让其历练历练。这种对"太子爷"的辅助让蒋介石父子非常受用,也给熊式辉的政治前途搭上了一条通天大道。熊式辉在江西省主席任上一干就是10年(1931——1942),虽然一定程度上为江西省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也贪污了大量的民脂民膏,通过家人转移到了香港。

1943年,熊式辉调任中央设计局局长,并出任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一职。

1945年,熊式辉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跻身国民党权力核心。同年9月,蒋介石任命其为东北行营(后改行辕)主任及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东北接收及对苏谈判,连大名鼎鼎的杜聿明(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都只能给其打下手。也正是这个原因,熊式辉有幸名列中共中央所发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之一,并且排名高达第18位。

1947年2月,因为在东北抢地盘有功,已经多年不带兵打战的熊式辉晋升陆军二级上将。而真正指挥部队在东北取得辉煌战果的杜聿明却坐了冷板凳,不但没有功劳,还被送到北京去割了一个腰子(杜聿明被割掉一个肾纯属误诊,感谢这位庸医,挽救了数十万军人的性命)。等杜聿明出院复职时,东北已经成功的被熊式辉和陈诚搅成了一锅粥,开始走下坡路了。故而当辽沈战役失败后,国民党开会追就丢失东北的责任,熊式辉这位东北党政军一把手自然是首当其冲,被撤职查办。

蒋经国的历任机要秘书是哪几个(此人曾是蒋经国的导师)(2)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前夕,熊式辉带着家人跑到了香港,靠多年贪污搜刮的民脂民膏过着奢华的生活。当时从大陆逃到香港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家属高达10余万人,除了少部分财产丰厚的达官贵人,绝大部分人生活都非常困苦。于是一些老部下老熟人就找到熊式辉府上,请求接济。一开始熊式辉倒以礼相待,多少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后来要求接济的人多了,熊式辉不厌其烦,竟然报警让香港警察将这些人赶走。香港警察也不是吃素的,帮熊式辉赶走了人,意外发现了熊式辉一家在黑市上购买南美假护照,准备外逃阿根廷,于是将这位堂堂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抓进了拘留所,勒索其家人一大笔保释金。熊式辉的老婆高价请了香港大律师为其辩护,以熊式辉曾经被英国女王接见,又曾以政府要员的身份访问过香港,属于香港法律上享有特权的贵宾,才被香港高级法院宣判无罪释放。经过了这些风波后,熊式辉的名望一落千丈,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都鄙视其为人,不再与其来往。

1950年,熊式辉拒绝了台湾方面要其赴台的命令,带着家人去了泰国,开了一家纺织厂谋生。可是令熊式辉没有想到的是,他开的这家纺织厂从开门那天起就一直亏钱,在辛苦维持了2年多,几乎耗光了积蓄以后,最终宣告破产。这就尴尬了,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而一大家子人还等着吃饭生活。无奈之下,熊式辉厚着老脸向昔日的老朋友张群和蒋经国求助,希望像其他的国民党元老一样,能够在台湾挂个虚职领份干俸养老。

蒋经国的历任机要秘书是哪几个(此人曾是蒋经国的导师)(3)

1954年,熊式辉在蒋经国的邀请下,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台北。本来已经说好的,让熊式辉挂个总统府资政或国防部高级顾问的头衔,领一份干俸养老。但是因为一个人的坚决反对,这件事情没了下文。反对熊式辉回台湾任职的人是陈诚,时任台湾省主席,是当时台湾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陈诚对当年东北丢失一事耿耿于怀(熊式辉是东北行营首任主任,陈诚是第二任,两人都因为丢失东北被党内处分),亲自跑到蒋介石的面前数落熊式辉的种种不是。蒋介石无奈,取消了对熊式辉的任命,让其自谋出路。可怜熊式辉信心满满的回台湾,连面见蒋介石的台词都预先准备好了,却最终没有获得接见。蒋经国、张群为了表示歉意,在经济上给予熊式辉不少帮助,让其将家人安顿在台湾。

熊式辉晚年一直在台中闲居,子女因为各种原因不在身边,生活上难免困难重重。还好他这个人在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靠变卖字画,也能贴补家用。

1974年6月21日,熊式辉在台中去世,终年81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时任台湾政要都没有出席其追悼会,只有少部分故旧以个人的名义赠送了花圈和挽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