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九景
三槐 明、清两代《涉县志》均有记载。"古槐树,邑有三,皆植自唐宋。一在故县镇(今固新镇)大十数围,枝干扶疎。状类虬龙。一在滩里村,连数抱。漳水夜发,乡人多依此避难。一在上东村(今寨上村),大六七围,枝叶密荫,苍郁可爱"。今仅留固新古槐,粗15米,树干高15米有余。故?quot;固新老槐树,九搂一屁股"之说。"枝繁叶茂,延伸四方,覆盖数亩"。"明末灾荒,古槐开仓,以槐豆树叶拯救饥民。昼采夜长,茂然不败",曾有"槐荫福地"匾额高悬。奈历史久远,今树干西北部已渐干枯。1978年,县文物保管所和固新村群众在其根部筑护台,高1米,见方6米,并作架支撑树枝干以保护。同时镌碑记,列为县文物保护对象。
九景 明嘉时(1522-1566),旧传县有八景,即钟鼓奇殂、娲皇胜迹、龙山土龟、韩山戴雨、熊耳双峰、青头卧云、柏台晚照、漳河落涧。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县黄泽重修《涉县志》,改"钟鼓奇形"为"石鼓悬钟","熊耳双?quot;为"熊耳六峰",去"龙山土龟"而添"风洞古松",仍为八景。但因"龙山土龟"相传日久,后人仍视为一景,故称为九景。
石鼓悬钟 悬钟村北。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载:"石鼓山,县西三十里危崖万仞,有石空悬,状类巨钟,万历乙末七月十日钟崩,有声如雷,其纽尚存,半山大石园状如鼓。旁立一石,上有双履迹。山因此得名"。嘉庆时(1796-1821年),知县戚学标考证其迹,"石鼓山,其村曰:悬钟村。讯之,邑人云:山上有石象鼓,指之有声。又有钟形下垂,而上纽若天成者,村之所由名。"后石鼓坠落,失景。
娲皇古迹 为境内胜迹之首,最为壮观。(见本卷第三?quot;庙宇")。
韩山戴雨 韩王山,在县城东。明、清两代"旧志"均载:"韩王山县东五里,高列崖嶂,下枕溪泉。……有峰类削如笔架,耸入云表"。相传,韩信曾驻其节下,故名,今尚有韩王桥遗迹。韩王山每逢阴雨,山巅云遮雾罩,巍巍壮观,景称:"韩山戴雨"。
熊耳六峰 庄上村西南,山壁尖石宛如熊耳,有"望海""挂月""石人""起云""朝阳""熊耳"诸峰,山势险峻,峰岗耸秀。山上旧有开法寺(已毁),登临遗迹,凭览诸峰,神怡忘返。
青头卧云 在石岗村南青头山,主峰碧翠,耸入云霄,形如螺髻。常见山头白云缭绕,山腰绝壁之处有清泉寺。
柏台晚照 在昭义村东北,清漳河对岸山腰,有古寺曰"柏台"。其西山峰有一天然拱孔,当夕阳西下时,余晕透过山孔及寺中大殿窗户,照射在佛面上。人们视奇观为"柏台晚照",每年只有数日。后因地震,山峰拱孔震毁,奇景消失。
漳河落涧 在张家头西北浊漳河内,俗称"天桥断"。其两面高山对峙,河水从山谷流冲深涧,形成飞流瀑布。深润上架铁索索木板桥,桥身荡悠,令人头晕目眩,人们视此险景为"漳河落涧"。
龙山土龟 城东龙岗山下旧有土丘似乌龟。配以龙山如龙龟向南并行之势,故称"龙山土龟",现已改状。
风洞古松 在会里村西南风洞山,亦称积布山,上有洞穴,深不可测。风从洞出,呼呼作响。洞外古松苍郁,洞顶原建龙王庙。民国时庙宇颓废,洞穴被山洪淤塞后,此景不存。
《悬钟石鼓》头条号此发布的是作者原创作品,关注《悬钟石鼓》了解更多涉县风情、地域民俗、人物传奇~欢迎转载、收藏、评论,谢绝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