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 历史(咸宁是怎样炼成的)(1)

1月12日,咸宁高新区迎来今年首个签约项目:广东禹能防水集团公司与咸宁高新区签约,将投资5亿元建设华中产业基地,落户该区新材料产业园。

禹能防水集团董事长秦宏舢说,咸宁高新区对接工作高效率、服务企业高质量,集团对投资高新区充满信心。

这是咸宁高新区细化工业项目考评机制,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当好服务企业发展“店小二”的一个印证。

去年底,省委组织部反馈的2019年度市(州)政绩目标考核结果显示:咸宁市政绩目标考核综合得分96.0228,位居全省第二位。之前我市2016—2018年,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三。

政绩目标考核是促进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指挥棒”,是树立实干实绩实事导向的“风向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咸宁连续多年省考优异

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有三。

一是定准定实目标任务,让考核“度量衡”更精准。

考核不深入极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何把班子和干部考深考细?

实行分类考核——南三县、北三县精准设置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引领性指标,突出“六稳”“六保”任务落实等考核,加大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市直分为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执法监督等9个类别,建立市直单位KPI体系。

优化考核评分——加大绩效考核权重,实绩在班子和干部的评分构成分别占75%和80%;突显省直对口部门评价,占市直单位上级评价的75%;强化主管部门评分,考评组不现场评分。

改进实地考评——在实地考核中,力求项目更集中、措施更实在、评价更精准。

综合分析评价——收集整理绩效考评、民主测评、上级评价、民意调查、“一票否决”以及“否优”事项等资料,结合平时考核结果,全面评,分出“优良中差”。

二是考准考实目标任务,让考核“指挥棒”更有力。

考核,重在一个“准”字,贵在一个“实”字。

变“多头考核”为“多考合一”。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整合考人考事的制度性文件,遏制考评过多过滥,建立“多考合一”的综合考评机制。

变“笼统考”为“重点考”。在“考事”上,突出经济发展中心、社会民生根本、生态环保优先、“省考”指标关键。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出台了《咸宁市项目建设考核暂行办法》。在“考人”上,从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考核,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围绕考准考实干部业绩,出台《咸宁市推行工作日志管理加强干部实绩考核暂行办法》。

变“年终考”为“年中考”。加强对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班子和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跟踪管理,倒逼干部真干实干、为在平时。

三是用准用实考核结果,让考核“风向标”更鲜明。

考核结果怎么用?为工作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

政治激励。我市树立实绩导向,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用紧密结合起来,每年拿出一批领导职务或职级激励在项目建设、精准扶贫等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建立干部管理基础数据库,开展业绩分析,服务干部人事决策。

精神鼓励。考评结果在新闻媒体公示。根据“省考”“市考”结果,2017至2019年先后表彰奖励97个集体154名干部,2020年的表彰奖励正在进行。

物质奖励。逐步缩小综合考评“优秀”比例,拉开不同等次之间的奖励差距,使综合考评奖励性工资从大多数人的福利变成真正的激励先进,促进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来源:咸宁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 通讯员:杨志奇

编辑:石丽丽

监制:陈 凯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咸宁 历史(咸宁是怎样炼成的)(2)

咸宁 历史(咸宁是怎样炼成的)(3)

1 8:30上班!咸宁调整作息时间

2最新!咸宁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

3 事关返乡,咸宁多地发布重要通知

24 021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