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1984年4月25日,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里,气氛庄严、凝重,两旁摆满了各式花圈,上面落款的名字全都是当时地位显赫、举足轻重的军政领导。

大厅中央,躺着一位老人的遗体,上面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为这肃穆的告别仪式增添了一抹色彩。

遗体周围,黑压压肃立着前来瞻仰遗容的人,一个个全都身着素服,面容惨然,有些上了年纪的女同志早已是满含泪水。

躺在这里的,正是贺子珍。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

贺子珍的遗体火化后,将会按照生前愿望,安放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她的讣告也早已传告全国。

而帮她完成遗愿的,正是亲家孔从洲,那么,贺子珍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她留下的遗愿,为何被小平同志和中央亲自批准呢?

少年巾帼,一门忠烈

贺子珍,出生于1910年的江西永新县,13岁从县城小学毕业后,进入传教士创办的福音学堂继续读书,随后便遇到了从大城市回乡创办平民夜校的欧阳洛。

从小接受现代教育的贺子珍很快便喜欢上了欧阳洛带回的那些从未见过的书和小册子:《向导》、《中国青年》、《共产党宣言》……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2)

贺敏学和贺子珍等人合影

贺子珍不分昼夜地阅读,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和共产主义。

第二年,贺子珍便在欧阳洛的介绍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不仅如此,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和妹妹贺怡也受此影响,决心投身革命事业。

他们一起被称为“永新三贺”,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入党后,贺子珍时刻铭记着立下的誓言,对革命运动积极而热情。1927年7月,地方共产组织领导发动永新等四县农民,结成农民自卫军,准备拿下县城,建立地方革命根据地,贺子珍就参与其中。

当时年仅十七岁的贺子珍面对敌人的长枪短炮,毫无惧意,她勇敢地冲锋在前线,奋勇杀敌,带领同志们一起救出了被关押在监狱的几十名党员和人民群众。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3)

然而,那时候敌人的力量终于更强大,援军很快赶到,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所在的队伍不得不暂时撤退到革命圣地井冈山。

来到井冈山后的贺子珍,仍然不改革命热情,她很快就和周围新的革命同志打成一片,紧锣密鼓地投身到新的革命征程当中。

并且,在此过程中,她还与当时还是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毛主席相识,并结成夫妻。不过,革命形势依然严峻,国共关系破裂后,国民党对革命苏区的围追日益紧迫。

在一次又一次反围剿中,贺子珍锻炼了自己的作战能力和政治思想,打倒剥削压迫势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4)

21岁时,贺子珍就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担任中央苏区政府机要科科长了。但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围剿愈发猛烈,长征开始了。

两万五千里,途经不知多少雪山草原,悬崖山涧,背后还有敌人的炮火追击,无数艰难险阻都挡不住贺子珍前进的脚步。

然而,她也在这场征程中,付出了影响一生的惨痛代价。

在一次躲避敌人空袭的过程中,随行的医务兵牺牲在了枪弹下,腿部负伤躺在担架上的团政委钟月林面对漫天飞舞的子弹,动弹不得。

千钧一发之际,是贺子珍英勇地冲了过去,趴在钟月林身上,挡住了炸弹,并冒死将担架拉到安全地带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5)

可是,贺子珍却因此中弹,身上多处被弹片打伤,有的甚至深入骨髓,在医疗卫生条件恶劣的长征途中,贺子珍几乎命悬一线。

病躯拖累,辗转南北

长征途中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随军医生只能简单处理贺子珍身体表面的弹片,那些深入骨肉的,后来直到她去世都没有取出。

会军延安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有了休整的机会,贺子珍的病也获得了一丝喘息。

本以为她在延安能够慢慢恢复病情,可没想到因为水土不服和物质匮乏,她的身体愈发虚弱起来,不仅旧伤没有痊愈,而且又添了许多新病,营养不良,贫血症,每日折磨着这个年轻的革命女性。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6)

最终,1937年10月,贺子珍准备前往上海治病,可刚抵达西安,就得知了上海已被日军占领的消息,无奈之下,她只好辗转乘坐汽车来到兰州,在当地同志的帮助下,去往莫斯科养病。

可是,俄国的医生面对如此之深的弹片,同样无能为力。贺子珍随即放弃了手术,转而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进修,直到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贺子珍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思乡之情。

当时东北已经解放,虽是异乡,回到阔别十年的故土,贺子珍仍然止不住眼泪直流,但是,当时刚刚经受数十年炮火摧残的祖国,容不得她去伤心哭泣。

她一回国,就马上找到组织,经过组织研究决定,任命她为东北财经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后来又调任东北总工会工作,先后住在哈尔滨、沈阳等地。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7)

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推进,国民党一推再推,已经是强弩之末,建国前夕,贺子珍南下来到上海,担任浙江杭州市妇联主任,主持妇女工作。

建国后,1950年,贺子珍因为早年的伤病,被定为残疾军人,按规定可以凭此领取残疾军人抚恤金,但从小不服输不甘心的贺子珍一次也没有去领过。

但不久之后,她还是被安排到上海养病休息。

没有了工作,终日闲居的贺子珍第一次感到了空虚和寂寞。数十年来的革命生涯,她没有一刻松闲的时候,如今革命胜利了,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自己却不能为其添砖加瓦。

贺子珍一方面在医生和护士的照料下安心养病,一方面也在思考一个心结,那就是她的孩子们……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8)

爱女联姻,心结初开

贺子珍曾先后育有六个孩子,但其中三个都不幸夭折了,还有两个因为战乱意外走丢了,留在身边健康长大的仅有李敏一人。

李敏出生的时候,正是党中央抵达延安立足未稳之时,国民党的突然袭击迫使党中央不得不仓皇撤离。李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在一个破旧的窑洞里的。

因为当时邓颖超随口的一句“真是个小娇娇呀”,毛泽东听到后,索性借用西京杂记中的诗句,为她取名“毛娇娇”。

“娇娇”生下不久,贺子珍便为了治疗自己长征时留下的伤病,辗转来到苏联莫斯科,后来国内局势愈发紧张,内战爆发,“娇娇”也被送去与母亲团聚。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9)

在莫斯科,“娇娇”在母亲贺子珍以及两个异母哥哥毛岸英、毛岸青的悉心呵护下,总归是度过了一个还算平稳的童年。

后来随着国内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国民党的腐败政府树倒猢狲散,国内局势日趋平稳。

毛主席便将“娇娇”接回国内,可发现从小生活在俄国的“娇娇”竟不会中文,只会俄语,毛主席便亲自请了一位老师为她教授中文课程。

“娇娇”该上中学时,毛主席又取用论语篇章,为娇娇取了一个学名,叫“李敏”。姓氏为李是因为毛主席在躲避国民党追剿时曾化名李姓,算是一个纪念。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0)

1958年,李敏如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认识了当时就读于北京航空学院的孔令华,两人迅速陷入热恋之中。

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本是国军西北军的降将,起初他顾虑自己的身份,不同意儿子与李敏恋爱。

然而毛主席大度地说,儿女的婚事由他们自己决定,长辈不必干涉,大方地同意了女儿的决定。

凡此种种,可见毛主席对这个女儿疼爱之深。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1)

也因为女儿李敏在中间联系,加上她的婚事,贺子珍得以在庐山的“美庐”别墅再度与毛主席见面。当初延安一别,谁曾想竟已过去了二十二年。

女儿的婚事以及与毛主席的再次相见,了却了贺子珍心中的两个心结。

之后,贺子珍再次回到南方,与女儿的婆家孔家多有来往,结下了深厚的亲情和友谊。

1977年,李敏在从福建探亲结束回到上海之后,突发中风,半边身子不听使唤,生命一度垂危。

但得知她将和王光美等人一起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她受到了极大鼓舞,病情也有所缓和。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2)

1979年6月,新华社刊登了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

上海市委来到贺子珍家中,问她还有什么心愿时,贺子珍终于颤巍巍说出了深藏心中三十多年的心愿:

“我想去北京,想瞻仰主席的遗容,想看看天安门。”

夙愿得偿,此生无憾

得知贺子珍的心愿,中央当即同意,并给与一切方便。

贺子珍来到北京后,许多当年一起并肩作战过的老战友老同志闻讯赶来,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聊了很多,聊了很久,这让已经七十岁的贺子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满腔热血的青春时代。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3)

身体休养得差不多了,该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了。

为此,贺子珍准备得相当认真,甚至护士随手拿给她的粉色手帕都被她小心地换成了白色。粉色不适合那样庄严的氛围,面对毛主席,不能轻慢,贺子珍一丁点也不敢马虎。

李敏和孔令华两夫妇搀扶着贺子珍走进纪念堂,贺子珍努力控制着情绪,但当她看到坐像时,眼泪还是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

周围的医生护士时刻注视着贺子珍,生怕她过于激动,伤了身体。好在贺子珍没有失控,安安静静地给毛主席敬献花圈,瞻仰活动结束,这个心愿也算是了结了。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4)

贺子珍先是回到了北京301医院,但因为住在南方多年,如今已经不能适应北方生活,最终还是要求返回上海。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贺子珍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过她所有的牵挂与心愿都已经了结,伤痛半生,对于很多事她已看淡了。

只是身边人常常发现,一个人的时候,贺子珍总是喜欢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远远望着遥远的北方。

1984年4月15号,李敏在家中突然心中咯噔一下,接着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她赶忙接通。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5)

贺子珍与孔东梅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是中央办公厅,通知她贺子珍病重,要她立刻坐专机出发去上海。

赶到上海后,贺子珍仅剩下最后一口气,可是一握住女儿的手,贺子珍还是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贺子珍的情况似乎稳定了下来,这让李敏松了一口气,然而,到了晚上,情况还是急转直下,贺子珍再度陷入昏迷。

1984年4月19日下午,贺子珍最终因抢救无效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75岁。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6)

李敏失去母亲悲痛万分,无力支撑后续的安排,因为和孔家交好,便和丈夫一起把此事拜托给了公公,贺子珍的后事便有孔家人帮忙处理。

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最终代家人向中央递交了申请书,希望对贺子珍满足两条要求:

一是希望将贺子珍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二是希望将贺子珍的讣告刊登在报纸上。

这两条要求自然是不过分的,对于贺子珍来说,身后能安葬在北京,也就能离亲人同志们近一些。而能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则是对她一生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革命事业的肯定。

小平同志当即做出决定,不仅要让贺子珍的骨灰放到八宝山第一厅,还要所有政治局委员干部都送上花圈缅怀,可见对她的尊重。

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多久(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逝世)(17)

晚年的贺子珍曾经无数次所眺望的北方,有着她的亲人、同志和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作为经历了近现代巨变的中国人,贺子珍的一生也该被刊登在报纸上,为人们所瞻仰。

她在襁褓中听到了清王朝的丧钟,在枪林弹雨和同志队伍的陪伴下,成长在动荡混乱的民国,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并亲自参与到祖国建设中,可谓功不可没。

如今,我们再次怀念贺子珍同志,翻开历史书卷,那一行行,一段段,全都历历在目,这背后有多少革命先烈付出伤痛乃至生命,是由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铺就的闯出枪林弹雨的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