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1)

在三国演义中,作为一方诸侯并亲自上阵与人拼杀,却败多胜少,最后自焚而亡,他就是公孙瓒。这个军阀和吕布交过手,和文丑干过架,但都没打过。作为一方诸侯,大军阀,千金之躯,不坐垂堂,亲自上阵厮杀并且敢和绝世名将过招,是什么原因?

下面我们看看小说中对其与吕布、文丑交战的描述。

公孙瓒出见于《三国演义》的第五回 ,当时各路诸侯正商议如何打败董卓,吕布领兵再次叫阵,斩杀了几员武将后,公孙瓒憋不住了,挥槊亲自和吕布单挑,书上说几个回合,公孙瓒就被打败。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2)

之后,公孙瓒回到自己地盘,与袁绍起了冲突,两人领着小弟约架,二人先一顿嘴炮,相互指责,站在大义骂对方背叛自己,骂来骂去,袁绍怒了,对自己的小弟说:“谁可擒之?”说完,最能打的小弟文丑冲了出来要干掉公孙瓒。

公孙瓒左右一瞧,自己能打的小弟没有了,当老大不能怂啊,就与文丑大战起来,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转身就跑。文丑乘势追赶。文丑在追赶的过程中骤马厉声大叫一声:赶紧麻溜的投降”,公孙瓒吓地把武器扔了,头盔撇了,披头散发地往回跑,关键时刻赵云把他救了。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3)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孙瓒开始时在各路诸侯中,实力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认不清情况,与吕布干架,损兵折将,实力大减。不懂韬光养晦,在袁绍的战争中,赤膊上阵与文丑大战,接着又在战术上出现失误,最后兵败自焚,输人又输阵。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公孙瓒敢和武艺超群的吕布、文丑单挑呢?下面我们就其经历分析一下。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4)

首先从公孙瓒出身分析。

公孙瓒字伯圭,是东汉末年高官刘宽公孙瓒的门生, 卢植的学生,河北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家是个大家族,公孙瓒可以说是身出名门,贵族子弟,按理说身份应十分高贵,但是因为母亲出身低微,是妾,公孙瓒是庶出,所以从政只能先干些抄抄写写的活,起点较低。但因为长相出众,被当时太守看中,将其招为女婿。在其岳父帮助下拜师卢植。拜于刘宽门下作门生,于当时一些名士为同门。

其次公孙瓒号称白马将军,名震塞北。

公孙瓒后来在辽东担任官员,经常到塞外巡边。有一次公孙瓒带领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碰到了几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先领着属下退到一有利地形,对手下说,我们得先下手为强,把气势打出来,吓住他们。于是挥舞这兵器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鲜卑人吓坏了,拨马便逃。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5)

并从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公孙瓒曾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塞外的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害怕被灭掉,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于是统领兵马,守护边境。只要听到有敌人来袭,公孙瓒马上怒目圆睁,声疾色厉,亲自上阵厮杀,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

从此塞外少数民族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汉族边境。公孙瓒还组建了特种部队—“白马义从”,他把自己部队中善于骑射的人组织在一起。这些人和公孙瓒都骑白马,在一起冲锋陷阵,相互间为左右翼。公孙瓒多次带白马义从与塞外游牧民族征战,逐渐打出威名。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6)

再次身为一路诸侯的统领,他忍受不了别人的挑衅。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公孙瓒出身贵族,但地位较差,类似红楼梦中的贾环,衣食无忧,在家族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可能还会被家族中的丫鬟仆人瞧不起,但应有的教育是不会少的,读书识字有人教。十八般武艺有人指导,但估计教的人不会太严格,致使公孙瓒武艺其实一般。

像这样出身在大家族而没有继承权的庶子,一般来说因为生存压力,往往富有冒险精神,并且攻击性强,同时公孙瓒出身贵族,看不起出身差的人在自己面前嘚瑟。像吕布这样血统不纯(一半是匈奴,一半是汉族),还是别人的小弟,管你是不是武功第一,在其面前咋咋呼呼,那还不干之。

公孙瓒被谁能克制(公孙瓒实力究竟怎样)(7)

文丑-仇人袁绍的小弟,在其面前张牙舞爪,不分主次,这哪能行,必须教育之。不管结果,身为一方诸侯、军阀,大佬的面子不能丢,领导的尊严不能侵犯,没看塞外那帮野人被揍得满头包吗?只为出口气,不管结果,必须干之,我想这就是公孙瓒不管自身武艺如何敢和吕布、文丑单挑的原因。

你是如何看待公孙瓒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