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1)

秦腔历史剧《昭君行》剧照

“朔漠秋高骏马肥,琵琶一曲塞云追,长安北望年年翠,知是橘香出秭归……”7月19日至21日,2022年度陕西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安易俗社大型原创秦腔历史剧《昭君行》在易俗大剧院首演亮相。全剧以慷慨豪放的秦腔艺术相融健朗典雅的“汉风”气派,阐发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谱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相连、情感相亲、价值认同、家国和合的精神史诗。

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2)

“拜别了千山万水高堂远,待重圆须是游子梦中还……”大幕拉开,秦腔《昭君行》分序幕、望月、出塞、求归、渡心和尾声共六幕。一改以往同类昭君题材已走过的路数和风格,这部剧中,没有一般“和亲”题材中人生履历的堆砌,也不见尔虞我诈的权谋、小儿小女的情调、顾影自怜的苦情。全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意识主线,歌颂民族团结,追求中华美学,展现“昭君精神”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不竭力量。

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3)

“有道是,日月为昭,君子为大,今日朕以公主之仪赐你封号:昭君……”秦腔《昭君行》讲述一个汉家女人的心灵“游牧史”,吟咏一曲汉匈两族的和合“兄弟情”,这是秦腔《昭君行》的创作立意。《昭君行》以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守正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作指导思想,以别开生面的历史探抉与现代观照,重新讲述昭君行之美、善、和的动人情怀与高贵品格。

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4)

王昭君,一个平民“良家女”、普通宫女,一个毕生在不断出走、远行、回望、守护的女人。从秭归、长安到匈奴,从巫山、阴山到狼居胥山,从长江、黄河到黑河,跋山涉水,去、留、归、守,她抉择与被抉择的一生,是身体迁徙与心灵游牧的一生,为了汉匈和合,她在不期然与期然之际,经受重重摆荡与摆渡,化作一座牵系长城内外的“青冢”,也成为人们永恒长青的记忆。

记者从西安易俗社了解到,《昭君行》从策划到创作、从排练到演出历时近两年。该剧集合编剧刘恩平、导演杨君、作曲党红岩等强大主创阵容,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领衔主演,汇聚了屈鹏、李东峰、高二强、李洪刚、温军海、王辉、马义排、秦小燕、李卫平等西安易俗社中坚力量,还有优秀青年演员张倩、魏继刚、范海龙、王凤芸、段德宣、彭丹琦等加盟,是一部充满青春力量、让人耳目一新的秦腔大剧。

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5)

《昭君行》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追求语言、表演、舞台表现的唯美性的同时,在故事开掘、题材挖掘和人物形象的展示,特别是情感的演绎中,鲜明注入了更为个性化的色彩,焕发出很强的个性色彩和鲜明的血肉感。

秦腔中最易吸引人的剧目(易俗社秦腔历史剧昭君行)(6)

“今年,西安易俗社迎来成立110周年,在这样的特殊时间节点,推出新排大戏《昭君行》,旨在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西安易俗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历史题材创作必须立足历史而走出历史、面向当代且面向未来,西安易俗社将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秦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