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六十度的化学反应(早起带给我的化学反应)(1)

这几年,我基本能做到间歇性早起。

之前是因为考证,不得不早起。今年,我开始更新公众号,对早起这件事越来越上瘾,因为能给我带来宽裕的时间,还有好心情。

不过我也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偶尔会追个剧晚睡,第二天就放弃早起,早上的事在上午做完就好。我觉得这是尊重人性,对自己不苛刻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就写500字,一般都是早起完成,一整天都不用想这件事了,如果额外再多写几个字,那简直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居家以后,家里还有要上网课的娃,情况跟我预想的完全不同,就因为我一天没早起,已经失控了好几天。

第一天犯懒没早起,想着500字随便抽个时间一会就写完了。可这个时间就是几天后的现在,此刻我依然是早起敲下这些字的。我终于明白了那句“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拖延太可怕了,拖着拖着就回到了原点,此事再不会提起。这样的事情我干了很多,真是深有体会。

零下六十度的化学反应(早起带给我的化学反应)(2)

有时候,让我们放弃或者继续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习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一个小动作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来说说,我晚起引起的化学反应。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时间少了一个小时,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一天随便刷手机的时间都不止一小时。

我始终惦记着早上该做的事没做,要找时间补回来。吃完早饭,孩子的网课开始了。由于他做了散瞳,不能看电脑,只能坐在旁边听听,就需要我全程看着,把他听不懂的都要解释一遍。

不在课堂上,本来就对孩子没有约束力,再加上没法看,他就坐不住。我看着那个东倒西歪,时不时揉眼睛,抠鼻子的孩子,真是强忍怒火上完了上午的课。

时间已经快到做午饭的点,休息一会还是做会自己的事?还是休息一会吧,等会再说。

我心有怨言地准备午饭,因为我还在想怎么补上我那500字,那就等下午吧,下午课少,我可以有点自己的时间。

下午的课上完,要打卡各种作业。我已经开始烦躁,时间不早了,这样拖下去,我的目标是完不成了。而这个心理引起的直接反应,就是不停地催孩子。让一个本就因为出不去而沮丧的孩子,还要面临压力,他更加烦躁不配合。

总算全部搞完了,离做饭还有一个小时,我可以自由支配了。可是,就一个小时,能干什么呢?

零下六十度的化学反应(早起带给我的化学反应)(3)

我去写完500字,算了吧,时间根本不够用,况且我也需要休息一下,累了一天了。只要往沙发上一坐,时间就过得飞快,感觉拿起手机来还没怎么看呢,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晚上要给孩子读点书,陪他玩一小会,等他睡着,我的时间就来了。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我简直是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了。那我该干点什么呢,难道是写那500字,还是看几页书。显然不是,美好的时刻用来做枯燥的事,我说服不了自己。就像大人不在家时,孩子终于可以偷摸玩会手机了。

我当然要干我最想干的事,追剧,反正我要写剧评,追剧也是正事。开了倍速还没追两集,睡觉点就到了,怎么这么快,刚看到精彩处。如果再看,明天的早起恐怕要放弃了。

放弃一天也没什么吧,后面可以补回来,精彩的剧情总是让我妥协。

电视剧好会设置,每一集都会留个悬念,让人迫不及待地看下一集。一集接一集,直到困得睁不开眼了,才关上手机睡觉。

毫无疑问,第二天肯定不能早起,还要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因为睡眠不足,干什么都没精神。

零下六十度的化学反应(早起带给我的化学反应)(4)

兵荒马乱的几天过去了,我变得更懒散,更焦虑了。因为我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不行,什么都干不好。为了改变我的不良心情,改善和孩子之间鸡飞狗跳的关系,我不得不再次早起。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化学反应照样会发生,但都是正向反馈。每天能写500字就觉我又行了,能稳定更新公众号,就觉得我也不差。偶尔还会冒出来"我其实挺厉害"的念头。

习惯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叠加在一起发生反应,来共同作用让我们度过每一天。

当然,我觉得早起并不能算什么好习惯,也不值得炫耀。真正的好习惯是高效利用时间,能在预定的时间里做完计划的事。尤其是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它们常被其他事情和拖延症挤出去。

而我除了早起,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现在,既没有属于我的一间房,也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早起一小时就想让它完全属于我,不受打扰,哪怕胡思乱想也不错。

如果你是晚睡型的人,就喜欢晚上做事情,而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家人都会如约配合不打扰。或者你在白天有大把时间可以利用,早上根本起不来。那就完全没必要早起,刚打破自己的习惯,人会疲倦没精神,做事效率也不高。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如果你想提高效率,不妨试着改变生活中的一个小动作,叠加其他习惯,也许它能改变你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