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豆腐汤详细做法(一碗鲈鱼豆腐汤)(1)

这一碗鲈鱼豆腐汤,很是鲜美,让人忍不住回味。

很早之前,信誓旦旦说自己要炖鱼汤。一年来,每次被问起“啥时候炖鱼汤呀?”,我总会以“找个时间吧”作为回复,这也是每次因懒而生的经典托辞。这一次,“通情达理”的某人提前预定时间,将原料准备完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自己有过一些做饭经验,某些菜做的也算别具风味。心想菜市场把鱼都给处理好了,炖鱼不就是把鱼放进锅里,然后炖嘛。但毕竟是第一次炖鱼,还是查了查菜谱,发现详详细细列出7大步骤,涉及食材准备、煎鱼、炖鱼、调味、去沫等等,有些细节还要额外注意。所以当真刀实枪动手时,有些不知所措,对陌生事物总会有些新奇与茫然。调整好心态,按部就班,我严格按菜谱执行。前期因菜刀不利,导致把鱼剁成块很是费劲,不过整体工序也算磕磕绊绊地完了。一开始想象的过于简单,看见菜谱又觉过于困难,到头来自己预设的所谓简单与复杂统统失效,看来“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开锅那一刻,看着奶白的鱼汤,成就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的认真与用心都没有白费。拿着汤匙将鱼汤放进嘴里,幸福感爆棚,美食诚不负我。向亲朋好友炫耀,也满足自己一份虚荣心。突然想起有同事喜欢钓鱼,这是不是有了货源?

想起之前做鸡蛋羹,按照菜谱做,表面虽可光滑如镜,但口感总觉欠缺点什么。食材、火候、餐具各不相同,经过多次尝试改良,自己的鸡蛋羹总算温润如玉、幼嫩无双。当时也不为别人,就觉得自己想做好这一份鸡蛋羹。

所以又牵扯出两个问题:一是菜谱的作用。做饭就像武侠小说里练剑,初学者总是按照剑谱,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而高手则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我就像那初学者,认认真真研读菜谱,逐条步骤严格执行,生怕做错什么。某种意义上,菜谱拯救了我,当然我也会时不时请教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就是那高手,自我记事起,她从不用菜谱,有时在饭店吃饭,觉得有道菜不错,回家后凭借味觉记忆,分析原料与做法,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做菜手法,烧出类似的菜。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味道还带有自己鲜明的印记。我想这是我母亲多年做菜的经验积累,以及天生的悟性,毕竟也有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菜,一直在原地踏步。对于我母亲来讲,早已脱离看菜谱的层面,因为她本身就是菜谱的创造者。

二是对做饭的态度。其实我讲这个有些讽刺,毕竟自己不常做饭。不过结合自己懒的特性与处女座的完美主义,一直秉承的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让自己满意的态度。有些饭菜是为了吃饱,有些饭菜不只为了吃饱。

回头想想,认真做饭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可能胜过很多欲望的满足。忙碌在那几尺案台上,传承与分享在自己身上流动。心想千家万户里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好像彼此心意相通,带来笃定与心安。


有种现象我经常碰到,哪怕只是通过照片,真正的高手总能一眼看出自己某道菜的问题。这也许可以成为判断对方是否为做饭高手的一个标准。

,